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三甲医院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来源|看医界编辑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三甲医院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被曝光 近日,一起医院的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据了解,视频主角是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
近日,一起三甲医院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来源|看医界编辑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三甲医院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被曝光
近日,一起医院的医生向患者索要红包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据了解,视频主角是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内镜微创外科中心医生李某,视频中,患者向李某送了5000元的红包,但被李某嫌少,并称“你这算是给得少的,关键是给人家领导,两个领导就一人2000块钱。你这5000块钱能干啥?啥也干不了。”
除了5000元现金外,患者家属还称李某接受了宴请及价值5000元的烟酒。
公开资料显示,李某是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等手术。
山西省肿瘤医院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开展调查,并于7月18日在官网上发布《山西省肿瘤医院关于李某索要红包视频有关情况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经查,李某存在收受索要患者财物,并违规接受患者家属宴请等问题。
对消化内镜微创外科主治医师李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停止执业六个月、扣罚六个月绩效奖励;取消当年个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及职称评聘资格;进行全院通报。
同时,医院表示,对消化内镜微创外科主任董某对科室内工作人员出现索要“红包”情况,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扣罚其当月奖励职务系数。取消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
据《看医界》了解,山西省肿瘤医院是家三甲医院。医院官网显示,该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山西省地方国营厂矿职工医院,1962年正式挂牌山西省肿瘤医院,1994年增挂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的牌子。
作为大型肿瘤专科医,该院于2010年被批准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非隶属性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获批山西省癌症中心,2021年加挂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的牌子,同时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据悉,山西省肿瘤医院基本覆盖肿瘤学全部三级学科(或专业),2019年出院量9.4万余人次,手术量2.4万余台次。此外,医院有编制床位2000张,实际开放床位2612张,在岗职工3134人,其中,海外特聘教授5人,博导7人,硕导86人,高级技术职称524人。
网友热评:主动索要令人大跌眼镜
“竟然才停职半年?这样的人医德就有问题,即便停职也改变不了什么,记过有啥影响。也没取消其职称评定也没降到下一个职称。这样的人就应该调离岗位,或者吊销执业医师证。”这一事件在网络引起了热议,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道。
而一些医生也对此发表了评论, 乳腺外科杨青峰表示,在北方,病人多的医院,这种情况也许比较多。我现在很少收到患者红包,偶尔收到红包,推脱不了,我会把它交给护士长,让她交到患者住院费里面。患者治病不容易,送不送红包,我都是一样的,没必要送红包。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之下,还有医生的明目张胆的索要红包,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呼吸科笔墨医生这样表示。
呼吸科笔墨医生认为,就国内的情况来讲,红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病人觉得不送红包不放心,医生可能会区别对待,包括给脸色看,或者将手术时间推后等;有的病人觉得,别人都在送,自己不送,似乎不太好;只有极少数病人可能确实是出于由衷的感谢。更有些病人就是为了套路医生,先送后举报。
“而医生主动索要红包,这个就比较少见了。没有必要为了红包去触犯法律底线、去暴露自己的道德水准。再说了医生治病救人本身就是一种职责所在。治好了不一定有功劳;没治好,自己应当觉得有所惭愧才对。”
“九不准”将升级,查红包是重点之一
据《看医界》了解,4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国卫医函〔2021〕85号,简称《要点》)。今年的纠风工作《要点》在进一步完善行风建设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持续加强党对纠风工作全面领导,升级完善医疗卫生“九不准”。
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的乱象治理方面,要点提出,要以影响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的“身边事”为切入点,精准纠治收受“红包”行为,保持打击“回扣”行为高压态势,严惩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医疗乱象。进一步畅通针对“红包”、回扣等问题的投诉举报渠道,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严查快结。深入开展卫生健康行业内扫黑除恶,坚决纠正扰乱医疗服务领域行业秩序行为。
对此,《看医界》专栏作者、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特别提示医疗机构,一定要重视“投诉”,因为红包、回扣问题线索主要是“投诉”。
《要点》要求持续整治收受“红包”等医疗乱象,完善回访制度、畅通举报途径、加强线索查办,纠治收受“红包”、术中加项、“持刀加价”、小病大治、重复检查、捆绑推销药品耗材、将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推荐给患者、医疗机构内宣传和销售母乳代用品等行为,及时清除影响群众就医获得感的行风问题。
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内容为:
一、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
二、不准开单提成
三、不准违规收费
四、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
五、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
六、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
七、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
八、不准收受回扣
九、不准收受患者“红包”(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