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数千家药企撤网会造成药品断供?国家医保局清理马甲早有准备

清理大批“马甲”公司后,能更好了解药品、医疗器械供销情况 文丨雷公 “根据统计,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外资药企已经全部按要求,向各省招采平台递交了信用承诺书。”6月5日,一位接近国家医保局的人士向健识局透露。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定,6月1日起,

“根据统计,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外资药企已经全部按要求,向各省招采平台递交了信用承诺书。”6月5日,一位接近国家医保局的人士向健识局透露。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定,6月1日起,各省要对拒不签订“信用承诺书”的企业做撤网处理。因此从6月初开始,各省份陆续发布了药企“撤网”名单,少则撤了几十家;多的如江西省,撤网了3400多家企业。

业界引发大量猜测,产生了能否保证药品供应的疑问。对此,上述人士进行了解释:被撤网的大部分是药企的“马甲”,也就是各家企业专门用于逃避打击的经营公司。

“过去药企违法,只要脱一件‘马甲’,就能避免处罚。现在是穿透式直接打击经营主体本身,穿多少‘马甲’都不管用了。因此药企出现了大量抛弃‘马甲’的现象。”上述人士表示:大型企业里面,只有一家外资药企因为承诺书发错了邮箱,导致被挂名催告。不过已经及时更正了过来。

“信用承诺书”制度只是国家医保局规范药品购销环节的第一步,上述人士介绍,未来医保局还有配套政策,让药价和药品销售环节更加规范。

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医疗保障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医院、企业、专家代表和地方医保部门负责同志意见。

 

韩正表示:要强化企业履约情况监督,督促各地规范采购报量工作,解决好药品和耗材配送问题,多措并举加强中选产品供应保障。

上述人士表示:清理掉一批“马甲”企业后,绝大部分药品的供应并不受影响。但是有一些小型配送企业,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可能会影响到药品供应。因此有的省市医保局给了“信用承诺书”制度1个月的缓冲期。

这并不意味着医保局对问题企业网开一面。一个月过渡期之内,医保局已经要求生产企业更换配送商,并保证新的配送企业资质和信用。”

01严打药企“马甲”,大批知名企业已递交承诺书

健识局梳理江西、河南、安徽、陕西等9省份撤网名单发现,共有9321家药企尚未提交“信用承诺书”,涉及大量外资药企和国内知名企业。

以江西省此次公布的名单为例,全省共撤网3472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不乏辉瑞、诺华、礼来、罗氏、GSK、默沙东、武田、勃林格殷格翰等多家跨国药企,而恒瑞、正大天晴、再鼎等本土药企也榜上有名。

健识局梳理发现,江西撤网名单中,仅标注“辉瑞”字样名称的公司,就有意大利辉瑞、法国辉瑞、爱尔兰辉瑞、美国辉瑞、比利时辉瑞等。而诺华也有西班牙诺华、英国诺华、法国诺华、德国诺华、意大利诺华等多个公司。另外还有大量国内知名药企也没填报承诺书。

药企提交“信用承诺书”的过程并不复杂。早在今年初,各省医药采购部门就公布了“信用承诺书”模板,主要是承诺严守法纪,包括承诺“不向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医师、药师基于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以及承诺“不虚开虚受增值税发票”等。

上述人士指出:这些被撤网的企业很多都是“马甲”企业。他们可能几年前供过一次货,因此会出现在省招采平台上。但这次被撤掉的,基本上都是最近一年里在省内无交易记录、医疗机构也未发出采购需求、同时没交信用承诺书的企业

这些“马甲”长期处于零供货的“假死”状态,但只要有需要,就有可能立刻“复活”。药企之所以留着这些“马甲”,是为了分散违规行为的风险:“马甲”被打击,企业可以推托为代理商或者子公司的行为,避免影响本体。

不提交信用承诺书,意味着自动放弃挂网资格。上述人士表示,医保局的做法本身就是清理“马甲”的配套措施之一。今后,药企新注册成立的“马甲”肯定还是会有的,但医保局也会有自己的策略:有过多次违规行为的药企,“马甲”将不再允许申请挂网

 

对于覆盖全国市场、拥有多条产品线的知名药企来说,在今后的市场争夺中,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行为底线,如果有失信行为,就一定会得到处罚。这正是信用评价制度最核心的内容。

“目前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以各省为单位的,今后国家医保局会汇总各省信息,如果发现同一家在5个省以上都有特别严重失信行为,将在国家层面对其进行医保挂网限制等政策。”上述人士表示。

02区域垄断是整顿重点,净化产业环境才是终极目标

大规模撤网是否会造成药品断供?对此,国家医保局相关部门早有准备。

“大量药品都有多个供货渠道,一些独家品种生产企业,国家医保局已经很早就要求各省市医保局做一对一沟通,确保其提交承诺书,保障药品供应。

“定向沟通”的工作从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一些药企已经被多个省市督促约谈,“这些企业的负责人那阵子天天跑各地医保部门”。正是有了这样细致的工作,各省医保部门才有底气,一下子撤网数千家药企。

但医保部门不是没有隐忧:在某一区域形成配送垄断的中小企业,才是可能的断供之源。

中国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大型药企配送力量无法触及到最基础,形成局部地区主要依靠中小企业配送的情况。这些中小企业未按时间提交“信用承诺书”,其所配送的产品就会出现断货的局面。

 

为保证临床持续供应,国家医保局已留有后手。健识局注意到,浙江、上海等省份在发布撤网公告时单独说明,6月1日之后如果想恢复产品在线交易的,可携带未按时提交信用承诺的情况说明、“信用承诺书”等材料申请办理。

湖北省则对未提交承诺书的企业宽限了一个月,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内暂停在线交易,但企业可继续提交承诺函,到7月1日还不交的,才最终注销平台帐号。

上述人士表示:“这一个月其实是给这些企业供货的机会,医保局已经逐个联络了它们背后的药品生产方,通知更换代理商、配送商。

健识局注意到,6月5日江苏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公告,“收到20家药品生产企业补充提交信用承诺书,涉及50个产品”。江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恢复这些企业的采购资格。同时,江苏省医保局向其他被暂停采购资格的71家药品生产企业“喊话”:如需恢复采购资格的,请按文件要求补充提交信用承诺书。

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是国家医保局必须要推进的工作。一个月的过渡期,体现了监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绝不意味着政策大方向有任何游移。

上述人士表示:设置了过渡期的地区,7月1日是最终期限,届时撤网工作完成后,各省市医保部门会不定期发布企业失信信息,“和之前浙江发布誉衡药业的失信信息一样,有一起就发布一起,及时发布。

目前,各省信用评价信息数据库都是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组件和运行的。未来是否有整合成为国家级数据库的计划?这一点国家医保局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但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统一规划,信用评价和医保挂网、药品集采、价格谈判等药品、器械购销全链条都会整合起来。今后,信用评价将成为贯穿医保的核心指标之一,也将成为穿透式监管的核心抓手。

在中国,药企们正在告别马甲时代,这是顺应时代要求,一切需要回归正常。

· END ·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文丨雷公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