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2021年度策略报告| “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升级+进口替代”引领医药大时代

核心观点 回顾2020年 医药领跑全行业,医疗器械、CXO、疫苗、药店等表现靓丽。2020年,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年初以来,医药子行



核心观点

回顾2020年

医药领跑全行业,医疗器械、CXO、疫苗、药店等表现靓丽。2020年,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年初以来,医药子行业保持全线上涨,医疗器械、CXO、疫苗、药店等涨幅靠前。

持仓聚焦医药核心资产,估值中枢上移。从持仓来看,公募和外资抱团医药核心资产,持续强化医药行情,2020年Q2持仓占比一度高达17.2%、4%。申万医药板块中,其中股价翻倍的约为15%(54/352),其中有19只股票跑赢医药指数100pp。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年初估值约为35倍PE,截止10月底提升至47倍,目前(2020年10月底)相对大盘溢价率达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以上。

产业、政策、资本助力医药创新大时代。产业供需两端发力,促进规模扩容。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驱动长期增长;2019年医疗卫生支出GDP占比6.6%,未来有望持续上升;政策方面三医联动创新加速:医药加快药品审批;医保基金“腾笼换鸟”;医疗方面优化用药结构、鼓励民营办医。资本变革开通药械创新时代:医药生物企业明显受益科创板,极大丰富融资渠道。

展望2021年

1. 医药内循环:新升级和进口替代是核心主线。 创新带来三个升级:产品升级、消费升级、模式升级。
产品升级: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疫苗,创新检测
创新药&产业链迎来最好的“高光时刻”。在医保“腾笼换鸟”的大背景下,集采降价将成为过评仿制药的主旋律,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已经启动,预计明后年将可能迎来集采,随着DRGs付费落地,这将进一步倒逼药企加速转型创新。创新产业链CXO作为卖水人,CXO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创新药及转型创新:恒瑞医药、长春高新、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药业、博瑞医药、泽璟制药、康辰药业、冠昊生物、众生药业、科伦药业、亿帆医药、贝达药业、康弘药业、特宝生物、前沿生物、丽珠集团、健康元等。 产业链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昭衍新药、 药石科技、美迪西等;
重磅疫苗品种上市驱动行业快速扩容。我国一类苗批签发占比超过60%,提供基础免疫,但利润微薄。二类苗属于自费品种,重磅品种上市将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康希诺、康华生物、万泰生物、华北制药、沃森生物等;
创新检测:三条优质赛道,国内企业尽享红利。我国IVD领域维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和POCT增速均在20%以上,三大优质赛道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机会较大的细分领域。 创新检测: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金域医学、华大基因、润达医疗、万孚生物、贝瑞基因、艾德生物、凯普生物等。
消费升级:血制品,医疗服务,消费中药
在医保控费大背景下,国内医药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疫情后相关需求有望回暖,长期看好血制品(华兰生物、双林生物、卫光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医疗服务(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爱尔眼科等)、消费中药(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等)。

模式升级:零售药店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

零售药店(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分销商(上海医药、九州通、柳药股份等)积极探索DTP、O2O等新模式

消费升级和进口替代是医疗器械行业核心逻辑

一方面,随着全国卫生投入增长、老龄化加剧、分级诊疗推进,中国器械市场规模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当前大部分器械赛道国产化率较低,消费升级&进口替代有望推动国产器械迎来黄金十年。同时,以全国集采和各省试点相结合的耗材带量采购模式有望常态化进行,格局良好、国产化率低的耗材龙头有望以价换量加速进口替代。建议关注1)集采避风港领域:化学发光(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消费性器械(欧普康视、伟思医疗、鱼跃医疗)2)创新器械领域:TAVR(佰仁医疗)、外周介入(心脉医疗)、神经介入、电生理等;3)耗材集采品种:眼科(爱博医疗)内镜诊疗(南微医学)骨科(凯利泰、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肾科(健帆生物、三鑫医疗)心血管(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吻合器(天臣医疗)

2. 医药外循环:疫情相关物资出口、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分享全球市场

海外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出口疫情相关物资企业持续受益

疫情相关物资个股:华大基因、振德医疗、英科医疗、东方生物。

全球特色原料药产能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特色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仙琚制药、富祥股份。

制剂出口分享全球市场

制剂出口:海普瑞、健友股份、普利制药等。

2021年组合推荐

稳健组合:药明康德(603259)、迈瑞医疗(300760)、康泰生物(300601)、通策医疗(600763)、恒瑞医药(600276)、长春高新(000661)、凯莱英(002821)、大参林(603233)、华兰生物(002007)、健帆生物(300529)。

弹性组合:我武生物(300357)、康辰药业(603590)、美年健康(002044)、双林生物(000403)、智飞生物(300122)、金域医学(603882)、一心堂(002727)、凯利泰(300326)、康龙化成(300759) 、药石科技(300725)。

科创板组合:博瑞医药(688166)、南微医学(688029)、美迪西(688202)、伟思医疗(688580)、天臣医疗(688013)。

风险提示: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回复关键词【2021年度策略】,获完整版PDF。




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西南医药杜向阳团队

团队成员

 

杜向阳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中国科学院博士生,理学硕士,6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目前实现全行业覆盖,此前主要覆盖部分创新药及产业链、生物制品、医药流通等。曾就职于兴业证券、光大证券、国联证券,曾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得多项荣誉;新财富:2019、2017、2016年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行业第1名、第1名、第6名;水晶球:2019、2018、2017年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行业第1名、第1名、第5名。


 

陈   进

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南京大学药学硕士,曾从事3年新药研发工作,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作为西南医药团队多年核心成员,2019、2017、2016年分别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4、第4、第5名。对创新药及产业链研究深入细致,善于跟踪把握国内重磅品种审评审批进展。重点覆盖化药和中药板块。

 

张   熙

张熙: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复旦大学药学硕士,具有实业和券商5年经验。曾在美敦力、长江证券、平安证券工作,对于创新药上市公司、药品流通领域公司具有深入研究。现已加入西南证券,主要研究创新药、药店和分销等板块。


 

马云涛

马云涛: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4年医药行业经验,曾就职于东北证券、西部证券,拥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和资源,研究深入细致,现已加入西南证券,目前重点跟踪医药外包服务、生物药等板块。

 

周章庆

周章庆: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硕,有2年二级市场医药投资经历,对医药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准确的分析视角。现已加入西南证券,主要覆盖医药器械等板块。

我知道你在看


本文来源:新康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