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药品研发 >
  5. 正文

学科前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研究团队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递药载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PPS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2105、81672159)等资助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研究团队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递药载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精准靶向软骨细胞中miR-141/200c基因簇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

PPS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2105、81672159)等资助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研究团队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递药载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精准靶向软骨细胞中miR-141/200c基因簇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Precise targeting of miR-141/200c cluster in chondrocytes attenuates osteoarthritis development)”为题,于2020年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风湿病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论文链接:http://ard.bmj.com/cgi/content/full/annrheumdis-2020-218469。

骨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负重关节(髋、膝关节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以软骨破坏、滑膜炎症、骨赘形成及软骨下骨重塑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疼痛、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及生活模式的转变,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约有骨关节炎患者1.8亿,给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由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目前仍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主,缺乏逆转疾病的有效手段。

研究团队首先采用芯片筛选的方法,证实了miR-141/200c基因簇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及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异常,且与软骨退行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继而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该基因簇在软骨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沉默该基因簇能够显著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

缺乏有效的递送载体是目前miRNA难以进入骨关节炎临床前期研究的主要原因。人类关节软骨由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胶原纤维相互交错排列成3D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约为60 nm,构成主要的物理屏障,而弥散分布于胶原纤维网络中的蛋白聚糖带有大量固定的负电荷,通过吸附游离的阳离子维持较高的渗透压以锁住水分保持弹性。因此,理想的载药体系需在体积上足够小,才能穿透软骨基质的物理屏障;同时,需要携带一定量的正电荷,才能利于穿透软骨基质的电荷屏障。针对关节软骨这一特性,研究团队构建了tgg2-PEG-PAMAM-cy5.5纳米载体来递送miR-141/200c,该纳米载体直径小且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能在关节腔内停留较长时间,可快速穿过软骨基质到达软骨细胞;并且通过在该纳米载体上搭载一段43nt大小的适配体,能够与软骨细胞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FGFR1)靶向结合,加速miR-141/200c进入软骨细胞。

该研究发现miR-141/200c基因簇在人类的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同时新构建的tgg2-PEG-PAMAM-cy5.5纳米载体,有望成为关节腔给药的靶向递送系统,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图1 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关节腔给药模式

信息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关于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760,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由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百余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药学进展》编辑部官网:www.cpupps.cn;邮箱:yxjz@163.com;电话:025-83271227。欢迎投稿、订阅!

想回顾《药学进展》编委会主办和协办过的精彩活动吗?请戳这里!

 

→ 

→ 

→ 

→ 

 

→ 

→ 

→ 

→  

→  

→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本文来源:药学进展 作者:自然科学委员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