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医院 >
  5. 正文

​股价暴跌!又一上市公司狂买医院后陷困境

在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之后,上市公司济民制药仍未能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 作者|萧秦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在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之后,上市公司济民制药仍未能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 据了解,2020年12月16日


在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之后,上市公司济民制药仍未能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


作者|萧秦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在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之后,上市公司济民制药仍未能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


据了解,2020年12月16日,济民制药疑遭遇庄家暗中操作,股价突然闪崩,后续出现连续9个交易日一字跌停。而在2020年6月份,济民制药也曾出现过相似一幕:6月12、15、16日连续三个一字跌停板,股价暴跌。


而2021年开年两个交易日以来,济民制药的走势仍不乐观,连跌两天。据《看医界》获悉,2020年12月17日当天,济民制药总市值曾达108亿,而截至2021年1月5日收盘时,其总市值仅为40亿,跌去60%多。



大举收购民营医院,业绩未达预期


公开资料显示,济民制药是一家传统药企,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及化学制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一直热衷并购,曾大举收购民营医院,但收购来的多家民营医院连续未达业绩预期。


天眼查显示,济民制药此前主要投资了鄂州二医院、白水济民医院、新友谊医院、博鳌国际医院几家医院。


据报道,2016年,济民制药以3.44亿元的总价收购并增资鄂州二医院,获得了后者80%的股权


2018年2月,济民制药公告称,收购台州黄岩济民君创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白水济民医院51%的股权,收购价为人民币1.07亿元;收购赵选民持有的9%股权,收购价为1890万元,合计收购60%股权的总价为1.26亿元。


同年,济民制药还以1.15亿收购郓城新友谊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


据了解,当初达成收购时,济民制药曾与医院约定了业绩预期,然而,收购几年时间来,不少医院都没能达到当初预期达成的业绩目标。


据悉,最早收购的鄂州二医院,未能完成2017年、2018年年度累计业绩承诺,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润为负,8亿多的有息负债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息支付压力。根据协议,济民制药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补偿股金和现金。


而19年济民制药年报显示,其投资的济民博鳌国际医院亏损700多万元。


就在股价暴跌前不久的2020年12月9日,济民制药连发两个公告,宣布其收购的新友谊医院及白水济民医院业绩均未达预期,公司将与持有新友谊医院15.51%股权的自然人股东邵品签署《股权回购协议》,邵品回购公司持有新友谊医院84.49%股权。


同时,由于白水县济民医院有限公司未能完成2018年承诺业绩,2019年5月赵选民全额回购公司所持目标公司60%股权,回购对价为人民币1.39亿元,应于2020年12月31日之前付清。公司将与赵选民签署《股权回购协议之补充协议》,同意将剩余回购款本金7600万元的期限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之前。


并购潮后,一批上市公司纷纷抛售医院


据《看医界》了解,在上市公司抢购医院谋求转型的大潮中,不少医院收购项目都出现了业界不达预期的情况。在近期抛售医院的上市企业中,不乏有因经营不善、亏损而放弃。


2020年12月,上市公司*ST恒康医疗发布公告称,为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公司决定转让其持有的大连辽渔医院100%的出资人权益及与之相关的全部权益。据了解,该公司在去年已频繁出现出售部分医院资产,或者引发诉讼等现象,如兰考第一医院、堌阳医院、东方医院等。


2020年12月,新华医疗公告称拟出售公司所持有的淄博淄川区医院西院70%的股权,4月,新华医疗旗下南阳市骨科高新区医院有限公司80%股权挂牌转让。公司表示抛售该医院的原因是为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宜华健康是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谋求转医疗的典型案例。据其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从地产向医疗健康转型5年来,宜华健康的业绩一直在下滑,仅2019年一年,就亏了十几亿。2020年10月,宜华健康公告称拟终止与转让和田新生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和余干县楚东医院有限公司股权。


中珠医疗则走上了破产清算之路,2020年12月,中珠医疗前两大股东相继出事,第一大股东公开拍卖其持有的公司1.04亿股股份,第二大股东申请破产清算。从眼科用药到涉足房地产业务,再转型医疗,曾计划收购多家医院,而如今,中珠医疗变身ST中珠,医疗之路也或将难以为继。


据《看医界》了解,在国家政策开放社会办医以来,药企业、地产、茶叶、瓷砖、煤炭、养殖等一批上市公司纷纷进入医疗投资领域,但随着资本退热,医院抛售潮也随之而来。


可以说,上市公司转型医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转型后的医疗之路能够走得顺畅的,并不多见。


尤其近一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营业收入下降,固定运营成本占比较大,加之疫情期间部分医院停止运营,导致公司营收下降,加上有息负债余额及融资成本的上升财务费用增加等原因导致亏损。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收购后的医院品牌建设、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医院医生资源配置等都成为摆在收购企业面前的难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医疗行业涉及多个方面,医院管理极为琐碎、复杂、精细,资本介入并管理并不容易;而上市企业售卖医院,主要还是因为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利润大幅下降、未达成预期目标。


并忠告,医疗投资不是赚快钱的好生意,而应是一项中长期战略投资,如果不考虑长期发展,只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就大量投资医院,不仅害苦了医院,坑惨了职工,甚至可能把上市公司诺大的身家都赔进去。(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