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市区的社区门诊将成为满足老百姓新增医疗需求的主力军。 9月10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2020年-2035年)》明确,将严格控增量、疏存量,分级分类分区统筹规划全市医疗资源配置。 规划提出,全市分级分类有序推进资源疏解和空间布局
未来市区的社区门诊将成为满足老百姓新增医疗需求的主力军。
9月10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2020年-2035年)》明确,将严格控增量、疏存量,分级分类分区统筹规划全市医疗资源配置。
规划提出,全市分级分类有序推进资源疏解和空间布局优化。东城区、西城区禁止新设医院,而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五环路以内,除中外合资医院以外,禁止新设三级医院。
按照北京市的统一规划,有关部门将有序推进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和部分央属医疗机构,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南部、西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等市内资源薄弱地区疏解。
这意味着,在专项规划的15年期间,北京市核心区不再建设大型医院。
未来,社区门诊将成为满足老百姓新增医疗需求的主力军。该规划同时明确,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乡镇,每增加5到10万人口,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地区按照“一村一室(站)”原则,补齐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短板,做到15分钟步行可到达基层医务室。
#门诊##医院##北京#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