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器械 编辑:林楚恒 加强医院特勤队伍、引入人脸识别,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及时处置违规 1 药代看病需提前向纪委备案 日前,据公众号“医药代表大学”消息,浙江某地医院向医药代表发出通知:药械代表不得在医院诊疗区域从事药械营销活
来源:赛柏蓝器械
编辑:林楚恒
加强医院特勤队伍、引入人脸识别,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及时处置违规
1
药代看病需提前向纪委备案
日前,据公众号“医药代表大学”消息,浙江某地医院向医药代表发出通知:药械代表不得在医院诊疗区域从事药械营销活动。如因医药代表身体不适需要就诊的,应向医院纪检监察室备案。

据药斯拉分享,金华xx制药的代表曾在家中被带走调查,被带走原因为其频繁出入科室,这位医药代表是一名地区经理,手机里有许多利益相关资料,以及客户转账记录。
业内人士提供消息,广州某肿瘤医院曾进行过专项突击,多位医药代表被医院保卫处带走接受调查,人数多达十几个。事发后该医院发布公告,明确工作时间禁止任何代表到科室。严重违规者将受到停用相应公司产品,违规的医药代表将上报保卫科严处。
最近,一份“疑似医药器械代表识别要领”在医药圈内被议论,内容为在医院内怎样识别医药代表,内容如下:
背包;说普通话或外地方;对医院环境熟悉;进入诊区、病区后左顾右盼;对医生或目标人毕恭毕敬;一人进出多个科室;空手进入诊室,出来也没处方;个别人拿本空白病历;进入诊室关门;当有病人(他人)进入时,马上出来在诊室(办公室)外等候;在上午10点后出现,还有的耐心等到下班后。
为整治医药代表“满院飞”,四川曾发布相关规定,禁止药械销售代表进入医疗服务区域从事商业推广活动,医院保卫部将发挥医院安保监控系统作用,引入人脸识别智能系统,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及时处置违规行为。
对违规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限制采购、限制支付、终止合作等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据了解,医院特勤主要负责安保工作,职责的之一即认真观察进出人员,并盘查可疑人员,防止闲杂人员进入。
2
新技术监控药代
四川某知名大三甲医院对医药经营企业曾正式发出通知,未在特定时间不允许医药代表出现在医院。
该医院的通知指出:凡在我院开展从业活动的医药代表务必登记,药品经营企业备案医药代表不得超过2人,每个品种备案医药代表不得超过1人;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案者不得在院开展相关从业活动,后果自负。
违规后会有哪些后果?已有前车之鉴。
四川省人民医院官网发布《关于对违规供应商处理意见的通告》,一批医械(医药)代表、供应商及其法人、涉案高管被列入黑名单,永久禁止参与医院采购。
通告指出,根据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书》要求和医院相关规定以及医院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相关条款,经医院研究决定,对“围猎”医院工作人员、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公司或相关人员关联公司作出处理。
终止合作、钱款延后。根据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约定,立即停止与违规公司合作。还有未支付货款的,延期两年支付。进黑名单、永久禁止。将违规公司纳入医院采购“黑名单”,永久禁止其参与医院采购。
违规公司法定代表人、涉案高管等列入“黑名单”,禁止其相关联的公司参与医院采购。一旦发现“黑名单”上人员挂靠其他公司参与医院采购,立即停止与挂靠公司合作、停止付款,并将该挂靠公司纳入“黑名单”。
对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2次以上违反规定的记入医药企业诚信档案。
若有利用医药、器械等代表身份参与产品销售、药品统方、商业贿赂、违规捐赠、误导用药、歪曲疗效、隐匿不良信息等与其工作无关的行为,查到后将惩罚。
以上一系列政策管控,其实都是对医药代表行业健康发展的呼唤。
医药代表这个1989年才从海外引进中国的职业,几经沉浮。进入我国的第一批医药代表地位高、受尊重、收入高、医学背景良好。学术推广、技术咨询才是医药代表最根本的责任。
在此之下,积极转型是关键,药械4+7在行业产生的影响蝴蝶效应很大,使大量的企业认识到传统模式必须转型,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也会促使企业推广模式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药代积极转型。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