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器械 作者:米克 AI医疗是噱头吗?医生如何看待?使用效率如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对赛柏蓝器械做出了独家解答 1 AI医疗还是不能丢掉医生 2021年,国家工信部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中提出,2025年,我
来源:赛柏蓝器械
作者:米克
AI医疗是噱头吗?医生如何看待?使用效率如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对赛柏蓝器械做出了独家解答
1
AI医疗还是不能丢掉医生
2021年,国家工信部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中提出,2025年,我国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要达到国际水平。

在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上,要提升装备智能精准水平;要攻关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医疗技术;在中医诊疗装备上,要深度挖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中医特色装备;
在保健康复装备发展中,要提高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复装备等。《规划》还对医疗设备跨界创新做出指示,支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嵌入升级。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医疗的重中之重,那么医生是如何看待AI在诊断中、日常实际中的作用,在使用效率和认可度上表现如何?
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在接受赛柏蓝器械采访时表示:AI不仅和图像相关,对放射科的全部流程管理也很有价值。一般人说AI就是说AI会看图,找出病变,帮助做出诊断,那只是AI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对放射科优化流程服务、大数据的分析等都有好处。
其中AI对肺结节、骨折等很多病变,能够帮助医生确保不漏病变。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够很准确的区分血管和真正的结节。
第二,AI会成为我们医生很好的助手,帮助提升效率、帮助培养年轻医生。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帮助基层,很多基层单位病人少,遇到疑难杂症可能无法诊断,但是如果有基于云端的AI,在基层医院就能够帮助基层医院实现与华西同质化的影像检查和诊断,这个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
另外,病情诊断还要看情况。有些公司的AI数据训练比较好,跟我们的医生配合度很高,很容易帮助定性。但是定性上还需要再议,我认为还是要靠医生结合着临床的知识、经验来综合判断,而不是只看AI就说良性、恶性,这个是不太现实的。
2
AI诊断的病症还有限
那么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当中,现在已经进展到哪一步了?
宋彬指出:看部位,看病理。最成熟的是肺结节,健康体检。一方面有时候可能肉眼漏掉了,现在AI能够基本上把所有的结节都能把它判断出来,但是有没有临床意义?
我觉得这个要结合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综合判断。比如说三毫米以下的结节多数是良性的,可以定期体检,但是长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五毫米以上的,八毫米以上的,就要怀疑有没有早期癌变,更大的就风险更大。
对于其他部位:骨折,特别是肋骨骨折,可以利用AI帮我们发现一些所谓的隐秘性骨折的情况,骨龄判断,还有一些心血管的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有没有阻塞,AI的软件是可以起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我们很多的团队在研发肝脏的AI的产品,前列腺等都在研发,但最成熟的是肺、乳腺、心脏的冠脉和骨折。
赛柏蓝器械对此追问, 是否有怀疑过它的准确性?是不是和自己的经验上会有不一样的偏差出现?
宋彬指出,很多厂家的数据集的标准化、普世性是不够,任何AI产品要在医院落地、用好的话,一定要结合医院。
第一个是病种的情况,肺结节AI很成熟,那是基于很多健康人群的体检数据。但是如果是自然人群,比如说有些老年人有肺气肿,这个肺本身就很不好,有时候AI就不太能够发现,这个时候AI的学习模型和学习对象很重要。
第二个,我觉得医生的配合很重要,毕竟AI是助手,怎样把一个AI产品在放射科用好,需要我们的医生来做很多的反馈、调试,让它更加适合我们这种真实世界的工作场景。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