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并就文件进行答记者问。 《规划》围绕“七有两保障”设定了22项指标,其中,在“病有所医”方面,要实现78.3岁的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年。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并就文件进行答记者问。
《规划》围绕“七有两保障”设定了22项指标,其中,在“病有所医”方面,要实现78.3岁的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年。
医疗护理发面,每1000人需要拥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数量,需要从2至3人,提高到3至4人。针对群众关心的医保问题,《规划》指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在2025年之前,高于现阶段的95%。
在“老有所养”方面,《规划》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新建城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两项内容提出了硬性指标。护理型床位占比需要从当前的38%,提高到55%。
除了具体指标,《规划》也在医疗服务发展的大方向上,做了重点说明。
包括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支持通过一院多区等方式,定向放大国家顶级优质医疗资源。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提高医疗服务便利性的同时,均衡发展优质医疗服务。
另外,《规划》也提及了医疗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重点提及了智慧医疗、支持健康医疗的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并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快推进数据深度挖掘和开放共享。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