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K药新适应证获批:掀起中国食管癌免疫治疗时代的巨浪

6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布,默沙东K药(帕博利珠单抗)新适应证获批,用于治疗PD-L1阳性(综合阳性评分CPS≥10)、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这是K药在中国获批的第5个适应证,也是K药在消化领域中

长效EPO「达依泊汀α注射液」在中国获批

6月19日,协和发酵麒麟达依泊汀α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类经典的贫血治疗药物,按照给药周期分为一代短效制品和二代长效制品。国际EPO市场主要由达依泊汀α占据,该药由安进/协和发酵麒...

6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布,默沙东K药(帕博利珠单抗)新适应证获批,用于治疗PD-L1阳性(综合阳性评分CPS≥10)、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这是K药在中国获批的第5个适应证,也是K药在消化领域中国获批的第一个适应证。K药作为国内获批适应证最多的PD-1单抗,现已覆盖了皮肤、肺、以及消化三大领域。


食管癌是中国特色肿瘤之一。曾经的河南林县地区,食管癌发病率达到了惊人的160/10万人,而周边地区仅为25/10万人。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致病因素干预,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有了大幅降低,但是中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仍然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甚至比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100倍[1]。预示着除了致病因素如烟草、酒精、超过65℃热水和亚硝胺外,背后还有基因遗传因素的影响。


中国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比97%,而西方人群以食管腺癌为主(80%),临床有不少医生发现了两种食管癌治疗上的差异,但是始终缺乏大型III期临床试验的证实。另一方面,食管癌大多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标准治疗就是放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复发转移和放化疗抵抗是导致食管癌死亡率高的两大难题。


2019年,KEYNOTE-181研究公布了全球数据,也借此在FDA获批全球首个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随后中国亚组的数据也陆续公布,中国食管鳞癌使用免疫治疗疗效优于全球数据,首次在大型III期研究中证实了中西食管癌的治疗巨大差异。在中国PD-L1阳性食管癌患者中,K药将中位OS从5.3个月延长到了12个月,降低了66%的疾病死亡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复发转移患者中的数据,甚至优于部分食管癌一线化疗的数据。


免疫时代的巨浪终于拍向了食管癌,食管癌免疫治疗,即将扬帆远航。


KEYNOTE-181全球数据:开创食管癌先河

2015年末,KEYNOTE-181研究启动,招募的都是经过一线化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不限鳞癌和腺癌。这是一个大型的III期全球多中心研究,全球第一位入组患者是2015年12月,时隔一年后,中国第一位受试者也成功入组[2]。整个临床试验虽然看似简单,只有K药组和化疗组(选择标准化疗作为对照),但是按照试验设计,会分组观察全部人群、鳞癌人群和肿瘤表达PD-L1(CPS≥10)人群三种结果,而且还有全球人群、亚洲人群和中国人群的分析,一共是9组结果,可谓工程浩大。



经历了3年时间,KEYNOTE-181共计入组了628名患者,并于2019年初首次公布了OS数据。遗憾的是,整体人群和鳞癌人群的中位OS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只有在PD-L1阳性人群中,K药对比化疗从6.7个月延长到9.3个月,降低了31%的疾病死亡风险。


这一结果不差,但是人们对于K药有着更高期许。相当于数学学霸跑去做物理题,结果没拿满分,只是70分,过关没问题,只是大家更期待K药的满分答卷。凭借这一数据,K药于2019年7月被FDA批准上市,用于肿瘤表达PD-L1(CPS≥10)的食管鳞癌二线治疗。


研究者们确实不心急,因为他们知道,KEYNOTE-181真正好的数据,在亚洲,在中国。


KEYNOTE-181中国数据:燃点爆点全都有

石药集团「注射用硼替佐米」获批,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6月19日,石药集团申报的4类仿制药注射用硼替佐米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硼替佐米是一种新型蛋白酶体竞争性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该药原研由Millennium公司(后被武田收购)开发,于2003年5月获得FDA批...

一开始,中国只是全球研究中的一个亚组,但是随着研究的进行,入组亚裔食管癌患者越来越多,研究者们发现,免疫治疗之于亚裔食管鳞癌或许就是靶向治疗之于亚裔肺腺癌。随即,KEYNOTE-181在中国开展了扩展研究,合计入组了123位患者。


靶向治疗最终找到了EGFR突变这个精准的突破口,免疫治疗的精准突破口,会是PD-L1表达吗?如果可以验证中西方食管癌的治疗差异,为什么还要肿瘤标志物预测疗效,真的有意义吗?


背负着这些问题,KEYNTOE-181不负众望,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K药又开辟出了消化道肿瘤的新赛道,吸引着其他PD-1陆续加入战局。


2019年ESMO上,KEYNOTE-181研究的中国人群数据公布,给中国食管癌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食管癌患者用K药,效果都好,PD-L1阳性,效果更好!

  • 全体人群中,K药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8.4个月和5.6个月,降低了45%的疾病死亡风险;
  • PD-L1阳性人群中,K药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0个月和5.3个月,翻了一倍多,降低了66%的疾病死亡风险。



KEYNOTE-181:开启食管癌免疫治疗时代

KEYNOTE-181是全球首个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也是首个验证中西方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治疗差异,为中国食管癌患者带来安全性更好,生存期更长的免疫新疗法的研究。而且PD-L1检测给食管癌患者带来精准的选择,让食管癌患者用药前吃下定心丸,医生对疗效也有大致预估和把握,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K药也凭借着KEYNOTE-181,陆续拿下来美国和中国的首个肿瘤表达PD-L1(CPS≥10)食管鳞癌免疫治疗适应证,铺平了食管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的道路,也开启了对中国食管癌基因研究和免疫前用研究的探索热潮。

从2018年进入中国以来,K药在适应证上的“收割”一直停不下来:

  • 2018年7月26日,NMPA批准K药治疗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 2019年3月28日,NMPA批准K药联合化疗用于EGFR/ALK基因突变阴性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 2019年9月29日,NMPA批准K药用于PD-L1表达≥1%(NMPA批准的检测)且EGFR/ALK基因突变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 2019年11月29日,NMPA批准K药联合化疗用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 2020年6月17日,NMPA批准K药治疗通过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肿瘤表达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10)的、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至此,K药在中国已经以绝对领先的优势占领了免疫治疗的高地。无论是适应证数量,覆盖癌种类别,还是销售业绩,K药都稳稳地坐在第一的位置。而今,K药炸开了曾经大家以为消化道肿瘤不适合免疫治疗的拦路石,相信越来越多的癌种随着探索步伐的加速,会一同进入免疫治疗新时代,让更多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获得长期生存的希望,治愈可期。


参考文献

[1]王立东, 李爱丽, 李吉林,等.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054(002):149-160.

[2]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eap/clinicaltrials.searchlistdetail

第二家!信达「贝伐珠单抗」获批上市

6月19日,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信达生物成为国内该品种生物类似药在齐鲁制药之后第二家获批的企业。 贝伐珠单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gG1,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

本文来源:医药魔方Plus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