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首例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成功运用于临床以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更新,对器械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手术过程中的细节、质量控制更是日益严格。时至今日,除了手术的瞬时开通之外,临床上也愈加关注患者的真实获益情况,这也是目前“PSP”原则受到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器械
自1977年首例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成功运用于临床以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更新,对器械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手术过程中的细节、质量控制更是日益严格。时至今日,除了手术的瞬时开通之外,临床上也愈加关注患者的真实获益情况,这也是目前“PSP”原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原因。
PSP是规范优化植入技术的重要原则,包括充分预扩张(Prepare the lesion)、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Size appropriately)及充分后扩张(Post-dilate)。PSP不仅是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治疗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目前的主流产品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也是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原则强调了在植入支架前后进行病变制备和优化支架植入结果的必要性,也同时体现了冠脉介入预扩、后扩球囊在PCI术中更重要的意义。
回顾冠脉介入治疗的历史,不难发现球囊在其中的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单纯球囊时代,作为“主角”的球囊,能通过并扩张简单病变,为非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提供了可能;到进入裸支架时代,球囊的治疗功能逐渐降低,沦为为支架植入提供通道的“配角”;再到如今医生们将关注点更多放在患者是否能够得到真实获益的“PSP时代”,球囊的角色又得到了重新的定位和升级,我们该如何定义它呢?
01
病变预处理(Prepare the lesion)中的球囊
充分预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支架贴壁不良和支架膨胀不全的发生,更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好的开端才能带来好的结果,充分的做好病变准备,是保障患者良好获益的基石。使用一个好的预扩球囊正是这个步骤的关键,球囊的高效推送性、良好通过性和回抱性是衡量这个器械的关键因素。
02
支架后扩张(Post-dilate)中的球囊
后扩张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尤为重要,DES的支架壁与血管壁贴合不良时,将导致急性血栓的形成,很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药物释放不到血管壁也会提高支架内再狭窄风险,达不到DES应有的效果。那么选择合适的非顺应性球囊,用较高的压力对支架进行扩张,可以达到使支架充分扩张、充分贴壁,更好地顺应血管轮廓的效果、获得最佳的影像学和功能学即刻结果,同时还可以减少远期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风险及再次介入放入潜在困难,从而更好地获得良好预后效果。
总的来说,PSP时代,充分的病变准备和良好的后扩张成为真正的“网红”,同时,锚定球囊技术、拘禁球囊技术、POT技术等日益成熟和传播。球囊除了作为血管开通工具之外的功能被逐渐开发,它从小小配角升级为核心“大C”的日子指日可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力股吧,抓住了真正的“潜力股”,就抓住了这个时代!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咨询
打造「名医名科名院」院长班开课了
医保控费住院患者骤减,住院转门诊自费患者不接受,医院现金流吃紧,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医院收入少、生存难、留不住人才、创收难! 医保资金广覆盖、低保障,单病种限价,医保严控费,拒付、少付是常态,特别到年底医院拿不到部分医保资金,医生处罚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IwODc3MQ==&mid=2650717959&idx=7&sn=b50a9beff7a6e53f4c26fbdeb9b24489&chksm=873b052bb04c8c3d11c2c5ca4c800335b89811dc668ccd6221fa4da3e30492453a7b0684b0b3#rd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