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器械,将自动成为VIP读者,定期有福利喔~ 来源:赛柏蓝器械 图片:GE医疗中国 “新冠疫情防治思考下我们重新定义了中国市场新战略:全面国产——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器械
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器械,将自动成为VIP读者,定期有福利喔~
“新冠疫情防治思考下我们重新定义了中国市场新战略:全面国产——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 ——张轶昊
尽管在中国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张轶昊表示——“我们还可以更快。”
时间是2020年夏天,在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位置掌舵满一年的张轶昊刚刚从中国突发的新冠疫情战场走出,他对团队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的执行力和使命感倍感自豪。
一小时后,在北京总部,他将首次公开面对众多媒体,回答关于GE医疗中国下一站的关心与好奇。
走上媒体聚光灯前,关于疫情、中国战略、竞争与合作,以及跨国器械公司可能面临的“白银十年”等,赛柏蓝器械与张轶昊对话了GE医疗中国的这一年和下一年。
关于疫情
赛柏蓝器械:如何评价GE医疗中国在中国新冠疫情期间的反应和表现?
张轶昊:这次疫情是个试金石,测试了我们三个核心能力:执行力、领导力和使命感。
武汉宣布封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立刻行动,所有在湖北的员工分部建立微信群,所有的管理层都参与在每一个微信群里面保证即时沟通。
工厂从1月22号开始全天加班生产疫情急需的设备:无锡工厂生产超声、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北京工厂生产CT、X光,执行力和快速反应速度得到了保障。
历史上也是第一次,GE医疗全球供应链调动专机,开辟专用航线,每次运送一百吨的货物,在欧洲、美洲和中国之间协调运送医疗物资。
其次考验的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疫情之前我们的使命其实是全球使命,叫“关爱生命重要时刻”。在疫情中我们很快意识到,GE医疗中国的使命必须是: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
当春节、假期、疫情、多地交通受限、全国调配、全球调配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无论是我们陕西的一个零配件生产商,还是广州、江苏的供应商,或是国外某个企业,能够唤醒大家这种共商共度意识和重视程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强烈的使命感,就是真正把我们的时间视同数量化的生命。
我们一台CT可以一天扫描200到500个患者,如果CT早生产出来一天,早一天装机到疫情防控严峻的地区,10台设备一天就会多救治扫描2000到3000个患者。
这种真正考验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一个个关键瞬间,让我们重新定义了“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的中国使命。
我们有一个区域总经理,他说我在二十年里,从未像现在这么感觉到我们在中国的使命感,就是要支持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
事实上,之前我们也经历过很多,也做了很多,但这次和以往非常不同——挑战越大,收获和对我们的影响力越大。我们做了很多事,但同时收获了更多。
赛柏蓝器械:通过疫情有没有发现什么不足?
张轶昊:疫情之后我们定义的新战略叫“全面国产”,这是来自我们对疫情的反思:
一方面很多GE医疗的技术研发已经在北京、天津、无锡、上海落地了,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包括呼吸机、移动X光机等很多高端产品还没有引进到中国,而这些产品恰恰都是疫情中需求量很大的物资。
这些事情也更加让我们意识到,真正快速反应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在中国的扎根,在于中国生产、研发和团队销售服务的全面国产化,在最短时间,最有效和成本最低情况下,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所以在疫情期间,无锡基地90天内落地了最高端呼吸机R860生产线,现在已经在源源不断生产供应全球;北京影像基地也在100天内落地了移动X光机“小蜻蜓”生产线。
从我们提出方舱CT的概念,到第一台整机下线发货,中间只有两周时间,这依靠的是当地中国团队的研发能力,来自于国产化落地,也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要进一步把业务做得更靠近中国市场。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
关于中国战略
赛柏蓝器械:中短期战略的侧重点会否因此有些微调整?
张轶昊:在中国会继续深入推进全面国产、数字赋能和合作共赢三大战略。特别是疫情之后,我们会启动更多的国产项目——紧跟国家的号召,做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
前面提到,我们的移送X光机产线已经引入至北京基地,最高端的呼吸机R860也在无锡工厂量产,最高端的3T核磁进入天津工厂。今年下半年,GE全球最高端的CT也会引入中国,在北京工厂下线。
未来,全领域、全线产品都会加速在中国落地和生产。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GE医疗中国和总部的沟通顺畅,通过在中国市场发掘出来的需求反馈,从而推出更适合本地需求的产品,让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远销海外市场并反哺全球,支援国际抗疫,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好评,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价值。
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价值的Revolution Maxima 深度天眼CT,是由中国研发团队先行发现的市场需求,并组织力量研发,集结了GE全球研发资源而孕育的产品,最为核心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设计的自动定位技术,解决了定位摆位时间长、步骤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痛点,疫情期间有两台设备应用于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
随后,设备迅速迭代创新的“诺亚1号”一体式方舱CT检查室,具备隔室操作、远程一键遥控摆位等功能,更是惠益了全球其他国家疫情救治工作。
数字化方面会加大力度和投入,我们正在全速推动基于Edison数字医疗智能平台的生态体系建设,从智能医院、智能管理、智能设备三个层面推动互联网、AI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GE智能设备融合AI辅助工具的应用落地到临床。
精准医学院也正在研究把诊断药物、造影剂、分子诊断与影像结合,做AI的产品和突破,帮助临床做更多精准的定量分析。
(正在安装中的“诺亚1号”一体式方舱CT检查室)
赛柏蓝器械:GE医疗在中国成绩的内核是什么?
张轶昊:我们的成功和动力来源于两个最关键的地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投入和人才。
隔壁我们北京的亦庄工厂是1991年在一片荒草中建成的,最近第一万台C型臂刚刚从那里完成下线。在GE全世界供货的CT中,60%是我们亦庄工厂生产的,这是我们四十余年来对中国承诺与支持的一种体现。
其次是GE医疗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业务的驱动和推动,以及GE员工身上的韧劲和对所从事事业的骄傲与自豪。
我从上世纪在美国读书时就开始关注GE,从2006年回国一直关注GE医疗中国,这是我一生当中碰到的最挑战但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当我和员工聊天时,几乎每个GE人都流露自豪、骄傲,这些“GE baby”很多从一毕业就开始进入GE,他们对GE的发展倾注一生,我们也有很多培训项目培养他们成长,彼此成就。
GE是一家非常开放的公司,历史上诞生过若干诺贝尔奖得主,创造了医学成像领域多个“第一”,包括发明了全球第一代X光机、第一台商用CT机,并让全世界共享技术。
正视历史传承,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在市场上勇于竞争的底气所在,这种开放、合作、共享的历史传承不会改变。
关于政策调整
赛柏蓝器械:面对带量采购、医保资金收紧、更多扶持本土企业这些变化,如何适应调整?
张轶昊:器械集采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支持并参与到中国深度医改中。医改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获得更经济更好的医疗服务,最终惠及的医生、患者、和整个行业,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同时,我们对自己做的事情也很有信心,这些信心来自于——我们有一千多名研发工程师在中国,我们还有数字化工程师、AI工程师、大量的服务人员,我们在全球有最大的设备装机量,跟客户熟悉程度非常深。
我们的国产化和反应速度,最重要来自于整个公司对中国的承诺。从132年前进入中国开始,GE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却始终没有改变过承诺,在新医保、新医改这些国家政策方面,我们一定会跟得上这些发展。
如果说在中国有一个公司或者有公司能够跟得上中国的政策,能够跟得上中国的医保政策,我相信GE会是其中一个。
关于“黄金十年”
赛柏蓝器械:现阶段的核心挑战来自于哪里?
张轶昊:最核心的还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满足我们医院和医生在新基建发展下的需求,国家预防型公卫体系在基层范围的推广,在分级诊疗方面的推动。
我们跟国家政策紧密绑在一块,国家开始在这方面推动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包括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远程和5G发展、区块链等领域的建设。
数字化和5G时代到来,数字医疗需求量爆发,需要通过技术发展、人才培养、配套措施完善等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的升级和医疗效果的提升。
赛柏蓝器械:是否认为跨国器械公司正在遭遇国内企业“黄金十年“下“白银十年”的挑战?
张轶昊:我个人是很有信心,很乐观。这个黄金十年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医疗行业的黄金十年。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会开始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黄金十年,对此我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
如果说十年后我们的行业会发生什么,我看到的是,到时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中国企业——只有扎根在中国,以服务和关爱中国人民的使命为驱动的公司,那就是它的黄金十年。
未来几年,中国医疗总费用在GDP中占比大幅提高和老龄化加剧这两件事,是大概率事件,这给中国医疗行业带来一定变化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最更具增长前景的领域。
GE医疗中国会从重大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生态、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深度参与到这些变化和增长中,在可见的未来,不止是十年时间,我们认为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前景都会十分向好。
赛柏蓝器械:行业面来看,在中国所有的跨国器械公司共性的发展重点是?
张轶昊:我觉得就是落地中国,少说多做,找到中国的使命感,跟中国的医院、医生和病人紧紧绑在一起,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发展的本质。
同时还有合作共赢,关注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不单单是GE医疗的企业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景。但这绝非一家企业之力所能及,必须依靠集各家之所长,共同进步、并肩发展,凝聚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进而共同实现这个愿景。
对于生命健康,我们要看的不仅仅看的是治病的成本,而应该看到的是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疾病管理的整体支出,从预防、诊断、治疗、监护一揽子的费用,用精准医疗和早诊早诊能帮助降低整体疾病管理的总体支出。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品质化、个性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巨大。消费升级驱动下,这个群体更关注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与体验,支付能力更强,更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疾病管理,因此在高发重疾领域的早诊早治空间很大。即使医保控费,群众对于优质医疗的需求并不会减少,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创新的最大价值,最终惠于患者。
关于本土竞争与合作
赛柏蓝器械:是否会加速推进与国内企业形成更深度的合作?
张轶昊:我们非常愿意合作共赢,无论是国内的或国际企业,规模大型或小型,也无论是器械企业还是药企、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也包括供应链上下游的伙伴,我们都非常愿意开放合作。
在各方面我们都怀着非常公开和公平的态度,只要是在法律合规允许的情况下,因为GE一家之力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也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我们必须得跟大家一起去能够开展战略性的、深层的合作。
对于每一个合作,我们想到的是能够走得深入并实现战略互补。只要我们能够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只要把最后客户服务做好。下半年我们会陆续公布一系列合作项目。
关于GE医疗的“人设”
赛柏蓝器械:经过这一年调整,希望GE医疗的“人设”是什么?
张轶昊:这与我们的使命相关,我希望中国的患者和中国的医生会说——“GE医疗中国是一个有着国际视野的中国公司”。我们会有很长的路,这是值得探索的,虽然有挑战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为之努力。
4.未经授权删减转、截图转、用于商业用途、不按照要求标明来源和作者,一律追责与投诉到底。
中纪委:彻查医疗腐败,打击一批药代
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器械,将自动成为VIP读者,定期有福利喔~ 来源:赛柏蓝器械 整理:巧克力 所有医疗腐败案中,收受回扣频率最高 1 全国彻查耗材回扣 8月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点领域正风反腐观察 深挖彻查医疗腐败》称,坚决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IwODc3MQ==&mid=2650720763&idx=2&sn=f7f44aec3a0698ec830f97a3cab9641d&chksm=873b73d7b04cfac1bb0d74e8753e242d9e0fc091a36d11cf93ef679923adce207b27b3aab1e0#rd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赛柏蓝器械原创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