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深度参与到医患互动中,将能获得新的思路 今年7月的一天,北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了一位老大爷。医生一检查,他的空腹血糖竟然高达33.2。 医生一问,才知道老人长期患有糖尿病,一直吃药控制。最近觉得身体好了点,就半个多月没吃药了。直到发现小便粘
药企深度参与到医患互动中,将能获得新的思路
今年7月的一天,北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了一位老大爷。医生一检查,他的空腹血糖竟然高达33.2。
医生一问,才知道老人长期患有糖尿病,一直吃药控制。最近觉得身体好了点,就半个多月没吃药了。直到发现小便粘稠,老人才想到来社区医院看看,差点酿成危险。
患者认为药物“没用”,自己已经好了;医生认为患者“不听话”,这是当下慢性病治疗中最大的困境。
与慢性病作斗争、打“持久战”,这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况且光是长期吃药,只能算达到治疗的及格线。想要更好的发挥药效,科学合理地用药才是决定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达到3亿人,随着治疗能力的提高,一些曾经的“绝症”如肿瘤等也在成为慢性病。慢性病群体并不缺药,但他们用药不规范。没有精确指导,往往就出现用药安全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改变迫在眉睫。
01 延长DoT 击退慢性病
业内公认的出路是:对慢病做好全流程管理。
11月3日-4日,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在武汉召开。在创新医患服务专场,腾讯公布全场景患者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与医药企业生态伙伴协同,助推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腾讯健康副总裁张猛致辞
该方案中,DoT管理是重中之重。
DoT,即药物治疗持续时间,核心是要延长患者的治疗获益。很多慢病患者觉得吃药起效慢;还有一些常常自行停药,或害怕副作用不敢吃药;还有少部分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持续吃药。总之,中国的药物DoT普遍不足。
钱的问题上,患者援助、商业保险等能一定程度解决。但让患者自身建立起长期用药的信心却不简单,必须让患者意识到:管理自身疾病的重要性。
患者在确诊开始用药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触达患者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陈纪言表示:患者对疾病风险知晓率及管理率低,慢性病存在“信息孤岛”,这是影响院外诊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腾讯全场景患者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的发布,正是从实际出发,联动线上(院外)+线下(院内),串联患者和医生、患者和企业等各方互动,对以上三项关键因素进行落实。

腾讯智慧医药SaaS解决方案
患者到院就诊时,医生对患者进行会诊,并帮助患者学习使用线上小程序。院内诊疗结束后,患者在家可通过腾讯云医平台进行后续沟通。在医助的帮助下,一个医生可以管理上千患者。
医生还可以将患者纳入到细分管理计划中,并根据需要发送患者教育内容,帮助患者对病情和药物建立科学的认知,以便之后的治疗管理与服务。
这种全场景的患者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孤岛”带来的难题。
02 建立良性供需关系 重塑医药企业
如果只把患者带进来,医疗的过程只完成了一半。毕竟再好的DoT,也需要有疗效好的药物。
腾讯健康副总裁张猛表示:“腾讯希望做好连接者和助手的角色。”在DoT管理上,腾讯希望帮助企业解决目标人群持续触达和服务优化的难题,最终在多方间建立起良性的供需关系。
良性供需关系,正是医药企业的顺风车。
“集采”之后,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正在快速变化。利用科技为老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从单一销售环节向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延伸;同时靠服务吸引新的用户,将成为药企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腾讯在连接医患和运营上具备天然的产品优势。同时,在整合了小程序、企业微信、AI、大数据等产品矩阵和技术能力后,围绕DoT管理过程中医生、患者的体验进行多方位升级,不断提高医患双方对工具的满意度,建立持续、有效沟通。
张猛表示,希望借助腾讯智慧医药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更加人性化和接地气的方式,解决医生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患者在全诊疗周期提供更多帮助和关怀。同时,解决患者DoT不足也将为产业链企业带来业务增长,激励企业开发更多有价值的药品和服务,从而带动整个疾病防控体系的优化升级。
文 | 烟酰胺
运营 | 莫羽汐
#腾讯##医疗#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