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1 华润医药成博雅生物最大股东 7月15日晚间,博雅生物发布公告宣布,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 69,331,978 股股份(占博雅生物总股本的16%)转让给华润医药控股,并已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1
华润医药成博雅生物最大股东
7月15日晚间,博雅生物发布公告宣布,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 69,331,978 股股份(占博雅生物总股本的16%)转让给华润医药控股,并已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不足10日之前,华润医药才发布通知称,已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发出的批复函件,国资委原则同意华润医药通过受让高特佳所持博雅生物69,331,978股非限售流通股股份、表决权委托,以及拟认购目标公司的股份等方式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权的整体方案。

博雅生物通过公告表示,在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表决权委托随即发生法律效力,华润医药控股将持有其 69,331,978 股股票,并合计拥有其126,381,618 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 29.17%)的表决权,为博雅生物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高特佳集团将不再是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博雅生物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根据华润医药控股与高特佳集团的股份转让协议,高特佳集团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博雅生物69,331,978 股无限售流通股以 33.33 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华润医药控股,转让总价为 2,310,834,826.74 元。
也就是说,华润医药以23亿的价格获得了中国血制品龙头博雅生物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早前,华润医药就流露过切入血液制品领域的倾向——早在2018年6月,华润医药就曾与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商杰特贝林洽谈过战略合作。
有分析指出,血液制品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和治疗上,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且血液制品领域有一定准入门槛且集中度较高,有着这一细分领域独特的优势。
华润医药在其官网表示,此次收购博雅生物的部分股权是华润医药进入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一步,华润医药有望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及规模优势,将血液制品相关业务打造成为强劲的集团业绩增长极。
在去年的财报中,华润医药也指出,其近年来持续加速推进原创生物药、改良型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的投资和多点布局,血液制品领域兼具增长潜力与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广阔,是其近年来重点关注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投资博雅生物,华润医药将实现在血液制品这一空白领域的突破性布局,并进一步加快生物药业务板块的发展。
2
收购持续聚焦细分行业龙头
在外延并购领域,华润医药可以说是动作频频,目前华润医药旗下有华润医药商业、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华润江中、东阿阿胶、华润紫竹、华润生物、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等企业。
无论是近期的江中集团,还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可以说都是其细分领域毋庸置喙的头部企业。
博雅生物也是如此。
近年来,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之间频繁兼并、收购,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天坛生物、 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为行业龙头的局面。
数据显示,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和泰邦生物四家企业的采浆量全国占比超过 50%。
从博雅生物2021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其也有着不错的营收表现——今年第一季度,其实现营业总收入 6.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8%;实现营业利润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6%。
在去年的年度报告中,博雅生物表示,其是国内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凝血因子等8个品种22个规格的产品。
2020年,博雅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25亿多,较上年同期下降8.98%;实现营业利润 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53%。
除血液制品外,博雅生物还拓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骨科、肠道、高端抗感染药物业务。
如天安药业的糖尿病用药业务、新百药业的生化类用药业务、博雅欣和的化学药业务以及复大医药经销业务。
再来看一下华润医药的产品布局——华润医药的产品包括化学药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物药、中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营养保健品,覆盖心脑血管、消化道、内分泌、呼吸科、骨科、血液科、抗肿瘤、医学营养、肠胃科、儿科、泌尿及生殖系统、感冒止咳、抗感染、皮肤科、治疗性输液等。
年报显示,2020年,华润医药全年共生产超过560种产品,其中近300种产品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131个产品在基药目录内。
2020年,华润医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04.23亿港币,年内利润53.24亿港币。
2020年,华润医药在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三个主要业务分部的收益占比分别为14.6%、82.0%以及3.2%,2019年的占比分别为15.0%、81.7%以及3.2%——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华润医药在医药分销上的收益占比有所提升,在制药业务上的收益占比有所下降。
在2020年的财报中,华润医药表示,自身具有强大的并购整合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并拥有良好的往绩记录。
去年,其以多种灵活方式积极推进高质量外延并购的实施,积极推动创新业务领域投资并购,拓展业务布局,丰富产品组合,并借助先进管理理念及经营模式对收购实体进行资源整合。
具体来看,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在持续构建处于不同阶段的生物药、创新药、中药、医药流通等目标的投资组合,目前已在体外诊断、肿瘤药等多个领域完成布局,并在研发、制药、分 销等方面与本集团实现了业务协同。
外延并购一直是华润医药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后续,其将加快外延并购的速度,继续加强创新药、生物药、疫苗、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投资并购力度,力争实现突破新领域。同时丰富投资手段,布局高成长、新技术领域。
在制药业务方面,整合行业优质资源,重点关注自我诊疗、生物药、创新药等领域,以及特色仿制药等具有独家品种或技术门槛较高、具备竞争力品种的企业目标;在医药分销与零售业务方面,重点关注在医疗、器械、 零售、新零售等业态,重点进行细分地位高的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及平台搭建。
相关分析认为,华润医药在通过这种收购战略以补足其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布局,此次无疑是华润医药收购战略之路的重要一步。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