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九州通年报:营收超1108亿

▍来源/赛柏蓝 ▍作者/颜色 九州通发布2020年年报 1 主要营收1,108.19亿元 近日,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发布2020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九州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60 亿元,同比增长 11.42%,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0.7


来源/赛柏蓝

作者/颜色


九州通发布2020年年报


1

主要营收1,108.19亿元


近日,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发布2020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九州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60 亿元,同比增长 11.42%,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0.7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10%,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8.6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3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4.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42%。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



2020年,九州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8.19亿元、主营业务毛利99.0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42%和14.20%,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93%,较上年同期提升0.22个百分点。


渠道分,九州通主要有第一、第二、第三终端、B2B电商业务、下游商业分销等主要渠道。



报告期内,九州通TOB渠道业务实现销售额1087.88亿元,同比增长11.44%;销售占比98.17%。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销售额接近占据TOB总销售额的二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B2B电商业务中第四终端——互联网平台销售额为33.46亿元,同比增长34.30%。


九州通TOC渠道业务实现销售额20.31亿元,同比增长10.26%;销售占比1.83%。可以说,随着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智慧化信息技术赋能药品流通势在必行。


年报称,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用药目录打通以后,原来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良好的落标品种开始流向OTC市场,从而加速了整体市场的格局改变。


2

业务庞大:从B2B切入到B2C终端市场


九州通主营业务为:数字化医药分销与供应链服务;总代总销与自产业务;数字零售;数字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与服务;医疗健康与技术增值服务。


从2017-2020H1的药品流通大型批发企业集中度可以看出,这几年,其占比一直在增长,2021H1九州通达到了前十大流通企业的8%左右。



2017年九州通提出“FBBC”的发展战略,“F”指上游制药厂,第一个“B”指九州通,第二个“B”指终端药店和诊所,“C”指消费者。即整个集团电商技术团队,九州通作为平台,打通B2B、B2C、O2O的业务。


九州通FBBC电商平台为药店、民营门诊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经营1万多家供应商的20多万个品规,动销品规超过1.3万个。截至报告期末,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0万户,活跃用户19.1万户,已成为目前医药行业最大的自营B2B平台。


九州通名下的“好药师”是其打通B2C和O2O的核心平台,好药师提供药物购买和配送的同时还提供医生问诊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好药师零售药店1,168家,其中直营店224家,加盟店934家,医院药房10家。


近几年,伴随着促进处方外流政策文件的颁布,例如:国家六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意见的通知》,提到坚持公立医疗机构药房的公益性。


互联网医院慢病续方方面,疫情期间,好药师电子商务平台配合武汉市中心医院开展了互联网医院慢病续方工作,对于普通药品,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开具电子处方推送给好药师电子商务平台后,平台安排专业的药师进行审方、联系患者完成支付并送货到家。


可以看出,九州通业务布局范围扩展十分迅速,从B2B切入到B2C终端市场。


3

互联网+医疗健康”成趋势


随着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政策的实施,报告期内,九州通完成了大健康平台规划及阶段性建设目标,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大健康平台引入了业务中台战略合作伙伴,整合现有业务及技术体系,未来将会推出涵盖在线咨询问诊、预约挂号、二次诊疗、体检报告解读、慢病管理、药品供应、私人医生、就医绿通、远程会诊、转诊、海外就医等线上医疗健康服务,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该平台业务规划架构主要包括数字零售、医疗健康服务和行业赋能。


行业赋能方面,九州通通过“智药通”、“智药云”、“智药店”和“医卫助手”等系统软件,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互联网智能化工具赋能服务。


2020-2021年,国家出台多项互联网医疗政策:



以上政策的实施与落地,催生了“互联网+医+药+险”的互联网医疗创新新模式。九州通以现有医药供应链优势为基础,通过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延伸和拓宽业务领域与服务内容,构建公司“互联网+大健康”服务平台。


“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近年来受到国家顶层的高度关注,业内普遍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有望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的作用。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地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3月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效益日益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已建成超过1100家互联网医院。


其进一步强调,“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很多医疗机构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整个行业看,合规是互联网诊疗开展的前提,随着《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明确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和监管的规范性文件出台,有望推动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向纵深规范发展,届时,诊所的服务质量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4

机遇与风险共生


伴随着九州通在经营方面不断拓展版图,商业分销、总代总销、医药零售等。参股投资16家公司,上市公司占3家。当然,其风险也应运而生。


据报告分析,九州通在全国31个省设立了子公司,建立了医药物流设施和营销网络。但是,“两票制”实施以来,部分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加速并购重组地方医药企业,同行业公司也持续加大了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投资和市场营销网点的布控力度,使得中国的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报告还指出,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九州通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5.62%、93.43%和92.98%。较高的流动负债比例对公司债务偿还能力构成一定的压力。


从九州通的整个经营可以看出,其所售产品属于特殊商品,容易受到国家以及地方有关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影响。


当然,这样的风险并不仅仅存在于九州通一家企业,其它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也面临着上面的问题。


除了九州通外,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近年来均受到“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


不过,四大流通巨头近年来依然保持着营收、净利润的增长,除了与企业自身良好的内生性增长以外,与其这几年收购频频的外延式扩张战略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整个药品流通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整合的局面,许多中小药企纷纷向巨头药企靠拢,在此环境下,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