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5. 正文

全球最大注射剂工厂遭遇龙卷风,美国3成市场告急!

7月20日,美国辉瑞公司的落基山分厂(Pfizer Rocky Mount)遭龙卷风袭击,受到严重破坏。

该厂是辉瑞2015年收购的全球最大无菌注射仿制药和生物仿制药企Hospira(赫升瑞)后整合而成,主要生产无菌注射剂,供应美国近三成的医院市场。

美国本身就正在遭遇严重的药品短缺。在FDA每周更新的短缺药品名单中,注射剂品种短缺的比例达六成。这次辉瑞工厂遭受台风重创,让美国本就不富裕的药品供应雪上加霜。

图源:彭博社 受龙卷风破坏后的辉瑞工厂

摩根士丹利称,辉瑞预计将在8月1日发布第二季度收益报告时,提供有关此次事故对公司影响程度和修复时间表的细节。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20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正在紧急工作,以确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的最佳方式,同时确保员工的安全。”

注射剂常年处于短缺状态

注射剂是临床常用剂型,往往直接入血,是高风险的药品。美国一直倡导“高标准+强监管”,能符合FDA要求的注射剂产品不多,美国市场近10年来一直处于注射剂产品短缺的状态,而且主要是仿制药。

目前美国注射剂仿制药市场上,Hospira、费森尤斯、Hikma 三家占供应量的57%。

辉瑞此次受龙卷风影响的工厂主要生产无菌注射剂,例如用于静脉输注的药物或输送到皮下或患者肌肉中的药物,包括麻醉剂、镇痛药、治疗剂、抗感染药和神经肌肉阻滞剂。被收购前,Hospira拥有近200个仿制药注射剂,以行业首创的镇痛泵、无针注射等等诸多新型制剂等出名。

2015年,辉瑞斥资170亿美元将Hospira收入囊中后,曾表示,“此交易将极大增强辉瑞的全球成熟药品(GEP)业务。”

目前尚不知道Hospira工厂受损的情况如何,但该厂主要生产的是无菌药物,面对FDA对于无菌注射剂严格的生产要求,一旦现有生产线被发现问题需要停产。

在美国,注射剂仿制药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但进入门槛却很高。据悉,拥有NDA/ANDA批文的567种化药注射剂产品中,有252个品种仅有一家生产企业,其中仅有3家及以内生产企业的品种数量占到67%。

与口服制剂相比,FDA对无菌制剂产品在研发、生产、工艺、包装储存与运输等方面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同时需要在FDA的高压检查下保持体系整体的无菌。

2020年3月25日,FDA向其印度子公司Pfizer Healthcare India发出警告信,原因是无菌注射剂的无菌生产、检测以及数据完整性方面的严重质量缺陷。

实际上,受供应链中断等影响,Hospira在今年4月就曾表示公司卡铂注射液、多西紫杉醇注射液、USP和甲氨蝶呤注射液等出现缺货情况。

如今工厂又飞来横祸。截至6月底,美国共有309种药品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这比去年年底的295个有所增加,也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总数。

辉瑞三成市场告急?

美国注射剂市场的集中度高,常年短缺,中国有不少注射剂制剂企业,但仅有为数不多的仿制药企业能够进入美国市场。

从中国注射剂ANDA数量来看,复星医药以81个ANDA批文位列首位,主要是收购Gland所致,此外有能力向美国持续供应无菌注射剂的企业还有健友股份、恒瑞医药、普利制药、齐鲁制药等。

其中,健友股份是全球肝素原料药与注射剂出口龙头之一,其拥有6条通过美国FDA批准的生产线,已成为美国注射剂销售管线最完整的供应商之一。2022年,健友股份七成的收入来自海外,营收达37亿元。

平安证券认为,国内注射剂出海龙头企业在 GMP、产能、销售渠道等方面准备充分,一旦相应产品出现短缺,将快速抢占市场。比如健友股份苯磺顺阿曲库铵占美国市场近30%,该品种自2020年4月3日开始为短缺状态。

健友股份美国市场已获批品种中,有28个品种与Hosipra品种重叠,其中包括标准肝素、达托霉素、右美托嘧啶、度骨化醇、氟维司群、瑞加诺生等终端过亿美金大品种;普利制药获批近20个品种,其中有10个品种与hosipra品种重叠,包括比伐卢定、达托霉素、碘帕醇、万古霉素等。

如果能够顺利进入并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优势,对于国内药企来说或将弯道超车。以抗肿瘤仿制药注射剂为例,美国市场价格远高于中国。

根据国盛证券研报,在通过对比28种同规格可比产品,其中有20种的市场最低价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美国市场抗肿瘤注射剂均价为国内价格的5倍左右。

2014年恒瑞医药的环磷酰胺注射剂获批ANDA后,第二年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0%,毛利率95%以上,为公司带来近3亿元净利润。

由于美国药品市场主要由商业保险所覆盖,如果在ANDA获批的情况下,注射剂产品完成生产备货后可以在美国市场快速上量。此前FDA已经特批中国药企齐鲁制药的顺铂注射液进入美国市场。

面对美国短缺药品清单越来越长,加上此次辉瑞工厂事件,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敲开美国市场的大门。

撰稿|李谨行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山谷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健识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