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器械,将自动成为VIP读者,定期有福利喔~ 来源:众成医械 日前,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时,6位代
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器械,将自动成为VIP读者,定期有福利喔~

日前,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时,6位代表委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提案。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处于攻坚转型阶段,由于技术壁垒、研发限制以及顶层设计等因素影响,国内医疗器械面临“卡脖子”困境。其中,在疫情影响下,IVD、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更加显眼。
早在2020年9月22日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已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两大政策护航技术创新
为从源头上解决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国家大力支持医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我国中高端器械的进口替代将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
99项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为鼓励和扶持医械突破创新,2014年药监局开放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政策加持下,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研发能力在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超过300项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了国家创新器械审批程序,其中99项获批上市。
从产品进入审批程序的数量来看,除2018、2019年因政策修订有所减少外,近年来进入国家创新审批程序的产品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同时,经由创新特别审批通道获批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也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23项。

全国进口降幅达6.7%
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与此同时,国外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数量在不断降低。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及注册数量出现大幅缩减。2020年度全国进口医疗器械Ⅱ类、Ⅲ类产品首次注册共计493件,同比减少161件,降幅24.6%;Ⅰ类产品备案共计713件,同比减少702件,降幅49.6%;延续注册47件,同比减少914件,降幅95.1%。
进口产品过期及注销数量大幅提升,过期及注销共计3110件,同比增加2169件,增幅230.5%。
备案及注册代理人数量减少,进口产品代理人共计2421家,较2019年(2519家)减少4%。
2020年底,全国进口产品Ⅰ类9694件,Ⅱ类9053件,Ⅲ类7966件。

总的来说,在政策保驾护航之下,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进口替代卓有成效。
医疗卫生领域最新工作指示
此外,除了解决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针对医疗卫生领域做出以下指示:
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认定为九大重点领域之一。
在监管政策、预防能力以及体系建设的推进下,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创新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