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平静,海底早已暗流涌动 2015年6月30日,63岁的谢炳突然宣布退休,安心养鸽子去了。 谢炳,泰国首富第三代传人,泰国正大集团副董事长。在中国,正大集团有很多产业,包括农业、地产、能源等。普通人最熟悉的,可能是90年代央视节目《正大综艺》,以及上
海面平静,海底早已暗流涌动

2015年6月30日,63岁的谢炳突然宣布退休,安心养鸽子去了。
谢炳,泰国首富第三代传人,泰国正大集团副董事长。在中国,正大集团有很多产业,包括农业、地产、能源等。普通人最熟悉的,可能是90年代央视节目《正大综艺》,以及上海陆家嘴的正大广场。
在医药界,正大制药构成了正大集团的重要版图。正大制药旗下的正大天晴、正大丰海等子公司在香港的上市主体名为“中国生物制药”。谢炳卸任的,正是中国生物制药的董事局主席。
他的一双90后儿女接班,放出年轻的光。
谢炳的女儿谢其润出任中国生物制药董事局主席,儿子谢承润成为中国生物制药执行董事。谢炳和妻子郑翔玲将38亿美元的中国生物制药股份全给了儿子。这一双儿女正式踏入了公众视线。
在中国医药圈里,“正大天晴”的名号盖过了中国生物制药,也只有正大天晴才称得上中国医药界第一豪门。恒瑞和扬子江都要排在它后面。
但在两个年轻人接班后,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氛围上,正大天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大批供职多年的中层骨干陆续离开。2020年中国生物制药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历史上少见的露出颓势。
正大天晴的“天晴”两字来自其前身东风制药厂,这个厂是一批知青办起来的,将“知青”稍作变形写作“天晴”,取知青的开拓精神。
如今的正大天晴,掌门人是年轻了,公司却进入了暮年。
豪门从不缺故事
正大集团是谢氏的家族企业。一百年前,谢易初在东南亚创业,他为四个儿子分别取名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谢国民。小儿子谢国民成了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
按照官方的说法,谢炳是谢正民之子,但外界却很少谈论谢正民。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实谢炳出身于谢氏家族中的另一支,和谢家四子都没关系,只能算是谢易初的侄孙。
“正大中国”创立之前正值战乱,谢易初在海外打拼,四个儿子长期在国内跟着族叔生活。他们忘不了那段艰难岁月。后来,正大集团在泰国生意越做越大。为了报恩,谢家就把族叔的孙子带到了泰国培养,这个孩子就是谢炳。

图:1955年,谢国民、谢中民与祖母等亲属合影
年轻的谢炳从零开始学经商,靠的就是胆子大,他曾单枪匹马去南非做钻石生意。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谢炳开始回国投资。

图:邓小平会见谢国民一行, 前排左3为谢国民,后排右1为谢炳
谢炳的妻子郑翔玲是个名副其实的奇女子,和她的儿女一样,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郑翔玲据称具有特异功能。据当时的报道,郑家连续三代都可以透视看到人体内的五脏六腑,被当地称作“活神仙”,郑翔玲也天生一副透视眼:她用耳朵去听写在纸团上的文字,这样的奇人奇事被载入了《世界未解之谜》。
据传,郑翔玲的“超能力”得到了一些老领导的认可,慢慢有了自己的人脉。郑翔玲老家政府官网上曾这样介绍她:“上初中时偶得特异功能,从此开始学医,曾给许多重要人物看过病,诊断准确,无一有误。”
后来,郑翔玲经人牵线,嫁给了来华投资的谢炳。在正大集团内部,郑翔玲主要负责在政府事务关系,三十年来,正大的许多事务都留下了她的影子。
郑翔玲生下了谢其润、谢承润姐弟俩。多位知情人士描述,谢承润、谢其润不是姐弟俩的本名,是一个香港的风水大师提议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女儿谢其润继承了妈妈的性格。正大天晴的许多员工都知道,谢其润爱美,脾气大,个性强势,和谢炳都常常吵架。意见不合时,“吵架声能把公司屋顶掀掉”。
但在外面,谢其润被称为“最美女董事长”、“最美90后女富豪”,她的形象都是漂亮的、得体的。谢其润所有的公开照片必须精修。
儿子谢承润要柔软一些,是一个更常见的富四代形象。谢承润爱在公开场合发言,展示自己,在富二代圈和娱乐圈都有多位好友。他频繁更换女伴,员工常常连夜被叫醒,为“少爷”全网删绯闻,甚至专门招了一些当过明星经纪人的员工。
谢承润对外也有很多标签,比如沃顿商学院、猎聘CEO,公司内都清楚:“都是他爹给‘捐’的。”
熟悉他的人,都会把他与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比较。这对好朋友有许多共鸣:出身豪门,母亲强势,都有姐姐,都喜欢超模,都高调。

图:谢承润(左)在何猷君奚梦瑶求婚现场
谢炳当然更希望儿子接下家业,所以谢承润名字里有个“承”字。这也暗合了谢家一条不成文传统:女性不过多接触家族事业。

行贿大案登上“焦点访谈”
1978年,谢国民拿到了中国第一块外商营业执照:“001号”,成为最早在华投资的侨商。
1990年,谢国民出资制作的《正大综艺》在央视播出,引起轰动。2015年、2019年、2021年,谢国民三次受邀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图:正大集团001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谢炳继承了叔叔的眼光和魄力,早早看到中国制药行业的潜力。1992年之后,正大集团陆续收购了三九药业、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多笔在制药行业的投资,让谢炳有了"首仿之王"和"创新领袖"之称。
1997年,正大集团与东风制药厂合资,成立正大天晴。
东风制药厂是连云港生产建设兵团的附属企业,1969年成立。早年间,靠着8个人三口大缸造氯化钠输液勉强存活。1978年时东风制药厂几乎倒闭,南京知青陶惠启被任命为副厂长。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陶惠启留了下来。
正大天晴 “厂纪”《苦路芳林》有这样一个故事:农场一位老大娘患肝病去世了,陶惠启和战友在送葬途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生产出更好的肝病药品。1988年,一款名叫“甘草酸单铵”的药物上市,主要用于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从此奠定了东风制药厂在肝病领域的地位。
90年代东风制药厂决定改制,在地方报纸上登报招商,正好被正大集团注意到。双方从1995年谈判到1997年,终于谈成。但正大投资有条件:一是必须控股,二是财务投资。正大天晴成立后,正大集团果然只派了CFO,管理团队依然是东风制药厂的原班人马。
直到现在,正大天晴还是延续这样的作风,具体业务并非谢家成员主持。陶惠启对这样的安排还很满意,他曾说过:“当时就是为了留住人才、企业发展,不是为别的目的。从改制那天起,人才就留住了。”
进入21世纪,正大天晴成为国内药企标杆式的存在,以肝病用药为主体产品管线陆续铺开,销售业绩高歌猛进。但是,暗流涌动下,危机已在酝酿。
2013年9月,在葛兰素史克行贿被查的一个月后,正大天晴“行贿门”曝出。“焦点访谈”曝光正大天晴涉嫌商业贿赂、请医生游泰国,根据医生的“贡献”大小,还组织医生到台湾和九寨沟等地旅游。消息一出,中国生物股价急跌并停牌。

图:“焦点访谈”曝光行贿
当时,正大天晴紧急开会,商讨法子。后来据称在泰方交涉下,“行贿门”很快平息。
和恒瑞相爱相杀
正大天晴虽然姓谢,但谈起公司的发展,好几个知情者反复向健识局提及三个名字:陶惠启、孙键、李金明。
“陶厂长确定了肝病这个方向,孙键为天晴引进了创新的基因,李金明打造出了中国医药圈的销售铁军。”
陶惠启曾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东风制药厂发展极快,上面派人来调查原因,发现一把手是个年轻人。于是市里照搬思路,把还在做技术员的年轻大学时孙飘扬提成了连云港制药厂副厂长。
要是没有东风厂,可能都不会有今天的恒瑞。
正大天晴和恒瑞渊源颇深,两家在中国制药行业都地位极高,都在江苏连云港,成长路径也相似,业内常常把两家企业作比较。
“恒瑞的销售,开始是学习我们的;后来他们做得好了,我们又反过来学他。”陶惠启说。
陶惠启选定孙键接班。2009年,恒瑞的孙飘扬、正大天晴的孙键同时引进了一大批海归博士做创新药物。“孙键的动作甚至要比孙飘扬更早”,回忆过去,业内人士对正大天晴的研发颇为惋惜,“恒瑞更强也就是近五年的事,以前恒瑞不是正大天晴的对手。”
但是,孙键的健康出现了问题。2015年前后,王善春取代身患鼻咽癌的孙键,正式执掌正大天晴。很多人把孙键的离任视为正大天晴发展的转折点。“大量研发人才出走,创新的基因就没了。”
业内认为王善春更适合做传统的仿制药,孙键生病后,原来跟孙键的一批研发人才陆续离开。“恒瑞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但孙飘扬坐镇,把那批人坚定地留了下来。”但王善春自己曾公开表示:“陶总和孙总突然生病,公司发展战略推进没有受大的影响。”
和恒瑞比起来,正大天晴推进速度慢了很多。
2016年恒瑞就拿到了PD-1临床批件,产品2019年上市。而直到2021年底,正大天晴和康方生物合作的PD-1才上市,姗姗来迟。
正大天晴与康方生物的合作算不上愉快。据称康方生物几乎挖走了正大天晴的整支营销团队,谢承润为此十分不满。
在中国医药界,正大天晴、恒瑞、齐鲁和扬子江四家的营销团队相当有名,都号称“铁军”。从正大天晴出来的营销人才不计其数,遍布各大药企,有“医药营销界黄埔军校”之称。这一切离不开第三个人物:李金明。
在下属和对手眼中,李金明“一身匪气和江湖意气”,做事雷厉风行,为正大天晴创造过营销奇迹的人,几乎都跟着他一块儿打过仗、拼过命。
“他带过的人一是特别团结,二是对他非常忠诚,外人根本打不进去。”知情人士回忆,李金明把全国划分为四大市场,每个人每年都拿得出几十亿的销售额。孙键退下来之前,李金明是王善春继任最大的竞争者。
“恒瑞为什么慢慢追上来?一是研发,另一个就是从正大天晴挖销售。”事实上,正大天晴的营销人才后来流向多家药企,但恒瑞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了最大的获益者。
山雨欲来,天晴不晴
2022年1月,王善春参加江苏两会。在媒体报道中,他的头衔是“江苏省人大代表王善春”,已经不再提“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总裁”这个身份。
多名知情人士确认:王善春已于近期离开总裁岗位,可能和公司内部工程腐败有关,金额非常大,所以急急被调离岗位。
一把手的离开,并未在外界出现任何报道,这符合正大天晴一贯的低调。“正大信奉‘家丑不可外扬’,好口碑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人积累下来的。”一位知情者说。
在用人方面,谢炳有一套思路。他有抓有放,管好钱袋子之外,给手下最大的自由,许多员工都听过谢炳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你要是交不出来成绩,他才会来跟你谈你‘贪’的事。”
但2020年以来谢炳几乎退出公司日常管理,两个孩子渐有取代之势。“谢炳在用人和对事情的判断与平衡上,别人是没办法复制的,他的一双儿女都做不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据说“因为儿女不省心”,谢炳这两年衰老得很厉害。
姐弟俩正在从事公司具体运营,姐姐谢其润负责董事会沟通,拓展和国际化;弟弟谢承润负责正大天晴各子公司的策略、提升运营管理和架构。
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集采给了所有仿制药企业重创,包括正大天晴、恒瑞等一大批曾经的老牌企业。
孙飘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创新药,同时摆出六七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准备一搏。但外界目前还看不到正大天晴的方向。
“半个世纪以来,从连云港满地芦苇荡的龙山头起步,到现在宁连两地2000多亩的五大厂区;从三口大缸八个人到产销过百亿,员工过万人的医药集团……”2019年,正大天晴50岁,伴随着王善春这段发言,一场特别的“庆生仪式”开始。
图:情景剧《走过50年》
如今,正大天晴走到了另一个路口,新的管理层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还没有定论。谢家姐弟依然是旁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商界精英。
中国第一块外商营业执照,传到第四代子孙手上,照样要面临豪门接班的所有难题。
这世上有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
参考资料:
1、 理想与成功一一正大天晴药业成长之路纪实
2、 大赢家:Ⅱ: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畜牧行业十大名牌案例研究
3、 正大集团创业史
4、 https://www.cttq.com/about/fa-zhan-yan-ge.htm
5、 阿基米德Biotech :《豪门已老》
6、 庐州薛增一:《正大集团100年庆典 100个故事分享我所感知的正大百年发展史》
7、 一个南京知青的“口述历史”:解码中国医药的“连云港现象”
8、 创新为先 心系家国——访正大制药集团董事长谢炳
9、 为何能“长”出这样一批企业?——“连云港医药现象”调查
文 | 张铃
运营 | 廿十三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正大天晴##正大#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