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2815个药,医院不能卖了

▍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一年都没有采购量,2815个药品被上海关闭采购状态 1 2815个药品将被撤网 今日(4月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关闭无采购记录药品(医保药品)采购状态的公示》。 据赛柏蓝梳理,共2075个药品被关闭采购状态——涉及阿莫西


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一年都没有采购量,2815个药品被上海关闭采购状态


1

2815个药品将被撤网


今日(4月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关闭无采购记录药品(医保药品)采购状态的公示》。



据赛柏蓝梳理,共2075个药品被关闭采购状态——涉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片、利巴韦林注射液、阿司匹林水溶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格列齐特片、氯雷他定片、法莫替丁片、蒙脱石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辛伐他汀片、氯化钠注射液等常用化药;以及防风通圣丸、小柴胡颗粒、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六味地黄丸、银杏叶片等常见中成药。


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2018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的通知》,上海市药事所定期对一年内没有采购量的药品予以关闭采购状态,并择期做失效处理。如医疗机构确有采购需求的,生产企业可按新申请药品规则重新申报。


此次关闭采购状态的药品,在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上海市阳光平台无采购记录。经公示无异议的药品,上海市药事所将关闭其医疗机构采购资格,保留药店采购资格。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到,对于上述产品来说,如果公示期后被关闭采购资格,将直接失去公立医疗机构市场。


同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还发布了《关于关闭无采购记录药品(自费药品)采购状态的通知》称,根据相关文件定期关闭无采购量药品的规定,上海市药事所对在阳光平台挂网后一年内没有采购量的自费药品,予以关闭采购状态。



据赛柏蓝梳理,共740个自费药品被关闭采购状态,包含长春西汀片、肌苷片、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胸腺五肽、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等常用药品


根据通知,上海市药事所对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上海市阳光平台无采购记录的自费药品关闭其采购状态,上述通知自2021年4月20日起执行——这意味着,从4月20日起,上述药品也将失去上海公立医院市场的供货资质。


不过一日,上海就清理了2815个长期无采购记录的药品——据赛柏蓝此前关注,自2018年开始,上海就开始常态化清理无采购记录的挂网产品。


2

推广和定价或成问题症结


为什么已经成功挂网的药品会长期无采购记录呢?就这一问题,今日一位国内药企高管向赛柏蓝指出,药企的相关产品无采购记录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可能是推广和定价的问题。


一些药企的产品,同通用名品种众多,在推广上又缺乏竞争力,可能就无法得到医院的采购;还有的产品,虽然同通用名品种不多,但是可相互替代的产品不少,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此外,有的产品,尤其是抗生素类产品,由于耐药性等问题,更新换代快,随着新产品的广泛使用,老的产品也可能逐渐失去医院采购。


至于定价的问题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价格定的过高,一种是挂网价偏低,后一种情况随着原料药等生产成本的上涨,会更加凸显——上述人士对赛柏蓝解释道,据他了解,有些药企为了产品顺利挂网,可能会非理性的报出低价,但是随着挂网价逐渐覆盖不了成本,药企可能会选择不供应,而相比于医院想采购药企却不供应这一可能被纳入黑名单的情况,医院主动不采购对于药企来说,后果还相对可消化一些。


除了挂网价偏低,挂网价偏高也是一种情况——有的药企出于医院推广环节的考虑,挂网价定的比较高,但是在上海采取全面药品挂网公开议价以及设置红、黄、绿价格提醒的政策下,医院在采购高价药品时,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这也可能导致药企由于定价高而出现医院不采购的情况。


确实,据赛柏蓝查询,根据《关于全面实施药品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的通知》,上海市药事所会按季度汇总信息梳理情况,必要时将向频繁收到黄线提示但仍执行议价的定点医疗机构提出质询,同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医保监督管理部门启动约谈机制——从这段表述可以明确看到,医院偏爱采购高价药品的情况也被纳入了上海市的监测视野。


3

仿制药批文市场迎来清洗


上述人士进一步对赛柏蓝表示,医生需要处方的、愿意处方的药,医院就不得不采购,而医生是否愿意处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企的推广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很多药企是不具备足够的推广能力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药企其实是非常愿意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它们都希望通过以价换量在免除推广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市场份额——这一点,对于产品刚符合资质或者没有推广能力的药企尤甚。


“对于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药企来说,集采的吸引力很大,卖出一盒药,它们都是赚的”,上述人士向赛柏蓝直言。


赛柏蓝特约撰稿作者码万祺也对赛柏蓝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从价格看,定价过高或者过低。另外,也可能是产品落后,也可能是非主流品规。也可能是”一品双规“影响,综合竞争力不足”。


据赛柏蓝观察,在省级药品招采平台,定期清退无采购记录的药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除上海外,浙江、辽宁、宁夏都曾发布相关通知对定期无交易的药品采取取消挂网的处理办法。


就这些药品的前路,码万祺表示,如果是非处方药,转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电商平台是一条出路;此外因为定价太低而在医院端销售不好的处方药,也可能在院外获得新机。


从省级招采平台的清理举动可以看到,过度重复的仿制药领域,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批文会逐渐被清洗出局,而药企也需要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对自己持有的批文和产品线进行新的规划和调整。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