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医院 >
  5. 正文

“互联网医院第一股”冲击上市!四大挑战分析

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医院第一股的”微医,上市进程最近有实质性进展了。4月1日,微医向港股递交了申请书,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 作者|洪浩淼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医院第一股”的微医,




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医院第一股的”微医,上市进程最近有实质性进展了。4月1日,微医向港股递交了申请书,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



作者|洪浩淼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医院第一股”的微医,最近上市进程有了实质性进展。4月1日,微医向港股递交了申请书,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也给了其他同行一线曙光。


创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


据了解,微医的前身为挂号网,创建于2010年。2015年,挂号网宣布更名为“微医集团”,并披露公司完成了3.94亿美元融资。融资后,挂号网计划投资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


2015年12月,正值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召开,微医宣布创建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官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服务。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微医集团已经和广西、四川、甘肃等17个省区市的三甲医院合作,在当地建立了互联网医院。


而其融资历程也一直为业界所关注。继2015年这轮巨额融资后,2018年5月,微医完成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而2021年2月,据彭博社报道,由微医集团分拆出的数字医疗平台微医控股,完成了超过4亿美元的Pre-IPO融资,估值近70亿美元。


据微医集团官网介绍,截至2020年3月,微医拥有12家实体医疗机构和22家互联网医院,连接了全国7200多家医院,24万余名医生和超过2亿用户。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医疗起家的独角兽企业,赶上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崛起的互联网医院的热潮。对于一些或已失去耐心的资本可谓又重整精神输送了一回血液。各大产业集团、医院信息系统类IT公司、互联网巨头都纷纷斥重金杀入互联网医院的赛道,开展了新一轮圈地运动。


但互联网医院的商业模式一直存在盈利难的困境,在看医界-医森资本看来,大概有如下几大挑战:


挑战一:患者端的变现


春雨医生的起家是轻问诊,微医则是在线挂号后延伸到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微脉的主要现金流则来自于一站式产前产后服务,据悉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是线下产生的;而京东、天猫、丁香医生则是依照各自私域流量,靠电商赚取差价。


从事过互联网业务的人都知道,互联网创业能成,除了用户基数要足够大以外,更要紧的是用户的使用打开频率要够高,只有同时保证两大要素,才有能做成的可能。我国人口众多,智能手机普及率也高,第一个条件无可挑剔,只是高频就很难保证了。


医疗服务属于互联网业务中的低频需求,无论是轻问诊还是在线挂号,一年打开APP的次数屈指可数,低频需求需要盈利则非常困难,能勉强保本则已然不错。微医延伸到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是正确的思路,提供的服务可以使有需求的用户付费并提高使用频率,但随着慢性病症状改善和痊愈,需求就会消失。可以说微医针对的是以病人群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其招股书中提到的无法保证用户粘性和留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和丁香医生,面向的人群则涵盖了已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电子商务售卖的产品,除了药品外,还有成人保健品、健康产品,药妆、食品、保健器械等多品类产品,这些产品的毛利率通常都在50-90%,高额的毛利率能保证电商业务获取利润的能力远优于医疗服务。


挑战二:高企的运营成本


根据微医提供的公开数据,2.2亿用户,付费用户占比11.4%,付费用户的转化率并不算低。其中数字慢病管理服务服务会员数量达到14.5万名,人均月付费3600元,以及2540万付费用户人均费用24元,这部分占了微医收入的主体。但是从财务指标看,微医2020年仅营销成本就有4.8亿,大约占总营收的26.2%。而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是人力成本,人力成本除了医务人员的费用,还包括微医自己的人力费用。这里面涉及的成本众多,包括系统开发架构和IT人员的费用,项目经营运作团队的费用,渠道费用,零零总总,但就服务一项,远高于同样提供类似业务的实体医疗机构。


参照实体医疗机构的营销费率,26.2%的水平与医美行业接近,然而医美的毛利则远高于互联网医疗,经营合规且良好的医美行业净利润大约在10-20%,这种尚且战战兢兢、艰难前行,又况乎高度依赖人的互联网医院项目。以服务为主的互联网医院的项目离开资本输血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


挑战三:支付解决方案


与民营医疗相似,互联网医疗项目也同样面临获客和转化的问题。只不过民营医疗目前主要依赖医保作为核心支付手段,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民营医院的收入至少有90%以上来自于医保支付,互联网医院显然远远低于这个比例。


要增加用户消费,须得从支付端寻找到解决方案。只是我国的商业医疗险目前还处于早期,品种较为单一,保障有限,除了极少数重疾患者(定义为恶性重疾的赔付率为0.03%),大部分有健康管理需求的用户,都需要完全自费才能享受服务。另外,医疗保险的购买也需要足够的场景支持才能实现,例如手术意外险,用户手术前购买的动力最大,其他场景购买的可能性极低。市面上现存的商业险,基本只报健康人群,对于已病人群的产品寥寥无几。保险公司对医疗的理解有限,很难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医保卡可以接入互联网医院,但使用的功能及其有限。但医保资金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涌向互联网医疗,其核心难点在于医保资金使用无法有效监管,骗保成本太低,容易造成医保资金的天量损失。所以,互联网医疗服务还需依赖商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挑战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开发和创新


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医疗,而非互联网。有了这一层含义,所有互联网医院都需要探索和开发更多的医疗需求场景,这一点也同样与民营医疗类似。作为与公立医疗体系互补和差异化的存在,民营医疗机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互联网医院同样需要将用户的医疗健康需求,从院中延伸到院前和院后两大阶段,并且配以相应的商业保险,才是未来互联网医院的生存之道。


不管互联网医院经营的探索如何不明晰,但微医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探索者和先锋,在重重困难下,他们已经为广大的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互联网医院是医疗发展的大势所趋,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这其中必要有无数人前赴后继,才能寻找到一条和谐互惠的康庄大道。(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