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医药营销新思路,有效且合规

  专栏作者/Joyce   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做老师的. 年初跟朋友小聚,毫无新意地谈起了当下的医药市场形势,也不出所料地都感觉到了行业的巨大的变化和严峻性。 不过在此期间,我们都提到了各自熟知的医生以一己(一个小合作团队)之力来努力改善周围的医患关


 

 

none="shifuMouseDownCard('shifu_c_022')" style="white-space: normal;max-width: 100%;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sans="" yahei="" border-box="" break-word="">
none="shifuMouseDown('shifu_t_017')" style="margin-top: 5px;margin-right: 5px;margin-left: 5px;padding: 10px;max-width: 100%;border-width: initial;border-style: none;border-color: initial;line-height: 25px;text-shadow: rgb(255, 255, 255) 0px 1px 0px;color: rgb(18, 149, 39);border-radius: 3px;box-shadow: rgb(153, 153, 153) 1px 1px 3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专栏作者/Joyce 

 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做老师的.


年初跟朋友小聚,毫无新意地谈起了当下的医药市场形势,也不出所料地都感觉到了行业的巨大的变化和严峻性。

 

不过在此期间,我们都提到了各自熟知的医生以一己(一个小合作团队)之力来努力改善周围的医患关系的例子,这让我们看到了医药市场营销的新思路:协助自己的目标医生来改善医患关系。

 

医药营销:穷途末路中的“引路者

 

通常医药人都是各显其能地跟目标科室的医生建立起良好的联系,而除了学术支持,其它的形式在公司方面基本都体现在营销费用上。

 

这样一来,各家的形式、方法都大同小异,辨识度可能不高,还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在学术上,除了更了解产品的性能和适用状况外,多数人对医生的临床支持很有限。

 

看上去,医药市场的营销方法看似已经穷途末路了。但就在这一片惨淡光景中,总是有些人,悄然无声地做得风生水起。

 

比很多医生都有经验,能很接地气的应用产品于临床实践,比如说很多从事医疗器械、骨科、透析等领域的医药人。

 

还有就是,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合进了目标科室的诊疗过程中的人,比如供应各种复杂手术耗材的,可能比护士长更了解科室库存并保证及时供应。

 

这些医药人之所以会成功,胜在能很好地帮助医生做好他们的工作,解决了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麻烦。

 

医生在医患管理上的努力

 

现今的医患关系紧张,政府努力提高医保覆盖程度,管理者们持续地改善就诊流程,随时随地地尽力安抚各方的不良情绪。

 

同时,一小部分医生们也在自己的掌控范围里,加强医患沟通,减少沟通障碍,以提高患者就医感受。他们不但努力使自己医术精湛,还关顾患者因信息不全引发的焦虑情绪。

 

例如,北京的大三甲医院的眼科专攻白内障手术的主任医师,每天面对的患者是眼睛看不清,记性不好,耳朵也不灵,行动还不方便的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患者初诊时就让陪诊的年轻人入群,可以在上面随时问问题。他的团队会及时回复手术前后患者的各种问题(术前少滴了一天消炎药行不行呀?术后多长时间可以洗澡呀......),提示注意事项。

一周七天,一天十二小时。让病患明了自己的状况,拥有随时有医生关照的感觉。

 

其实,很多慢性病患,像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他们都想听取熟悉自己的医生的建议,随时调整药量的情况,但想想要去医院经过漫长的流程,包括路程,才能见到医生,如果感觉问题不是很大,许多人也就忍了。

 

这样一来,很多用药细节的出错或者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影响治疗效果,导致对医生的治疗有误会。

 

医生们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中不少人在能力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医患沟通渠道,及时给予他们一些用药指导及新的建议,保证治疗的质量。

 

但是,不是所有的临床医生都有这个组织能力和精力去计划筹划和实施这种医患沟通渠道,这对医药人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满足医生对患者管理的需求。

 

满足医生对患者管理的需求

 

为什么说“满足医生对患者管理的需求是医药人营销环节的一次重要机会呢?其中的逻辑很简单:

 

1、声誉对医生很重要

钱对谁都重要,但对临床(执业)医生来说,声誉最重要。现在一个科室里有不止一位医生擅长治疗某种疾病,有的医生的号会早早挂完,甚至一号难求,这些医院系统里都是有记录的。没有医生真的不在意有没有患者找他看病。

 

2、患者的口碑是医生声誉的根源

医术精湛,和善且能耐心回答疑问的医生最受病患欢迎。

如果患者对医生不满意,不但不会去找他看病,甚至还会推荐身边的人不去看病。

 

相反,如果一个患者对医生很满意,他不仅喜欢找这个医生看病,还会推荐身边的人来找这个医生看病。因此,做好患者管理,对医生声誉至关重要。

 

3、医患间的有效沟通会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其实患者的诉求很简单,告诉我什么病,怎么得到,如何治好。但一般来说,患者在诊室诊疗时,得到的回答往往记不全。

 

这就要求医生在医嘱表达上要通俗易懂,另外还能在患者回去后,能够反复多次地回答患者的治疗诉求,帮助他们解答或提示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细节事项等,这样的有效沟通才能真正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4、医药人可以成为医患良好沟通的桥梁

如何去做好医生的患者管理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利用现代科技,如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去进行医患沟通,但事实上,绝大数医生是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帮忙每一位患者解决回家之后的诊疗问题。

 

而这一块需求恰好可以给医药人提供一次“营销”的机会。医药人可以通过平台搭建或者其他手段,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联系,尽力去解答患者遇到的问题,会保证治疗效果,减少焦虑情绪,提高就医体验,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帮助医生提升诊疗声誉。

 

这种方式不但有价值,而且,绝对合规!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来源:医药代表 作者:思齐专栏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