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医院 >
  5. 正文

首期床位270张!又一家医生集团要建旗舰医院了

近日,国内心脏病领域第一支专科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医生集团又有大动作了! 作者|陈朝阳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继揽入170多位大三甲医院心脏专科医生、全国各地33家合作医院、管理1000多张床位之后,国内心



近日,国内心脏病领域第一支专科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医生集团又有大动作了!



作者|陈朝阳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继揽入170多位大三甲医院心脏专科医生、全国各地33家合作医院、管理1000多张床位之后,国内心脏病领域第一支专科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医生集团近日又有大动作。


据《看医界》了解,哈特瑞姆医生集团第一家实体医疗机构将落地德州,旗下心脏病旗舰医院及健康产业园项目已在落地推进中,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将分两期实施。其中,首期工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床位270张。


就在2021年5月9日,哈特瑞姆六周年发布会活动上,哈特瑞姆医生集团正式官宣改名为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以下简称哈特瑞姆),并发布集团新发展战略。



改名的背后是哈特瑞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哈特瑞姆和《看医界》联合举办的“蓄势·破局”医生集团升级与发展研讨会上,创始人刘兴鹏介绍,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70多位全国大型三甲医院心脏各亚专科医生、40多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全国各地33家合作医院、管理3万余名各类心脏病患者、培训和科普等宣传平台累计受众达20万+的医生集团领跑者之一。



到了需要旗舰医院的时候


拥有一家真正由医生主导的心血管病医院,一直是哈特瑞姆创始人团队和一大批核心专家们集体的诉求和愿望。如今,他们的这个目标即将初步实现。


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和德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哈特瑞姆(德州)心脏病旗舰医院及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在落地进行中,并致力于成为立足鲁西北,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医院先锋力量。


除两栋心血管医学中心大楼外,园区内还有心血管健康中心、心血管人工智能中心和哈特瑞姆心脏学院等辅助建筑,目标是成为打通心血管病筛查、治疗和管理闭环、医教研工相结合相促进的新型心血管病医学中心。“这家旗舰医院是我们核心中的核心,优质医生集团需要旗舰医院进行业务模式探索,这家医院绝非治病救人这么简单。”刘兴鹏教授介绍。



目前,哈特瑞姆针对医疗机构有3种合作模式,其中,“1+N"心脏中心一体化共建模式受到诸多合作医院认同。该模式由一名或多名集团专家全职入驻合作医疗机构,集团其余专家多点执业辅助,共同运营一体化的心脏中心。


哈特瑞姆CEO、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施海峰表示,在哈特瑞姆“1拖30+”的心脏病诊疗网络中,新建的旗舰医院相当于中央枢纽,负责摸索、定型和输出先进的医疗模式,比如如何实现让心脏介入治疗成为日间手术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术前筛选及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一套标准化模式,需要结合国情进行非常细致的经验摸索,一旦成熟,则可以迅速复制到合作医院。



“同时,哈特瑞姆还将继续扩大与各级医院的合作,开展心脏学科全流程运营及管理,努力为每个合作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心脏团队。”


医生集团是时代的产物要“顺势而为


从事心脏领域30多年,如今的职业发展也许并不在刘兴鹏教授的规划之中。医生集团是时代的产业,改变了很多医生的职业轨迹,医生集团的业务要“顺势而为”。


就在会议当天,哈特瑞姆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


“‘一体两翼’是未来哈特瑞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理念,‘一体’指的是哈特瑞姆心脏病诊疗网络。这个网络比较特殊,除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第一家哈特瑞姆旗舰医院,还有33家散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层级的合作医院。‘两翼’则指的是‘心脏健康管理’和‘心脏人工智能’。”刘兴鹏教授介绍,“一体”聚焦医疗本身,类似传统医院践行的医、教、研,但以全新的形式呈现。“两翼”则聚焦势能,是哈特瑞姆腾飞的巨大动力,这两部分都将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做出这样的战略选择,是基于哈特瑞姆团队对疾病诊疗、行业趋势、政策环境等多方变化观察和思考。


刘兴鹏教授认为,目前有以下几个趋势和变化值得关注:


医保付费改革、带量采购,支架球囊大幅度降见,对临床冲击巨大,医生医疗行为自动改变;


穿戴设备、互联网诊疗的出现,将彻底改写患者管理模式;


人工智能在心脏病领域突破性进展,心脏病筛查模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心脏亚专业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医疗深度融合、医疗照护均质化与个性化融合,数字化医学模式出现,全生命周期医学模式成为发展方向。


办难的事情做现有医疗体制内无法实现的尝试


心脏健康终身照护被誉为哈特瑞姆的“护城河”项目。健康管理是巨大的市场,不过在这个领域客户获得感差、付费意愿低问题突出,千亿市场难以撬动。


目前,哈特瑞姆已有24项院外照护服务产品,累计管理了3万余名心脏病患者。每位纳入管理的患者,背后都有一支个性化的专属医疗团队。团队里有权威的心脏医生,有专业的全职医助,还有心率仪、血压仪等可穿戴硬件的智能管理后台,未来,还会有人工智能的辅助。


哈特瑞姆心脏健康管理项目由北京朝阳医院田颖负责。她认为,哈特瑞姆的健康管理产品,是从碎片化服务走向了高质量的专属订制服务。“因为我们的实时反馈和持续随访,不仅让需要的患者减少了住院,而且当有紧急情况时,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医疗机构,这样一来,就会逐渐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高效、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做现有医疗体制内无法实现的尝试一直是哈特瑞姆所坚持的方向,这也应该是医生集团价值所在。


常态化多学科专家组协同诊疗是哈特瑞姆的探索和尝试。


受制于体制、机制等问题,当下绝大多数大医院都没有常态化的、实施以器官或者疾病为单元的(譬如心脏中心、房颤中心等)、由多个不同亚专业医生所进行的多学科协同诊疗(MDT)。国内的现实是常态化的MDT诊疗始终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如何让有利于患者的MDT诊疗真正落地生根?医生集团无疑是一剂良方。


目前,哈特瑞姆拥有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脏外科、心脏外科、心血管影像等涵盖心脏病诊疗的专家团队,实现了常态化多学科专家组的协同诊疗。


医生集团从“量变到质变”


刘兴鹏教授曾在哈特瑞姆成立三周年撰文表示,医生的个体潜力不容小觑,但想要做出更大的成绩必须靠团队,即大家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到这些,既有赖于医生集团的文化,又需要有很好的制度设计。


北京安贞医院陈立颖是哈特瑞姆专家委员会负责人,她认为,哈特瑞姆之所以能凝聚一批上到40后,下到80后的医生,而且大家能放下三甲大医院专家的身段,不辞辛苦地到条件比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去帮扶,积极参加集团工作,为当地老百姓认认真真地看病,“似乎是迎合了医生群体的一种集体诉求或理想。哈特瑞姆将一直秉承‘成人达己’的理念,提供一个平台或舞台,让医生同道们去追求内心的价值,阳光的收入和职业的成就感。”


技术精、人品好、善合作是哈特瑞姆吸纳专家的三个标准,而专家一旦正式加盟,哈特瑞姆会努力为其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不仅让他们的潜力有空间充分地、高效地释放,更能通过团队配合使大家的能力形成了1+1>2的放大效应。


《看医界》总编辑、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副所长郭惊涛认为,哈特瑞姆探索出一条适合医生集团发展运营模式,具有行业参考价值和意义。


“医生集团新增趋势放缓是好事,这是市场机制下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和积淀,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有更多像哈特瑞姆一样的集团从量变到质变。”


郭惊涛认为,很多医生集团赛道很好,却难以生存。除了技术之外,运营能力同样重要。医生集团的趋势是区域化、专科化、规模化、实体化、互联网化。“医生集团还是要以医生为核心,懂行业、懂运营、懂医生,这才是关键。”(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