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医院 >
  5. 正文

超级平台型医院院长刘卫东的管理经

刘卫东向《看医界》描绘了SIMC的发展轨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打造3个学科群和20个专病治疗中心;并将SIMC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一流大学的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快速发展的SIMC迎来新院长



刘卫东向《看医界》描绘了SIMC的发展轨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打造3个学科群和20个专病治疗中心;并将SIMC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一流大学的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快速发展的SIMC迎来新院长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海外医疗受到了影响。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成为了不少患者在国内的选择。下一步我们还会建立20个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高端医疗服务。”1月18日下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来自国内外国际医疗、生物医学、养老康复等产业的10家战略合作单位举行集中签约仪式。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刘卫东表示,此次战略合作范围涉及国际医疗、高端养老社区,以及三家临床与研究的机构与公司,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未来的建设目标,将对标国际化、平台化、专业化和智能化。


作为上海乃至国家医改的一块试验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下简称SIMC)自开业以来一直颇受业界关注,2020年SIMC更是迎来一位业界知名的医院管理者——现代医院管理专家、神经外科专家刘卫东教授,出任该院院长。


刘卫东院长将会如何管理运行SIMC这艘医改试点航母?《看医界》一行走进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SIMC,独家对话刘卫东院长,一探后疫情时代SIMC的新发展蓝图。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毗邻迪斯尼乐园、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距离浦东国际机场仅17公里,距陆家嘴金融贸易区15公里,SIMC的区位优势令人艳羡,更是赢得了一系列重磅政策的支持。



根据2018年上海市出台的“健康服务业50条”,明确强化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临床前沿尖端技术服务、高端医疗服务、先进适宜技术服务等向园区集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发展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特色化的社会办综合性医疗中心。


2018年12月,SIMC成为沪上首批高水平社会办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也是浦东唯一一家参与叠加式医保试点混合制医疗改革的高端医院。


2020年8月,SIMC成为上海市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之一。


据介绍,作为具有三级医院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达500张的SIMC近年来也迎来了不错的发展,从2014年开业运营至今,病人越来愈多,营收快速增长,2020年已经近4.5亿元。


“在医院的发展史上,SIMC算是一个奇迹了,明年我们把增长率定在30%”刘卫东向《看医界》描绘了SIMC的发展轨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在原有的“平台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上增加“智能化”要求,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打造精细化管理的智慧型医院;完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打造3个学科群和20个专病治疗中心;并将SIMC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一流大学的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


超级平台型医院建设再升级!


在2020年10月24日《看医界》举办的2020上海医交会暨第三届中国共享医疗大会上,大会副主席刘卫东院长分享了医院平台化趋势及医生集团合作模式,颇受与会者关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是一所典型的超级“平台型医院”。


刘卫东在2020上海医交会暨第三届中国共享医疗大会上分享演讲


据了解,作为原上海市卫计委指定的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单位,SIMC与包括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长征医院等在内的上海10大三甲医院达成多点执业合作协议。目前先后已有2000多位专家来SIMC多点执业,500余位专家长期在该院开展门诊和手术。


在现有基础上,一手打造了国内首个公立共享医院平台,并精于现代医院管理的刘卫东将如何进一步打造这家大型平台型医院?


首先就是做好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据刘卫东介绍,之所以给医院添加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求进一步实现医院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如何实现医院管理的智能化?一句话总结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以医院的非核心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为例,院长应该专注于医疗、教学、科研、市场与服务在内的医院核心业务,而总务、信息、设备、安全等非核心的业务应该社会化,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做。刘卫东更是强调,这对于专家型院长更为重要。


同时,要维护管理好现有专家资源。“我们不但要服务好来执业的专家,还要管理好专家”,刘卫东介绍,来SIMC执业的专家医院会配置秘书和助理,方便专家和患者直接沟通;并要求专家要和患者至少和患者沟通20分钟,确保服务质量;要把ICU、麻醉、急救等基础打好,确保能够支撑配合好专家。


“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科都有代表人”刘卫东介绍,SIMC目前已经有包括上海交大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首届“上海区域名医”,上海市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曲晓璐等7名专家的加盟,自有专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其次是构建平台型医院。在总结了过往经验后刘卫东分析,多点执业、引入医生团队都属于轻资产合作,但项目合作是一种双方都要投入的重资产模式。


前后本质差别在于,后者和医院的关系更为稳定,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更具推动作用。


打造3个学科群和20个特色专病


刘卫东介绍,未来,SIMC要打造3个学科群和20个专病。


一个是肿瘤学科群。


一般而言,肿瘤科的正常运行需要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内科、外科、护理、信息等部门的支持合作。目前在国内,公立医院的肿瘤综合诊治能力较弱,而在国际上,多学科协作(MDT)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


“在国内,现在肿瘤患者看病很困难。”刘卫东说,患者要接受不同医生的不同治疗意见,有让患者开刀的、化疗的、介入治疗的、放疗的,很多医生都想治疗第一手患者,而多学科可以决定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民营医院的优势就是,患者住院期间拥有专属病房,患者不用在不同科室奔波找医生,取而代之的是会有不同医生主持患者治疗过程,让其获得尽可能优质的治疗服务。


据介绍,SIMC现在已设有肿瘤中心,由沪上著名肿瘤专家丁罡担任主任。在多学科的建设思路下,SIMC肿瘤中心团队的10名医生的专业各不相同,包括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内科医生、介入科医生、中医医生、重症科医生、临床研究医生、医生助理和康复师营养师等等。


SIMC的肿瘤中心得到了患者和政府的认可:2020年肿瘤中心的床位使用率超过90%以上,并成为了上海卫生服务品牌,刘卫东表示,下一步会将肿瘤学科做强做大。


除了肿瘤学科群,刘卫东还要打造神经外科、小儿脑肿瘤学科群,并且也要实施MDT的管理模式。“设备已经都购入了,马上就投入建设。”


“专病建设能让患者非常清晰地明白SIMC到底可以看哪些病”,刘卫东介绍,未来SIMC要规划乳糜、血透、产房抗衰老治疗等20个专病,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竞争;要瞄准国际上或者国内顶级水平的专家领衔打造专病,才能符合SIMC的国际化定位。


据刘卫东介绍,在他入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几个月以来,在人才引进方面动作不小,目前已经全职引进了五六位专家,包括中医、病理儿科肾内科等。


“学科建设要上去,必须要医教研结合”


“学科建设要上去,必须要医教研结合,要将SIMC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一流大学的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刘卫东说,在教学上,目前已经在和国外的大学合作,并努力成为教学医院,未来希望把美国或者日本对医生的培养体系引进。


在“研”上SIMC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大股东之一是张江集团。医院位于由张江集团控股,有“中国药谷”、“上海硅谷”称号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中的三大园区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内。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占地11.88平方公里,是由国家卫生部支持,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推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医学新概念科技园区。


对医院来说,园区已经吸引了一批高校入驻: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人才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另外,SIMC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已经在2019年10月获得资格认定证书,肿瘤科专业通过认证;机构下设GCP办公室、GCP药房、GCP档案室及肿瘤科、放射治疗、普通外科、泌尿外科4个备案专业。


据介绍,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将带动和提升医院临床科研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学救治。


探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项目,打造国际医疗合作平台


在“健康中国规划”和全球医疗旅游产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的背景下,SIMC更将眼光投向了国际——探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项目,打造国际医疗合作平台。


上个月,刘卫东一行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考察学习,这是SIMC成为上海市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后的一次主动探索,旨在主动对接与服务国际旅游度假区,培育医疗旅游服务产品。


双十一当日,在刘卫东在SIMC的国际医疗部主持了一场远程会诊,在会诊的屏幕上,来自日本群马大学的两名专家对88岁的上海患者进行了会诊,这是SIMC国际医疗部成立第29天后迎来的首个海外远程会诊病例。接着,SIMC又连线大洋彼岸,中美肿瘤专家又为一例难治性乳腺瘤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刘卫东在国际医疗部主持远程会诊


据介绍,国际医疗部成立能够为外籍人士及家属打造全科加专科的医疗与保健服务平台;并为在上海的外籍患者及家属以及购买了各种国际商业保险的中国高端客户提供快捷服务,让外籍患者在母语环境下得到专科团队的服务。


此外,医院目前已与世界顶级医生团队、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大阪重离子质子医疗中心、南东北医疗集团、德国霁达康复、澳洲莫朗护理、美国LA FACE眼科中心、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睡眠诊疗中心、英国伦敦诊所等共同合作,能够通过海外医院远程会诊、国际转诊咨询服务等,协助患者对接权威的国外医疗机构。(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