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政策法规 >
  5. 正文

32亿美元能否换来赛诺菲“弯道超车”?

赛诺菲日前正式宣布,斥资32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Translate Bio。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公司合作已久,目前双方正在合作开发多款针对传染病的信使RNA疫苗。   依靠“百亿欧元重磅炸弹”Dupixent(达必妥)对企业利润贡献持续提升,赛诺菲经营增长状况

赛诺菲日前正式宣布,斥资32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Translate Bio。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公司合作已久,目前双方正在合作开发多款针对传染病的信使RNA疫苗。

  依靠“百亿欧元重磅炸弹”Dupixent(达必妥)对企业利润贡献持续提升,赛诺菲经营增长状况近年来维持良好态势,但是从更加长远来看,无论是公司外部还是内部,都希望看到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在此之前,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已经有过合作,而将革命性的创新平台真正融入公司内部,全面押注于下一代潜力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肿瘤、免疫、疫苗领域的创新能力,这体现了赛诺菲对创新技术平台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细分领域渐趋复杂的竞争压力。    

mRNA创新技术 引发巨头追捧  

  8月5日,距离Moderna突破千亿美元市值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另一家开发mRNA技术的明星企业BioNTech的市值也跨过千亿美元门槛,资本市场一片沸腾,mRNA技术带来的创新资本聚集效应被推升至顶点。  

  业内人士告诉《医药经济报》,mRNA药物作为靶向核酸药物,主要优势包括靶点数量丰富,可探索空间大,几乎可针对所有疾病。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优秀平台,即可适用于几乎所有靶点的药物研发,通用性强且药物临床开发成功率高。  

  目前,靶点功能筛选、药物作用机制、药物活性设计、功能性筛选,以及大分子跨膜载体技术等,是这类药物最核心的技术,Moderna、BioNTech、CrueVac“mRNA三小龙”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平台和递送技术。 

  在疫苗领域,mRNA疫苗的原理是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人体细胞内,利用人体细胞产生蛋白抗原,激活免疫反应,在传染疾病、癌症以及部分罕见病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传统基于蛋类的生产方式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而疫苗市场的变化常常十分剧烈,尤其是流感疫苗,需要根据当季的流行病毒株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批量疫苗以供市场需要,基于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生产方式方兴未艾。 

  赛诺菲作为疫苗市场的“核心玩家”,对于创新技术可能引发的市场格局颠覆,感受最为真切。从上世纪90年代初mRNA被证实具备成药药效开始,大量的学术和产业资源被投入到mRNA药物的研发中,几乎所有国际顶尖医药巨头均开始聚焦mRNA药物的研发,赛诺菲也抢先关注到这一创新技术,并进行了积极布局。 

  早在2015年,赛诺菲就以6000万美元预付款及里程碑款项与当时的BioNTech达成研究合作,更在2019年以8000万欧元参与BioNTech投资,随着BioNTech在纳斯达克上市,赛诺菲的投资也得到了巨大的财务回报。 

  2018年,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签订了一项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多达5种传染病病原体的mRNA疫苗。根据协议,两家公司正在联合开展研发活动,在为期3年的研究期内推进mRNA疫苗和mRNA疫苗平台的开发。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不仅让mRNA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让诸多跨国药企巨头看到了巨大的技术潜力。面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赛诺菲必须快速做出决定,因为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迅速转向,市场红利和先发机会稍纵即逝。  

  今年4月,赛诺菲成功将Tidal Therapeutics收入麾下,交易涉及1.6亿美元预付款,以及在实现某些里程碑后应支付的至多3.1亿美元款项。Tidal Therapeutics基于其专有的纳米颗粒技术,能够传递mRNA(信息)来重新编程体内的免疫细胞。 

  赛诺菲显然对mRNA技术平台的颠覆性和创新价值抱有极大期待,这也直接促成了其在Tidal Therapeutics收购短短3个月后再度出手,将Translate Bio正式纳入公司业务版图。用赛诺菲全球研究主管兼首席科学官Frank Nestle的话说:“这种mRNA靶向平台将在多种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颠覆性的治疗方法。”    

竞争格局骤变 赛诺菲如何追赶?  

  从结果来看,半年内挥洒重金收购两家公司,赛诺菲做出的选择如此坚决,个中缘由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其中疫苗领域竞争发生的巨大变化,绝对不能忽略。  

  默沙东GSK辉瑞、赛诺菲作为国际疫苗领域的“四大巨头”,多年来各自依托重磅产品保持着细分市场的增长,也维持着全球竞争的紧张与平衡,销量最高的5款疫苗产品也被这4家企业牢牢把控。  

  默沙东依靠明星HPV疫苗Gardasil(佳达修)与Gardasil 9(佳达修 9)积累了巨大人气;GSK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欣安立适)作为新时期的王牌产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辉瑞主打的Prevnar 13(沛儿 13)疫苗作为“重磅炸弹”,常年霸榜畅销疫苗榜单;赛诺菲凭借五联疫苗以及流感疫苗等一系列产品,保持着全球市场的较快增长。  

  疫苗市场“天平”的微妙平衡,正在因疫情而被打破。基于疫苗需求持续增加,辉瑞和BioNTech合作的mRNA疫苗持续放量,成为了辉瑞销量最高的产品。  

  7月28日,辉瑞公布了其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营收189.77亿美元,上半年总收入335亿美元,同比增长68%,预计全年营收有望达到800亿美元。而在2020年,辉瑞全年所有业务的总收入只有419亿美元。  

  行业普遍预期,辉瑞/BioNTech的这款mRNA疫苗今年年底会跃居“药王”宝座,成为史上销售额最高的药物。辉瑞计划最早于今年8月向美国FDA提交第三剂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从而夯实自身在全球疫苗领域的优势地位。 

  对比之下,GSK相继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疫苗屡屡“出师不利”。2020年7月,GSK宣布与CureVac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制造与商业化多达5种针对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mRNA疫苗以及单克隆抗体。然而,今年6月CureVac公司宣布,mRNA候选疫苗2b/3期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仅为47%,不符合预先指定的统计成功标准。  

  默沙东于去年5月收购Themis公司,曾寄希望通过弱病毒的传统路线推进研发,但由于1期临床研究结果不尽人意,让公司在候选疫苗研发中“心灰意冷”,彻底宣布放弃。  

  赛诺菲虽然在mRNA技术方面“起早”,却没有能够赶上“集市”得到应有的收获,截至目前,赛诺菲尚未能借助mRNA疫苗在细分领域有所建树。赛诺菲CEO保罗·哈德森(Paul Hudson)此前公开表示,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产品今年可能不会面世。  

  去年2月,赛诺菲宣布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BARDA)达成协议,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平台加速开发新冠疫苗,两个月后,赛诺菲和GSK达成合作,GSK将为疫苗研发提供佐剂技术。 

  被给予厚望的基因重组技术平台,同样源于2017年7月的一次资本运作。赛诺菲通过收购Protein Sciences,获得了该公司拥有的杆状病毒表达平台。彼时,“6.5亿美元预付款+1亿美元里程碑款”还引发了行业热议,毕竟一次性支付比后期里程碑款高达6倍的前期预付款,充分彰显了赛诺菲对Protein Sciences志在必得。  

  不过,基因重组技术平台似乎并没有在这次疫苗竞赛中让赛诺菲真正“加速”,直到现在,赛诺菲与GSK合作研发的基因重组疫苗仍然“在路上”。去年11月,双方联合宣布,将其重组蛋白疫苗推出的时间推迟到2021年年底,原因是正在研发的重组蛋白型疫苗因对年长群体的免疫效果不佳,需要更改配方,而该疫苗原计划于2021年第二季度上市。    

机会与风险并存 全球竞争压力不小  

  2020年,赛诺菲全年净收入达到360.41亿欧元,虽然创新药和疫苗业务仍有不错的增长势头,但受到波立维(氯吡格雷)、安博维(厄贝沙坦)等成熟产品市场大幅下滑拖累,让全年整体业绩同比下滑了0.2%。  

  十年前,赛诺菲曾专注于多元化战略,但是近几年公司战略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着眼于企业阶段性发展战略做出的并购,还是聚焦前沿技术进行的投资,技术布局在带来商业获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19.6亿美元收购的捷克Zentiva制药,早已被再次出售;通过将梅里亚的动保业务与勃林格殷格翰非处方药业务互换获得的部分业务板块,如今也在考虑剥离;8000万美元入股喜康生物,由于喜康生物与罗氏(基因泰克)之间的一场“技术盗窃”官司,多款生物类似药产品权益化为乌有……

  如今,赛诺菲正在积极转型,并加速资本运作,以应对Dupixent之后创新产品短期“青黄不接”的局面。以中国市场为例,按照计划,2025年之前其将在中国上市25个以上的新产品。 

  而在疫苗方面,赛诺菲仍在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围绕mRNA技术,可谓全力出击。今年6月底,赛诺菲宣布每年投资约4亿欧元,建立mRNA疫苗卓越中心,加速新一代mRNA疫苗的端到端研发,计划4年内开发6款临床期候选产品。  

  不过,觊觎全球细分市场,寄希望通过mRNA技术创新机会弯道超车,或分食加强疫苗接种业务(即在接种完疫苗后,通过再次接种来加强抗体)的企业,绝非只有赛诺菲。  

  除了Moderna、辉瑞/BioNTech,阿斯利康、杨森等企业也在加大力度。今年1月,拜耳同CureVac达成战略合作,拜耳将为CureVac疫苗的临床运营、监管事务、药物警戒、医疗信息、供应链性能等领域,提供专业知识并搭建成熟的基础设施。  

  众多中国企业也在疫苗研发与供应方面持续发力,按照“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的战略决心,全球市场疫苗竞争局面仍将快速变化。  

  当然,如前所说,赛诺菲收购Translate Bio的战略意义远不止新冠疫苗产品,技术平台本身才是追求的核心资产。Paul Hudson也表示:“赛诺菲的目标是在免疫学、肿瘤学和罕见疾病等其他战略领域发掘mRNA技术的潜力并开发出疫苗。”

编辑:陈雪薇

本文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