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整理/小春 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 1 首款CAR-T产品上市 今日(6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复星凯特申报的阿基仑赛注射液 (商品名:奕凯达)上市。意味着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
▍来源/赛柏蓝
▍整理/小春
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
1
首款CAR-T产品上市
今日(6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复星凯特申报的阿基仑赛注射液 (商品名:奕凯达)上市。意味着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
据复星凯特方面今日发给赛柏蓝的资料,该药品此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上述资料显示,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是一种自体免疫细胞注射剂,由携带CD19 CAR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的自体靶向人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制备。简单来说,与传统药物不同的是,CAR-T细胞疗法是个人定制化药品,通过采集患者T细胞,进行体外基因工程修饰,再回输给患者,使T细胞可以识别特定肿瘤靶点,激活自身杀伤力将肿瘤置于死地。
奕凯达是复星凯特2017年初从美国Kite(吉利德旗下公司)引进Yescarta (axicabtagene ciloleucel)技术在中国进行产业化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
而复星凯特是2017年4月复星医药与Kite Pharma成立合营企业,立足于自主研发和技术转移相结合,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和规范化。资料称,本次奕凯达®的获批是复星医药全球化创新研发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奕凯达的前身Yescarta®于2017年10月18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是美国FDA批准的首款针对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细胞药物。同时,它也是欧洲第一款、全球第二款CAR-T细胞产品。截至目前,Yescarta®已相继在全球38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
2
市场竞争激烈
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后者更为多见,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且属于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
复兴凯特提供的资料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34%,在亚洲国家一般高于40%。有研究表明,40%-50%的DLBCL患者初始治疗后疾病将进展到复发或难治,73%的复发/难治性患者接受二线及后线治疗也无法获得缓解。一项对603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进行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中位总生存期仅有6.3个月。
而根据美国Kite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CAR-T细胞疗法在相关疾病中临床效果显著。YESCARTA®在101例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中,最佳客观缓解率(ORR)为83%,完全缓解率(CR)达到了58%;随访≥4年(中位数,51.1个月),Yescarta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持久的缓解,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8个月,4年OS率为44%。
从上述案例可以预见,CAR-T细胞疗法在我国有着诱人的市场前景,这也吸引着很多国内药企纷纷入场布局。
全球来看,目前国外已有五款CAR-T细胞免疫疗法获批上市,而国内方面,除了复星凯特的产品已经获批,还有药明巨诺的瑞基仑赛注射液在审评阶段。而进入临床阶段的CAR-T疗法则多达36款。
但梳理国内企业布局免疫疗法的研发管线不难发现,CAR-T产品研发进展迅速,但也扎堆严重。有数据显示,目前临床在研的CAR-T项目涉及靶点主要集中在CD19、CD20、CD22、GPC3、BCMA等热门靶点。
有行业人士认为,细胞治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一定会趋于完善,也有观点认为,在目前布局CAR-T疗法的企业中,仅仅会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走得更远,大部分都将面临淘汰。
3
细胞免疫,两大难题
在我国首款CAR-T疗法产品上市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备受关注,一是细胞产品相较于普通化学产品对于质量的要求更高,二是相关产品的定价较高,大部分患者负担不起。
CAR-T细胞药物由于是活的细胞,它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在制备过程中能将它的活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首先,细胞治疗产品要保证不能被细菌污染,其次不同患者的细胞之间不能存在交叉污染,最后,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
可以说,细胞治疗产品,其从血样采集,冷链运输,生产到医院回输的全过程,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要求细胞制备不但要遵循所有制药GMP管理,还要有更过硬的工艺流程和质控标准,尽可能地从多样化的起始物料制备出相对同质化的终产品。
而价格方面,作为个人定制产品,CAR-T有着高昂的研发、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以现有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降低成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了解,Yescarta在美国上市的定价为37.3万美元,而FDA批准上市的第一款CAR-T细胞疗法-诺华的Kymriah,定价也为47.5万美元/次疗程。
复星凯特称,未来将在积极通过患者援助计划和创新支付模式惠及患者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新工艺,提高未来产品的可及性。
目前,细胞免疫产品在国际上的研发进展都还处于非常前沿的阶段,此次这么短的时间内有相关产品在国内上市,可以看出我国的医药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离不开国家对于创新药行业的重视。
例如,为了推动细胞免疫产品的发展,药审中心从201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指南,正是这些指南给细胞免疫产品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创新药产业将发展的越来越好,从新药引进逐渐转变为新药出口。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客服微v信: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