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作者/阿妮娅 医药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已经不局限于「行业内」,随着药企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跨界高管正在发挥作用,这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1 华为前高管,入职云南白药 近日,云南白药发布《云南白药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第
▍来源/赛柏蓝
▍作者/阿妮娅
医药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已经不局限于「行业内」,随着药企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跨界高管正在发挥作用,这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1 华为前高管,入职云南白药
近日,云南白药发布《云南白药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根据公告,经董事长及联席董事长提名,同意聘任董明先生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自此聘任审议通过之日起,王明辉先生将不再兼任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但将继续专注于履行公司董事长的职责。
公告后附简历显示,董明,男,生于 1976 年 10 月,学士学历。历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西安代表处固网行销部部长,东欧地区部固网产品行销部长,独联体地区部副总裁,VIP 系统部部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移动系统部部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月,董明以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兼中国区运营商业务部部长的身份出席了华为举办的“5G创造新价值”产业高峰论坛。
某种程度上,此次云南白药新上任的高管,并非云南白药系统内成长起来的,也没有医药背景,而是来自华为的信息化专家,或许意味着云南白药这家传统企业,即将向信息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将是云南白药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高管。
此前,云南白药的上一任总裁为尹品耀,2019年,虽然任职总裁不到9个月,年报显示,尹品耀薪酬依旧是公司最高,超过247万元,但不持有股票。
从云南白药近些年的动向来看,因为股份制改革,云南白药从原来的云南国企,现在变成无实际控制人。至2020年12月底,云南国资、新华都实业集团持股云南白药比例相当,分别为25.14%、24.37%;此外,中烟系旗下的云南合和集团,以及江苏鱼跃科技,也是持股5%以上股东。
2 信息化、数字化是未来趋势
从云南白药对下一任总裁的选择上来看,已有医药企业意识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性,期望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完成企业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型。
当然,意识到数字化的药企不仅仅只有云南白药。某种程度上,医药行业内的数字化进程也在悄然无息的进行中。比如安进日前公布的裁员计划显示,安进计划将业务重点转向即将推出的药物和产品线,并采用新冠疫情的数字营销工具。
安进表示:未来将通过高效的数字沟通渠道来扩大其传统的营销工作。
安进的首席财务官彼得·格里菲斯(Peter Griffith)的确指出,数字化工作将导致销售费用减少,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的下降,“由于我们商业模式的改变,会增加对数字化工作的更多关注”。
数字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前,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IT和互联网行业呈现出了薪酬待遇好、求职者活跃度高的特点;互联网、电子/通信、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稳中有升。
其中,56.7%的企业表示疫情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新冠疫情是一个转机,也是一个信号,要求大部分制药企业将数字化赋能平台的机会和方案考虑在内,相关药企也都开始数字化探索,云南白药或是一个典型案例。
3 近20家药企高层辞职
2021年过去不久,但却有多家药企管理层有职位变动。
赛柏蓝梳理后发现,仅仅1月份,国内就有近20家药企高层辞职。而3月仅仅过去9天,也传来多则药企高管离职的公告。
3月8日,东北制药发公告称,于2021年3月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和《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兼任财务总监的议案》。据简历显示,新任的副总经理属于“跨界聘任”,此前一直在辽宁报刊传媒任职;而新聘任的财务总监属于公司内部提拔,此前为东北制药董事、副总经理。
3月2日,罗氏制药宣布,罗氏制药中国普药事业部、特药事业部总经理徐晓峰由于个人原因,将于2021年3月31日离开公司,寻求外部发展机会。其离任罗氏制药后,特药事业部暂由罗氏肿瘤第一事业部副总裁钱巍代管。
同日,国药一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李东久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此外,信立泰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赵万顺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赵万顺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生效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企业公告分析,药企高管离职的原因中,个人原因占比达70%以上,而工作原因占到20%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高管曾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不管是个人原因还是工作变动的原因,都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来自行业压力。
随着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已经被拉下神坛,医药行业的高毛利时代一去不复返。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分别压缩了仿制药和新药的利润空间,倒逼制药企业控制自身成本,这给药企高管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压力。
如今,医药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已经不局限于「行业内」,随着药企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跨界高管正在发挥作用,或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