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on 投稿邮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7月15日,君实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首个“新三板+H股+科创板”公司。在敲锣上市的当日,君实生物最高股价一度冲到220.40元/股,较其发行价55.5元/股涨幅超290%。截至当日收盘,君实生物涨幅收窄至17
文/haon
投稿邮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7月15日,君实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首个“新三板+H股+科创板”公司。在敲锣上市的当日,君实生物最高股价一度冲到220.40元/股,较其发行价55.5元/股涨幅超290%。截至当日收盘,君实生物涨幅收窄至172.07%,报151元/股,公司市值达到1300亿元。
连续多年亏损、2019年营收仅7.7亿元的君实生物,一登“科”便突破千亿市值,被许多投资者称为“天价涨幅”。
随后几日,君实生物(688180)一路走低,至今短短4个交易日,股价下跌至111.65元/股,较上市当日最高股价几乎腰斩,市值跌落千亿俱乐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创板热闹的这几日,港股君实生物(01877.HK)同样迎来高位调整,7月15—20日,港股君实生物(01877.HK)股价较7月14日收盘62.85港元/股,跌幅已达22.6%。
踩准资本风口,吸睛的“吸金王”
融资厉害,烧钱也厉害
在科创版上市当日,君实生物(688180)全天涨幅172%,市值一举突破千亿大关。火爆的情况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很疯狂”。
首日高开后,股价已经一路下跌至今111.65元/股,较上市当日220.40元/股的最高股价下滑近50%,市值跌落千亿俱乐部。港股君实生物(01877.HK)近几日跌幅也达到22.6%。
对此,有投资者表示,下跌的原因主要在于君实生物融资厉害,烧钱也厉害,其能否撑起千亿市值引发争议。
资料显示,自2013年以来,君实生物连续多年亏损。2013年至2019年,君实生物分别亏损0.01亿元、0.23亿元、0.58亿元、1.35亿元 、3.17亿元、7.23亿元和7.47亿元。7年累计亏损超19亿元。
而在此期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持续为负数,分别为-0.02亿元、-0.22亿元、-0.82亿元、-1.85亿元、-3.11亿元、-5.17亿元和-11.79亿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君实生物全年营收翻26倍,但主要得益于其目前唯一上市的商业化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拓益于2018年底获NMPA有条件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2019年2月,拓益开始上市销售。拓益2019年为君实生物带来的7.75亿元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9.999%。
作为君实生物目前唯一内生造血的产品,拓益的发展前景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审批注册了6款PD-1产品,其中2款来自跨国药企,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出品的纳武利尤单抗(简称:欧狄沃)和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简称:K药),4款来自国产厂商,分别为信达生物(1801.HK)出品的信迪利单抗(商品名:可瑞达)、恒瑞医药(600276)出品的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以及百济神州(6160.HK)出品的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此外,还有10余款处于临床或上市申请阶段。
从销售规模上来看,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抗,拓益目前在营收上相较于竞争产品并不具优势。资料显示,比拓益晚获批的信达生物2019年的营收为10.16亿元,恒瑞医药方虽没有公布艾瑞卡的单独营收,但业内估计其销售额过10亿元,艾瑞卡比拓益晚上市几个月。
从定价上看,拓益同样价格优势不明显,拓益定价为 7200 元/240 mg(支),尽管是国内外 PD-1 单抗类药物中价格最低的一款。然而整体上国产抗PD-1单抗产品PAP后年治疗费用相当。再加上由于竞品达伯舒2019年11月通过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价格从7838元(10ml:100mg/瓶)降为2843元,使得拓益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制图:Rainbow
而从适应症方面来看,目前拓益获批适应症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而国内 PD-1 真正的战场在国内发病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症上面(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拓益的市场空间较小。
然而尽管稍有落后,但面对兵家必争之地,君实生物在PD-1适应症拓展方面,正在发力追赶。
据Insight数据库2020年3月数据显示,君实生物的拓益有29个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分别为多个用药领域、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研究,其中有10项进入临床三期、6项在临床二期。
黑马潜力:抗肿瘤和抗新冠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
新浪医药直播第4课丨CHO细胞增强型上游工艺介绍
近几年医药行业政策不断推出,一致性评价、中国加入ICH、MAH落实、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等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速医疗改革;行业格局将加速重塑。在医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正步入规范的快车道。在“健康中国”上升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I5NzI4MA==&mid=2247508061&idx=3&sn=d12663f105c875f78f632e27977561f4&chksm=9bf41c72ac83956407e81b55d962082320efff8d8fd8954a75a305cbaad8db2663af6735cdc2#rd
本文来源:新浪医药 作者:haon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