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 》在京发布

为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1],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落地,实现总体癌症 5年生存率提高15%[2],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罗氏制药中国共同发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直播发布了《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

为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1],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落地,实现总体癌症 5年生存率提高15%[2],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罗氏制药中国共同发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直播发布了《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旨在提升公众对淋巴瘤的疾病认知,推动中国淋巴瘤规范化诊疗、满足淋巴瘤患者的未尽之需,未来还将在全国大力推广临床 “医、护、患”一体化的全程管理诊疗模式,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让更多淋巴瘤患者通往治愈之路。



中国淋巴瘤现状

误诊率高 治愈率低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据 2018 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统计,中国淋巴瘤患病人数共约 26 万。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3] ,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防治形势严峻。

淋巴瘤是目前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患者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后,生存期可大大延长。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即使晚期也可以治愈的肿瘤,患者在采用标准治疗后,临床治愈率最高可达70% [4] 。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医保政策的进一步覆盖,中国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可及性大大提升。但据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2018 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淋巴瘤患者 5 年生存率仅 38.4% [5] ,而美国与日本则分别能达到 68.1%和 57.3%,造成这一明显差异的原因,与诊断的规范性、患者对治疗及随访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2019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报告白皮书》显示,43%的患者经历过误诊,51%患者经过多家医院才得以确诊;另外,淋巴瘤患者还需承受生理、心理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部分患者甚至会放弃治疗。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 介绍道:“据研究显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使用标准化 8 个及以上疗程治疗的仅占到 22.1%,这表明中国的淋巴瘤患者目前接受到规范化治疗的情况并不理想,治疗的依从性也比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淋巴瘤作为兼顾慢病和肿瘤两个特征的合成体,淋巴瘤患者从就诊引导、推进规范化诊疗、到康复期随访的全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马军教授网络连线参与

《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发布会


淋巴瘤患者未尽之需

全程管理 规范诊疗


针对中国淋巴瘤患者面临的误诊率高、治疗及随访依从性差等实际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癌症患者的个体全程化管理模式,开展全面、大规模的“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工作,旨在推动淋巴瘤的规范诊疗,加强对淋巴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此次发布的《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明确了“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的概念,包括患者就诊引导、规范化诊疗推进和康复期随访三部分,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引导潜在淋巴瘤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实现早期诊断;确诊后,引导患者就医,实现规范化诊疗。从而改善患者误诊情况和患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总生存率。

 因此,加强淋巴瘤患者规范化诊疗和全程化管理,对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非常关键。“淋巴瘤规范化诊疗一直是临床不变的理念。”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原研利妥昔单抗进入临床,我国在淋巴瘤的治疗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治愈率大幅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治疗方案出现,给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在需要更多的关注患者痛点,以个案全程化的管理模式,开展广泛而全面的诊疗管理工作。针对患者也要开展相应的疾病教育和随访管理,保证患者定期复诊的依从性,建立以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患诊疗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

全程管理多方共筑

关爱患者 赢得治愈


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关爱顾问是指作为“纽带”紧密连接患者及诊疗团队、全程介入患者治疗康复的医务工作者。作为与淋巴瘤患者接触最多的全程管理关爱顾问,在疾病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

全程管理关爱顾问主要承担患者就诊引导、规范化诊疗和康复随访、诊疗管理,并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与心理支持等服务,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照顾与呵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颜霞总护士长介绍:“淋巴瘤从诊断到治疗到随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涵盖淋巴瘤患者的诊疗、护理、心理等多个方面。规范化专科护理是淋巴瘤全程管理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获益。全程管理关爱顾问是护理规范化中的核心角色,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切实帮助,而且淋巴瘤全程管理与专科护理能力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在提高患者就医质量的同时,也能使优秀的关爱顾问成为护理专家。

此次《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的发布由全国19位院长、教授以及众多医护人员参与共建,作为该《标准》发起方之一,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史安利教授表示,“今年,是‘健康中国2030’政策发布的第五周年,随着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30的逐步推进,肿瘤已经被当作慢性病一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很多中晚期癌症诊疗也逐渐向慢病管理靠拢。随着诊疗模式不断改进,全程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被大众和患者所熟悉和接受。相信未来随着这一模式在全国医院大力的推广,将让更多淋巴瘤患者得到更长久的生存获益。

(左)朱军教授、(中)史安利教授、(右)颜霞总护士长

附:参与《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发布的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1 马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2 史安利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
3 朱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4 胡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5 林桐榆 四川省肿瘤医院
6 宋永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7 张连生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8 张清媛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
9 金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10 李建勇 江苏省人民医院
11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 张会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13 赵维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4 陆箴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5 覃惠英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6 赫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7 濮益琴 江苏省人民医院
18 颜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9 朱霞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 国卫医发〔2017〕73号文件: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99607.htm

[2] http://yiliaochina.com/xinwen/jiankangxinwen/24927.html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 白血病·淋巴瘤,2020,29 (02): 65-72.

[4] Coiffier B, et al. Blood 2010; 116:2040-2045

[5] Allemani C, Matsuda T, Di Carlo V,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6]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Lancet.2018;391(10125):1023-1075. doi:10.1016/S0140-6736(17)33326-3

本文来源:医药代表 作者:MRCLUB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