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DRG支付方式下医院如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是医院日常用于引导员工努力的重要“指挥棒”,在DIP/DRG支付方式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是不同于按项目付费,指标的评价单元和指标内容都需要结合支付方式
绩效评价是医院日常用于引导员工努力的重要“指挥棒”,在DIP/DRG支付方式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是不同于按项目付费,指标的评价单元和指标内容都需要结合支付方式
绩效评价是医院日常用于引导员工努力的重要“指挥棒”,在DIP/DRG支付方式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是不同于按项目付费,指标的评价单元和指标内容都需要结合支付方式进行升级和创新,通过针对性的指标医院领导可以及时分析的运营状况,发现问题,改进和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医院绩效评价指标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病例病种覆盖率:DIP/DRG支付方式是否能够覆盖医院病种和病例并不是全部,只占医院病种的一部分,病例覆盖率是分析医院内部的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在实际结算中是一份病历一份病历进行结算,如果同一病种组院内的成本差异太大,就有可能出现病种的DIP分值是合理的(DRG权重需另思考),但由于院内医疗服务差异太大导致本该盈利的病种组中部分病例亏损。
二、住院时长:
1、平均住院时长:计算医院或特定病种的平均住院时长,以了解患者在该DIP/DRG支付方式下的典型住院时长。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平均住院时长与其他医院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医院的表现。
2、DIP/DRG组内住院时长差异:对同一个DIP/DRG组别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住院时长差异。这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延长住院时间的情况,例如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或无必要的延误。
3、住院时长变化趋势:跟踪特定DIP/DRG组别在一段时间内的住院时长变化趋势,可以帮助评估DIP/DRG支付方式对住院时长的影响。比较时间段内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付费方式改变对住院时长的潜在影响。
4. 住院时长与医疗质量关联性:评价住院时长与医疗质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如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等。如果住院时长较短的患者在其他关键指标上表现良好,可能表明DIP/DRG支付方式能够促使医院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 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长对患者体验和满意度有很大影响。通过调查患者对住院时长的满意度,可以了解他们是否对住院时长感到满意,并能提供对DIP/DRG支付方式下的住院时长评价的反馈。
三、 住院费用:评估DIP/DRG支付方式是否能够合理控制住院费用,以防止过度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
1、病种平均住院费用:计算医院或特定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以了解患者在该DIP/DRG支付方式下的典型住院费用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平均住院费用与其他医院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医院的费用表现。
2. DIP/DRG组内住院费用差异:对同一个DIP/DRG组别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住院费用差异。这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费用偏差较大的情况,例如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或费用控制不当的情况。
3. 住院费用变化趋势:跟踪特定DIP/DRG组别在一段时间内的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可以帮助评价DRG/DIP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比较时间段内的变化,分析组内异常费用再针对性进行管理,以提高医医疗质量。
4. 住院费用与医疗质量关联性:评价住院费用与医疗质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并发症发生率,我们都非常清楚DIP/DRG是以主要诊断作为核心付费依据,如果病人入院后并发症多,医院不可能不进行治疗,进行治疗就会大量提高成本,所以控制并发症继能控费,更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有二次入院、低标入院率等指标都是可以有效控制费用的指标。
四. 预防性医疗服务覆盖率:从支付方式改革的长远思考,评估DIP/DRG支付方式是否能够鼓励医院提供预防性医疗服务,以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1. 预防性服务项目数量: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预防性医疗服务项目的数量。这包括常见的预防性筛查、疫苗接种、健康咨询等项目。
2. 预防性服务项目比例:计算预防性医疗服务项目在医疗机构总服务项目中的比例。较高的比例意味着医疗机构更加重视预防性医疗服务。
3. 预防性服务人次:统计接受预防性医疗服务的人次数量。这可以反映医疗机构预防性服务的实际受益人群。
4. 预防性服务覆盖范围:评估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即服务是否覆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风险群体等。
5. 预防性服务提供者比例:评估医疗机构中提供预防性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的比例意味着医疗机构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提供预防性服务。
6. 预防性服务宣传和教育活动:评估医疗机构开展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宣传和教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这可以促进公众对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认识和参与。
7. 预防性服务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医疗机构是否对预防性医疗服务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监测和改进预防性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DIP/DRG支付方式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医院的运营状况、医疗质量和资源利用情况,促进医院的改进和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同时也有助于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和资源管理。
本文来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