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30家单位起草,《益生菌食品》团标出炉,撬动千亿益生菌市场

调查显示,中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然而,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很多产品缺乏临床试验,市面上几乎所有声称益生菌的普通食品都存在“出生证”的问题。行业急需制定统一标准,对消费市场的引导与规范迫在眉睫。 2021年11月,《益

调查显示,中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然而,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很多产品缺乏临床试验,市面上几乎所有声称益生菌的普通食品都存在“出生证”的问题。行业急需制定统一标准,对消费市场的引导与规范迫在眉睫。

2021年11月,《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标”),通过专家组审查,正式在协会官方网站及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等发布与实施。该团标第一次从行业统筹的层面,赋予“益生菌食品”的定义;第一次从行业规划的角度,明确“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应当满足的四方面技术要求:

一是需明确菌株号和分离来源;二是需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保藏和安全性评价;三是需经过全基因组测序且有相关科学文献支持;四是需有进行人体或临床试验研究的科学文献支持其正面评价。

团标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牵头,“益生菌第一股”科拓生物主导,以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热心肠研究院、蒙牛乳业、光明乳业伊利集团等30家单位共同参与,极大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

图:11月8日,《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与实施


协会总工程师李宇介绍说,制定团标的核心工作围绕产品定义、法规依据、菌种菌株范围归属等展开,充分考虑到了行业与市场的发展趋势,明确了:

在保质期内,即食型益生菌食品的活菌总数不得少于10的七次方CFU;加工用益生菌食品,应能满足终端产品的活菌数量的要求。

这样的标准,高于2019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以确保团标能够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为“益生菌食品”品类设定准入门槛。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出台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要求,经过立项、起草、指标对比、征求意见、审查等程序,并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审核,团体标准才能予以发布实施。据悉,本部团标的每一项指标,均由协会组织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并邀请权威技术院校、大型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等参与,在充分听取专家、企业等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才进入发布流程,以确保团标发挥引领作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1月25日,“《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图:11月25日,“《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协会还启动了团标标识的发布仪式,标识由益生菌与地球的平面几何图形所构成,以蓝色背景象征科技与准则,以益生菌托起地球的造型,象征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据悉,益生菌产业最核心的是菌株资源,而中国核心菌种对国外的依赖度超过90%。在酸奶这个家喻户晓的产品上,对国外的依赖度几乎达100%,这与益生菌行业在我国起步晚、研究基础薄弱等原因有关。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以科拓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和平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利用现代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多株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益生菌和用于发酵乳生产的基础菌种,在生产上突破了乳酸菌高密度发酵的多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原创性乳酸菌发酵剂与益生菌菌种资源的空白。

科拓生物还与国内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合作,从亚洲各地自然发酵食品,健康人群肠道和母乳分离鉴定保藏乳酸菌21268株,建成了亚洲乃至世界上超大规模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据悉,科拓生物的益生菌产品已通过248项国家反兴奋剂中心检测,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指定的备战保障产品,为13支国家队1200余名国家运动员提供营养保障。

欧睿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产业以每年高于15%的增速快速发展,2020年,产品消费规模达850亿元人民币。伴随着益生菌行业与营养研究的不断实践,国人健康意识、保健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标准+标识+科研”三驾马车的驱动下,中国益生菌已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食品工业、动物健康养殖、农业种植等领域,行业有望挺进千亿市场。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