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投融资 >
  5. 正文

两大专家团队,七大业务布局,“三因疗法”助推藏医学现代化发展

提起藏医学,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说到红景天、冬虫夏草等藏药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实际上,藏医学,与印度吠陀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中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在中华民族医药中与蒙医、维医等一起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人

提起藏医学,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说到红景天、冬虫夏草藏药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实际上,藏医学,与印度吠陀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中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在中华民族医药中与蒙医维医等一起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甘孜州南派藏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8年,“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正式列入了联合国非遗名录,成为我国第40 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藏医学得到了官方权威的认证。

但目前公众对藏医学还有着不少的认知误区,如藏药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甘露海团队认为,其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对藏药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和科学,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藏医学推向更广大的市场,让更多公众正确认识藏医学,做“藏医学现代化的践行者,藏医学普世化的创领者”是他们的使命。

甘露海品牌总监熊珊表示,在项目运营中,团队收到了非常多的正面反馈。无论是科学家团队、还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他们的反馈给了甘露海团队发展藏医学非常大的信心。一方面是因为藏医学本身的价值和优势,另一方面是目前藏医学相对空白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甘露海团队逐渐建立了具备藏医学推广完整链路的,集藏医院、互联网医院、青藏高原药材种植基地、GMP藏药饮片厂、GMP制剂中心、藏医药研究院、国际连锁合作机构、大数据健康管理中心、藏文化传媒中心、南北两派藏医顶级专家和长江学者领衔的重大疾病研究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健康平台。


两大专家团队

2017年,怀着推广藏医药的极大热情和期望,深刻认识到藏医药魅力与价值的从玉(甘露海董事长)积极投身到了藏药现代化研发项目。此前从玉曾历任广东药材医药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广州康本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医药行业及投资行业深耕几十年。而该项目经过3年发展,2019年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价值2.2亿元人民币。在这期间,甘露海项目逐渐凝聚了一批专家。

杨宝寿——甘露海藏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四川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藏医南派重要代表人物,是全国民族医药先进代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

杨宝寿院长(企业供图)

杨宝寿院长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格桑尼玛,在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在学习和发扬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医技经验的同时,杨宝寿院长继承和完善了系列藏成药的工艺和生产技术,积极将现代技术用于研究传统藏药,由他主持的多项藏医药相关科研课题均取得突破性成就及国家认可。

孙涛垒——甘露海董事、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孙涛垒教授及其团队牵头负责甘露海项目藏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表征鉴定、炮制工艺及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孙涛垒教授(企业供图)

除了这两位专家及其团队之外,甘露海团队还有原阿坝州藏医院副院长索郎医生,也是藏医药夏萨派传承人、国家科技部“藏药佐塔特色炮制工艺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藏医分会常务理事;原阿坝州藏医院副院长毛羽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现任西南民大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所长、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药学系主任、药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等两位专家。

两大专家人才团队奠定了甘露海实现藏药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两大团队、30多名专家组成的队伍让甘露海集医疗、科研、制药、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于一体,建立了甘露海发展、运营的基础。


七大业务板块、七个行业第一

在团队的努力下,甘露海建立了1家实体医院、1家互联网医院、2大研发制作中心、3大创新平台,形成了七个行业第一。

(动脉网根据企业提供信息整理)

除此之外,在藏药现代化,甘露海与武汉广行科学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位于武汉光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内、超过1300平米的实验室已装修完成并投入使用,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1.1类新药研发。除此之外,甘露海与有武汉理工大学,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药明康德等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2021年6月20日,甘露海与武汉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成立重大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采用资学研一体化模式对传统藏医药展开现代化研究,通过重大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对传统藏医药的药理药效研究,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升级原始配方以及纳米矿物藏药研发。

(动脉网根据企业提供信息整理)


“三全三直”藏医药行业运营新模式

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问题一直是民营医疗行业竭力突破的一大难题。大众对藏医药的负面偏见也一直存在。运营一家民营的藏医院,甘露海面临的问题可谓艰巨。

针对这两大问题,甘露海创新性的打造出“三全三直“运营模式,打破大众对藏医药的负面偏见,增强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围绕着“全链条、全场景、全健康周期”以及“直供、直服、直效”,刷新用户的治疗体验。

熊珊说,“其实我们在项目的初期,我们内部就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调研,如何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去解决患者、医生、包括我们自己内部的痛点问题。最后,我们打造出‘三全三直’的运营模式。”

熊珊介绍到,“全链路是指,我们不光只是有一家医院,实际上是从药材的基地到制剂中心,从线下医院到线上平台,我们做了全链路的管理。在全场景上,我们除了建立了线下的实体医院,还有线上的互联网诊疗平台,所以甘露海可以做到线上线下的全场景覆盖。至于全健康周期,其实不管是中医药还是藏医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能够从预防、疗效管理到养生保健做一个全健康周期的管理,这也是甘露海能做到的全健康周期。”

对于“三直”,熊珊解释,“我们的产品是直接从药材基地到制剂中心再直供到我们的甘露海藏医院,没有中间商,所以我们全程的药品和药材的质量是可以追溯的。而且对于患者来说,去掉中间商也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这是直供。直服的话就是甘露海搭建了自己的医生团队,可以保证我们直接收到患者的反馈,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而直效是指,甘露海打造的独有的大数据平台。基于此,无论是疗效管理还是优势病种的治疗都可以有直观的、动态的治疗效果给到我们患者。”

熊珊表示,基于以上运营模式,甘露海在逐渐建立、强化自身的品牌公信力,也打造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甘露海“三因疗法”

藏医学不仅典籍众多,临床实践丰富,疗效确切,而且有着自己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在藏医三因学说中,“隆、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能量的基础,也是引发疾病的三种因素。它们在人体内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如果人体受到饮食与起居等内外因素的干扰,三因素偏盛偏衰、相互对抗而失去平衡和协调,将发生病理变化,引发各类疾病,成为发病的根源。因此藏医学重视人体自身抗病能力,注重调节身体机能,协调三因平衡。

为了发挥藏医独特优势及整体医学观特色,使之更科学地为现代人健康服务,甘露海结合传统藏医学整体医学观和现代医学分析手段,打造独具特色的“甘露海三因疗法”。通过饮食起居、药物、心理等疗法的综合运用,达到调理三因(隆、赤巴、培根)平衡,使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状态的一种创新疗法。

甘露海三因疗法不是与疾病简单对抗,而是立足于整体调节,从患者的体质情况、发病情况入手,以平衡三因作为靶点,通过特色制剂以药理“治”病理,使三因迅速恢复到动态平衡,从而治愈疾病。因此针对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胃肠肝胆疾病、糖尿病、风湿等疑难疾病的治疗,都有明显效果。

面对未来,甘露海品牌总监熊珊表示,甘露海将围绕“治病养心,乐享健康”的品牌精神,聚焦“甘露海三因疗法”服务更多患者,同时构建大健康生态圈,多触点服务大众,开发消费级产品,构建智能周边生态。

本文来源:动脉网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