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近日药闻:阿斯利康斥资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医渡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实时疫情  截至北京时间12月14日11时34分,全球新冠肺炎现存确诊病例达到23293881例,较昨日增加177489人;国内现存确诊1658例,较昨日增加10例。  融资快讯  阿斯利康斥资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溢价率超40% 12月12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拟

 实时疫情 

截至北京时间12月14日11时34分,全球新冠肺炎现存确诊病例达到23293881例,较昨日增加177489人;国内现存确诊1658例,较昨日增加10例。

 融资快讯 

阿斯利康斥资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溢价率超40%

12月12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拟斥资约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Alex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本年度数额最大的一项M&A。阿斯利康对亚力兄收购价格为175美元/股,这意味着相较于亚力兄120.98美元(截至12月11日收盘)的股价溢价达到44.65%。阿斯利康表示,收购亚力兄将促进该公司在免疫学和罕见病领域的药物开发。亚力兄是一家致力于罕见病药物开发的公司,该公司已有五款上市产品,其中“first-in-class”C5补体(complement)抑制剂Soliris(eculizumab)和长效C5补体抑制剂Ultomiris(ravulizumab)已经获得FDA批准,治疗多种补体系统介导的罕见疾病。(北京商报

医渡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12月13日,中国领先的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医渡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2018财年至2020财年,医渡科技录得总收入分别为2272.7万元、1.02亿元以及5.58亿元,近三年的增速分别达到了348.9%和447.1%。医渡科技成立于2014年,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向医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医院、制药、生物技术及医疗设备公司、研究机构、保险公司、医生和患者以及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服务并与之开展合作,其股东包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腾讯等。智通财经

宇道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12月14日,上海宇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utshell Biotech)正式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BV百度风投共同领投,方圆资本、腾业创投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变构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和拓展,并进一步推动自研变构药物管线的临床前研发。宇道生物长期立足于变构机制小分子药物研发,拥有系统性的变构相关技术积累及深厚的科学背景,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既拥有变构药物研发平台并同时推进First-in-Class(FIC)变构药物管线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动脉网

 新药前瞻 

歌礼制药-B:甘莱NASH候选药物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12月14日,歌礼制药-B(01672)发布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甘莱制药有限公司(甘莱)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其NASH候选药物ASC42(FXR激动剂)快速通道资格。美国FDA的快速通道专案旨在加速针对严重疾病的药物开发和快速审查,以解决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目前,尚无获得美国FDA批准的NASH药物。(智通财经

绿叶集团: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三期临床进展顺利

12月14日,绿叶制药集团(02186)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制剂――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LY01005)已取得多项积极的临床进展。目前,该药物已在中国完成针对乳腺癌III期临床研究的首例患者入组,针对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亦进展顺利。不仅如此,LY01005也在美国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并已完成I期临床。LY01005基于绿叶制药的长效及缓释技术平台自主研发,公司在微球等新制剂技术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一系列微球在研产品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际医药市场开展注册及临床研究。(智通财经)

 政策简讯 

国家卫健委: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对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明确整改方向和内容,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医养结合机构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部署及工作规范、指南,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医养结合机构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消除机构内交叉感染风险。到2021年底,医养结合服务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到2022年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国家卫健委)

本文来源:新康界 作者:Edmund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