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最怕德尔塔毒株之后,“躲避病毒”让防疫重头再来

最怕德尔塔毒株之后,“躲避病毒”让防疫重头再来 来源:药智网/头孢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9日通报,7月28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本土病例2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其中境外输入12例,本土2例,截止当日,现有确诊病例88

最怕德尔塔毒株之后,“躲避病毒”让防疫重头再来

来源:药智网/头孢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9日通报,7月28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本土病例2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其中境外输入12例,本土2例,截止当日,现有确诊病例887例。截至7月28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突破16亿剂次。

虽然国家卫健委并未明确指出现有病例中德尔塔毒株所感染病例数占比,但结合多方新闻也而基本可以判定其仍是此次感染的主要病菌来源。新冠肺炎变异牵动全世界人民的心,也让大家对新一代新冠疫苗的期盼愈发急切。


同日,远在大洋对岸的美国为对抗新冠疫情,有限减少人群感染率,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新举措,包括敦促美国地方政府对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提供每人100美元,以此刺激更多人接种疫苗。

不过,据有关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28日到7月11日的两周时间里,在28个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国家中,德尔塔毒株在其中19个国家都成为了主要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占比高达68.3%。而在目前的美国,德尔塔毒株约占新感染病例的83%,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民在如此关键时期仍不愿主动接种疫苗的根本原因,或许在他们心中现有的疫苗已不能对付变异的病毒。

病毒变异或将让防疫事业功亏一篑

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之前表示,在德尔塔毒株之后或许会很快出现新的毒株,而且出现的新毒株越多,其中一种能够“躲避疫苗”的可能性就越大,到时候一切就要从头开始。

这在生物学上的被称为ADE效应,指的就是“抗体依赖增强症”,简单说就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之后,只要最终痊愈,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产生这个病毒的抗体。这样以后再感染病毒,人体内的抗体就可以阻抑病毒的感染,从而实现免疫。


然而在病毒变异的情况下,再次感染病毒,原有抗体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误以为病毒已经被“阻抑”,从而对病毒完全不设防。感染病毒的人,反而比没有抗体的人症状更为严重,并且更易感染(抗体协助变异后的病毒进入靶细胞)。


或许世卫组织的真正意图应是这个,纵观病毒变异历程重来不是单一事件,有一就必定有二,后续变异不出意外应该会依次到来,唯一办法就是速战速决,阻断病毒源。


此次德尔塔变异尚处于低水平阶段

虽说,各类报道均称此次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仅具有更快的传播能力,病毒载量也是原始毒株的1000倍以上,但无论是从感染者的临床症状,还是变异的阶段来看,与上述完全突破抗体防御的状态还相距甚远。

一方面,疫情较严重的美国中,德尔塔毒株患者中未接种疫苗的人占重症病例的近97%。另一方面美国疾控中心(CDC)也指出,虽然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还是有可能感染,但绝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至于民众期望的对轻度感染100%免疫本就是奢望。

德尔塔毒株真正威胁并非症状,而是“传染性”

综上所述,如今的德尔塔毒株对于已接种疫苗的群体而言,就算不幸感染,重症概率也非常的低,多半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状。

但真正可怕的也正是这一点,以目前全世界接种情况而言,完全不具备免疫应该是儿童与高龄老人,一旦德尔塔无症状感染者将病毒带回家,在如此高病毒载量的基础上,孩子与老人很难幸免于难,而且其症状也将比自身远远严重。

正如钟南山院士强调的,对应德尔塔(Delta)毒株,连密切接触者的概率都变了,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强等特点下,感染者发病前四天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都是密切接触者该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相应应对方案选择

一方面依例强调第一、二针接种进程(提高基础民众在变异毒株暴露下的抵抗力,减轻感染后的症状表现)

第二方面,加快推进第三针接种(加强针)进度,提高早期接种人员特别是接种时间大于6个月以上的。

第三方面,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要知道疫情得到控制可并非是疫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俄日是口罩有效阻断了传播途径,针对此次德尔塔毒株同样适用。

第四方面,加快变异病毒株的疫苗研发工作,结合目前各疫苗类型特点来看,或许生产线完备的灭活疫苗与被寄予厚望的mRNA疫苗最有希望。


有鉴于此,个人觉得此次病毒变异对群体的威胁性(至少国内范围内)并不大,口罩+疫苗+变异疫苗研发基本可以解决目前困境,但真正让人担心的反而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的“躲避病毒”,疫情拖的时间越长对全世界人民就越是不利。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药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