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靠AI,医保基金追回38亿,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审核

9月1日,国家医保局针对AI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使用发布了一条答复函。

国家医保局介绍,2019至2021年,已在全国32个城市开展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在试点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推动各地医保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已经在全国上线运行,已经取得积极成果:

2022年,全国各级医保部门通过智能监控拒付和追回医保资金38.5亿元。

国家医保基金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财产,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8月23日,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检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将联合组织开展覆盖全国的医保基金飞检。

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繁重,海量数据难以人工完成。AI的加入,有效解决了基金监管人手不足、效率不高、准确不够等问题,极大地赋能了基金监管工作。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曾表示:2023年底前要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对全量医保结算数据开展全面智能审核。

国家医保局此次对这一工作的落地做出了专门的回应:将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的通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管,鼓励科技企业参与。

建立智能监控制度

建立智能监控制度,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这是国务院层面定下的决策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全面建立智能监控制度,并推进智能监控常态化,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加快智能监控知识库、规则库建设和应用。

依据国务院文件,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将对药品、耗材使用,以及医疗服务项目等全方位进行管控。例如药品超出限定病种目录范围的使用,药占比或耗占比统计、CT或核磁检查占比统计等等。不同的条目会自动对应不同的处理结果。

在智能审核监控系统建立中,医院的意见也得到了充分尊重。例如,超医保限定支付范围的结算,系统将运行为“明确违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自动拦截;而对普通超适应症用药等违反合理使用类规则,运行结果多是“可疑”,需要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申诉意见后确定是否支付。

智能化医保基金监管已经表现出了初步成效。今年3月,徐州市医保局获悉,当地丰县在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智能场景监控全覆盖后,与同期相比,次月发生的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了800余元,平均床日减少3天,共节约基金约40余万元。

目前,徐州市已将全市370余家三级以下医疗机构纳入智能场景监控系统,截至2023年2月,累计下发任务超3万次,查实可疑线索50余条。

推动建立一批反欺诈大数据模型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飞行检查常态化。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介绍,国家医保局要监管的两定机构超过95万家,目前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日均结算量约1800万人次,最高日结算量能达到3476万人次。

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是今年纠治医药领域不正之风的重点内容。2022年来,国家医保局研究开发虚假住院、重点药品监测分析等大数据模型,会同公安部共发现涉案线索2000多条。国家医保局统计,截至今年4月,累计处理162.9万家/次定点医药机构,共追回医保资金805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大数据将在今年的医保基金飞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底,2023年医保基金飞检已正式启动。本次医保基金飞检聚焦在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等领域。

国家医保局在回复函中指出,2023年,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监管方面着重发力,推动建立一批重点领域的反欺诈大数据模型,构建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模式。

医保局明确,今年医保飞检的检查范围为2021年至2022年医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必要时,检查组可追溯检查以前年度或延伸检查至2023年度。

撰稿 | 杨曦霞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健识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