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医药职场现形记(13)

该文由MRCLUB网友“小李”原创投稿,行走于医药江湖,小伙伴们应该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说不定会有某一幕让你感觉似曾相似~ -  -  -  -  -  -  -  -  -  -  -  -  ▶ 以下为第十三篇详细内容,阅读全文约5分钟 职场现形记(13)         文/小李        

该文由MRCLUB网友“小李”原创投稿,行走于医药江湖,小伙伴们应该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说不定会有某一幕让你感觉似曾相似~

 

职场现形记(13)

        文/小李        

 

贡献哥

X城人事大变动,两个主管一起离职,岗位突然就空出来了,在贡献哥空降X城之前,小刘强烈建议大区从代表晋升一个主管上来,一是稳定团队,空岗两个,如果全部是空降兵,一点机会都不留给下面的人,团队的心会全部凉完,而且两个主管都是新面孔,团队的适应估计也要很长时间,主管变动带来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一定要稳住一线团队,实在实在看不上,哪怕只是走一个晋升的过场也行,再者说,团队内部不乏优秀的代表,这几年也一直做为公司储备主管进行培养,如果连他们都没有机会往上走,新人会怎么想:这个公司没有希望的,一点机会都不给一线,储备主管的培养也是徒有其名。以后如何留住优秀的人才;二是稳定客户,新主管对区域不熟悉,如果在交接时没处理好客户关系,可能会迅速失去客户,因为市场竞争非常惨烈!没有时间留给新主管过渡,如果给老代表一些机会,至少在客户的过渡上,是相对平稳的,哪怕给他几个月的考核期也行。

已经说到这份上,大区仍然不予采纳,毕竟小刘已经是要走的人,他的意见再准确、再中肯,他也听不进去了,大区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派自己的心腹过来,否则局面控制不住,心腹远在几千里之外,根本不是做医药销售的,不过他不在乎,自己人就行,不就是做销售嘛,不就是管理人嘛,很简单。

贡献哥交接时,小刘依然重复了他的观点,另一个空岗建议从原有代表中选拔,贡献哥果然和大区穿一条裤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小刘的建议,但他确实不懂药,也担心出问题,所以另一个岗位他决定社会招聘。

小刘很失望,尽力了,但没有办法,他有愧于过去的几个兄弟,觉得没把团队扶上最后一程,担心新主管给他们小鞋,但确实没办法了。人走茶凉。

贡献哥不仅不懂药,还不懂W司,不知道内部流程正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阻力,新年指标增长30%,费用砍掉30%,而且销量只算目标门店,连锁不可能这么跟你签费用啊,要签肯定全系统签,哪可能给你选择门店投放?于是费用还要分一部分给不算团队销量的非目标门店,在客户要求你去非目标门店做活动的时候,你还不能拒绝!光要马儿跑,还要马儿不吃草,而且还是白跑,怎么办呢?

“非目标的销量就当给公司做贡献吧!”贡献哥觉悟很高。

“那也不能光做贡献不算销量啊,讲白一点,不算我的销量,还要我经常去维护,谁会有这个驱动力呢?目前指标已经非常高了,能否跟公司沟通一下,比如增加目标店或者追加点投资?”代表很委屈。

“那没办法啊,公司的要求就是这样啊,我的指标也完不成啊。”贡献哥双手一摊,自己也蛮委屈,得了,他只负责上传下达,根本不懂为团队减负,也不会为区域争取资源,要这样的主管有啥用?

三个月后,X城业绩暴跌50%,团队人心涣散,指标永远完不成,那干脆就磨洋工,每天机械地打卡,拿底薪过活,这样的团队,已经毫无战斗力可言,贡献哥也只能黯然离场。

小路

采购需要技术含量吗?我想应该是需要的,而且非常需要,品类管理、利润管理、库存周转、成本核算,每一条都离不开对内对外的诸多沟通,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采购却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只需掌握一点:最低的折扣、最高的费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任你方案再说,只需要点头YES摇头NO。

风声鹤唳的2020年,连锁已经加快、加大、加深对上下游的收割,一家年营业额不到一个亿的连锁新品费敢开价8000,一家非百强连锁的单品战略费用敢收8万块,用厂家的话来说:连厕纸都需要厂家提供,逢年过节除了清明不收费,每个节日都收割一遍,部分连锁甚至连采购的差旅费都要找厂家“赞助报销”,闻所未闻、让人发指。

有幸聆听过几个“知名”连锁采购的课程,里面几个采购洋洋自得提到:上游的成本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往死里压就行了。

小路想必是听过这个课程的,我想她应该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因为把厂家压榨到不敢再和这个连锁合作,没有双赢、共赢,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必须要赢,越投诉蹦得越高,投诉一次给厂家一次小鞋,某种程度上,连锁允许并纵容了这个现象,放一个这样的“门神”和供应商对话,是连锁之幸还是不幸?我想应该是不幸的吧。

不过小路还是不满足于她的收入,进货要钱、新品要钱、调价要钱,公司一份,她一份,对公司对自己都有交代,同时朋友圈卖起了各种干货杂货水果生鲜,厂家给她的费用变成货款转移到这些合作的上游账户中,一箭三雕,美哉美哉。

最后的最后呢?消费者的需求一定是物美价廉,那些被高费用反噬的品牌去哪儿了?那些执着于高费用高毛利的连锁去哪儿了?

“好耐好耐之前,我经历咗商超同化妆品店嘅高峰时段,嗰时嘅采购有D比宜家仲狠。”
“宜家佢哋都去咗边度呢?”
“死咗。”


本文来源:医药代表 作者:小李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