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招聘 如果你不能保证永远在某家公司或者某个岗位待下去,最好多关注点外部的动向,自学储备点新技能 最近又有两家药企裁员了,V司的疼痛领域和抗感染产品线,S司的PC、CV和CNS。这两家公司的赔偿政策都还挺不错的,S司是n+3,V司是(n+1)+2。 药
▍来源/医药招聘
如果你不能保证永远在某家公司或者某个岗位待下去,最好多关注点外部的动向,自学储备点新技能
最近又有两家药企裁员了,V司的疼痛领域和抗感染产品线,S司的PC、CV和CNS。这两家公司的赔偿政策都还挺不错的,S司是n+3,V司是(n+1)+2。
药品带量采购一实行,所有外企都至少一条处方药产品线受影响,紧接着就是缩编裁员,其他产品线有hc出来就冻岗,优先让内部员工转岗。新处方药产品线一改往年大肆扩招的路子,都在给内部被优化的人腾地方;好的岗位则更不用说,一出来内部一堆人申请直接就消化掉了。
先是处方口服药,开始到针剂,再到各种耗材。去年下半年4+7全面开始执行后。市场活跃度,人员流动率大幅下降,大家对于跳槽都更加谨慎了。
有个小伙伴最近面了十多家公司,拿到了几个offer,可细数了下,发现全是坑。以下来源投稿,是他最近面试和了解到的行业现状:
1,目前行业进入2020极度不平凡的一年,分拆合并,整合优化,年资高的老代表几乎大棒打下来,只有走人一条路,各种政策调整不再赘述(大环境政策都知道)。35岁绝对是黄金分水岭,没机会到DSM,只有考虑转型,甚至于换个赛道。
2,赛道上也是荆棘满布,神奇四侠(BJ,ZD,XD,JS)对于背景要求极高,16年还在看成熟药品经验的,今年全部要求你有肿瘤或者免疫相关的客户资源,如有,薪资,抬头OPEN谈~
3,国内一哥HR,垫资绝对是很高级别的,十几万太正常不过,就连PM也要垫费用,乳腺癌好点,麻醉,造影剂,PD-1垫资令人发指,因为产品好,所以无所畏惧。
4,中成药几乎惨烈的一塌糊涂,TSL的某产品经理都要求博士起步……四年前本科就行,那些个没转型的或再转的赛道上挤满了产品线,可以预见未来各种肿瘤上进来20,30个产品竞争太正常不过,狼多肉少。
5,ⅣD赛道上RS,XK等大佬几乎一统江山,设备试剂LS和另一家垄断头部寡头已经形成,剩下1000多家在30%市场里搏杀,也不知道未来。
6,CSO几乎没几家,就连YT都在玩研发,CMO,CRO,CDMO等几个领域都是行业前三熔断,后面的细分挺难得。
7,合规,合规,展翅高飞!!!!
未来几年,对代表来说,挑战很大,今晚和朋友吃饭聊了半天,提到很多人现在的状态,就是公司分分钟要待不下去了,可外面全是坑的感觉。
外部环境在变,公司也在转型改变,作为代表我们也一定要学会去主动适应。不要把未来全寄托在公司,公司的培训发展说到底都是从现有业务出发,绝对不是为了你以后跳槽或者创业。因此教的东西大部分只有本公司才有用。
像R司、G司、V司,现在产品线合并之后,很多岗位都开始需要竞聘上岗了。如果你不能保证永远在某家公司或者某个岗位待下去,最好多关注点外部的动向,自学储备点新技能。别等某天裁员或转型,发现除了混日子什么都不会。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