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半个月内,3个生物药企被收购

最近半个月内,有多家知名药企被爆收购生物药企: ✦南新制药27亿元收购兴盟苏州 日前,以仿制药起家的南新制药以27亿收购星盟苏州100%的股权。据了解,星盟苏州是一家以创新驱动的集生物药研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吉利德11.5亿欧元现金收购药企MYR-G


 

 

最近半个月内,有多家知名药企被爆收购生物药企:

 

南新制药27亿元收购兴盟苏州

日前,以仿制药起家的南新制药以27亿收购星盟苏州100%的股权。据了解,星盟苏州是一家以创新驱动的集生物药研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吉利德11.5亿欧元现金收购药企MYR-GmbH

12月10日,吉利德科学(GILD.US)宣布将以11.5亿欧元现金收购德国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MYR-GmbH。此外,若未来MYR-GmbH的肝炎药物hepcludex获得FDA的批准,吉利德科学将额外支付高达3亿欧元的里程碑式付款。

 

格林格殷格翰14.3亿美元收购NBE-Therapeutics

12月10日,格林格殷格翰宣布以14.3亿美元收购瑞士创新药研发公司NBE-Therapeutics,此次收购的核心在于,NBE-Therapeutics独特的ADC技术平台及相关管线。据了解,NBE Therapeutics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瑞士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新一代ADC药物。

 

据业内专家分析,这3家药企收购生物药企,很大程度是看中了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想要快速进入生物药领域,构建化学药与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布局。

 

生物制药领域迎来爆发期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干细胞和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细胞治疗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药产业的发展。

 

据相关统计,全球研制中的生物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已进入临床试验。世界药物销售额前三十名中有三分之一是生物药物,此外,全球免疫类药物总销售额的79%、肿瘤类药物销售总额的35%都是生物药物

 

生物药物品种数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纪世界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另外,近年来,受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正在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从2014年到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9%,远高于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据预测,到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69亿元

 

另外,2020年以来,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从国家到地方,纷纷给予生物医药产业极大的发展支持。

 

国家层面上:不断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开放度高的区域,扶持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各地政府:逐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如泰州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等。

 

另外,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例如,无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政策明确表示,到2022年,无锡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将达1500家,产业规模2000亿元,建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相信随着国家到地方政府的加大支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不断提速,在未来5-10年内迎来发展的大爆发。

 

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的瓶颈

目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底子薄、投入少、顶尖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

 

据了解,国内多数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源于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弱和产业化能力差等因素。

 

未来,生物制药企业要想获得发展突破,首先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另外,从新药申报、创新模式、研发生产、新药上市、资本投入和企业战略等方面,生物医药将可能会出现下面六大发展趋势:

1、新药申报将由重审批转向重监管;

2、创新模式将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3、研发生产将由工业化转向数字化;

4、新药上市将由零星突破转向密集上市;

5、资本投入将由热点追逐转向理性多元;

6、企业战略将由专业基金转向整合并购。

本文来源:医药代表 作者:付沛瑶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