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最新通报:广州再增1例确诊

▍来源/赛柏蓝 ▍整理/半夏 最新通报,广州确诊病例感染印度变异株 1 最新通报,广州再新增1例确诊 据“广州荔湾发布” 发布的“广州市荔湾区锦龙社区疫情防控最新情况”。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初步


来源/赛柏蓝

整理/半夏


最新通报,广州确诊病例感染印度变异株


1

最新通报,广州再新增1例确诊


据“广州荔湾发布” 发布的“广州市荔湾区锦龙社区疫情防控最新情况”。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初步判断荔湾区锦龙社区郭某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此外,据通报,5月23日下午,广州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系之前确诊病例郭某的丈夫陆某,已于21日作为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之后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已转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经流行病学调查,陆某活动轨迹与郭某基本一致。


据官方通报,截至5月23日18时,疫情涉及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累计采样128072份,已完成115573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疾控部门将继续按照规范做好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人员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工作。请广大市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继续配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加强个人日常防护,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尽快到就近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


目前,全国共有23个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如下:


2

新冠疫苗接种,超5亿


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1085.8万剂次。


自5月13日本土多地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全国单日接种量曾在8天内5次刷新纪录。中国疾控中心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应对外国变异株,全国疫苗产能加速释放,可满足日接种2000万剂次以上。


随着人们对疫情防控意识越来越强,以及对新冠疫苗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大家对接种新冠疫苗从质疑、观望逐渐到积极、主动转变。尤其是本次广州再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很多市民都一大早就去接种点排队接种疫苗。据广州卫健委数据,截至5月23日日12时,广州全市累计接种量突破1000万剂次,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45.18万人。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从新冠防控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老百姓都要放眼世界。无论国内没有病例传播的时间有多长,只要境外疫情没有控制,在国内任何地方发生疫情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出门要备口罩,在人员聚集的地方要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就像我们每天出门要带上钥匙、带上手机一样,作为我们每日出门的一种标配。


坚持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当下,全国乃至全球都在接种疫苗,所以我们每个人也要像戴口罩一样,抓紧时间接种疫苗。还是那句话,大家一起“苗苗苗”吧!


3

不同疫苗,有何区别


目前,三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接种,分别是一针剂腺病毒载体疫苗、两针剂灭活疫苗、三针剂重组(CHO细胞)疫苗。


三针疫苗与两针有什么不同?安全性如何?第一针打了灭活,第二针能打重组疫苗吗?


专家表示: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的前期实验结果和接种情况来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相比一针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两针剂的灭活疫苗来说,这款疫苗不良反应率比较低。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安全性:安全性良好,绝大部分的受种者没有不良反应,极少数受试者可有接种部位的疼痛、红晕或者硬结,基本1-3天内能够自愈。


有效性:该疫苗接种2剂次后,83%可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后,97%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抗体水平较高,能够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抗体量2倍。


哪些人能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哪些人不适合接种?


18周岁及以上无接种禁忌人群皆可以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以下人群不能接种:


1、已知对疫苗的任何成份,包括辅料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第一针接种了灭活疫苗,第二针能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吗?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首针剂接种灭活疫苗,第二针剂也须接种灭活疫苗;首针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续只能接种本类型疫苗,不可用灭活疫苗替代。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