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资讯 >
  4. 投融资 >
  5. 正文

114亿美元,中国创新药BD新王

2025年10月22日,中国创新药企信达生物(港股代码:01801.HK)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武田制药(东京证交所:4502;纽约证交所:TAK)共同宣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联手加速新一代免疫肿瘤疗法和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全球开发与商业化。

作为交易对价,武田将向信达支付高达12亿美元的首付款(含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以及高达102亿美元的开发、销售里程碑款,此次合作协议总体价值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01.组合打包释放资产价值

本次合作的核心在于信达生物三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物——IBI363、IBI343与IBI3001,它们不仅代表了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最前沿技术,更通过巧妙的“组合交易”策略实现了价值*化。

IBI363作为全球首创的PD-1/IL-2α偏向性双抗,凭借其精准的“IL-2α偏好性”设计,显著降低了传统IL-2疗法的毒性风险。该药物在保留对IL-2受体α链亲和力的同时,弱化对β/γ链的结合,实现了在不激活外周正常T细胞的前提下选择性扩增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这一突破性机制使其在PD-1耐药肺癌、MSS结直肠癌等难治性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疗效,被业内视为“下一代IO基石疗法”。

正是IBI363这样的王炸产品,为信达在谈判中赢得了关键筹码。对于在IO领域尚处空白的武田而言,这款定位后PD-1市场的创新药物*契合其肿瘤领域的战略布局,且不与现有管线冲突。信达巧妙地以这款核心资产为基础,将其他高潜力产品打包交易,既做大了整体规模,也推动了相对不易单独达成大额BD的资产价值实现。

在这一策略下,竞争激烈的CLDN18.2 ADC产品IBI343找到了*出路。该药物采用创新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作为载荷,已在中日开展III期胃食管癌临床试验(G-HOPE-001)。信达将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授权给武田,或许正是看中了其在日本胃癌市场的深厚根基——这与信诺维将同靶点ADC授权给安斯泰来的成功案例异曲同工,体现了对区域市场特性的精准把握。

而潜力巨大的EGFR/B7H3双靶向ADC IBI3001,信达则展现了*的资产定力。不同于一些Biotech在早期研发阶段低价出售重磅分子的做法,信达仅授予武田*选择权,既获得了合作机会,又保留了这款临床前数据优异的潜在大药的未来价值。

这种核心引流+梯队搭配的组合策略,使信达在权益分配上掌握了充分主动权:对IBI363坚持全球共同开发与美国利润分成;对IBI343灵活出让区域权益;对IBI3001以选择权保留未来潜力。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与成熟的交易设计,信达不仅实现了114亿美元的交易总额突破,更展现了中国药企在全球BD交易中日益提升的战略思维与价值判断力。

02.四六分成锁定长期红利

本次合作刷新纪录的关键,不仅在于114亿美元的交易体量,更在于信达在权益分配上的创新设计。

在关键的IBI363项目权上,信达跳出了中国药企出海低销售分成的传统局限,设计了“全球共同开发+美国利润分成”的创新模式:双方按4:6比例(信达/武田)分担全球开发成本,在美国市场按同等比例共享利润或共担损失,仅将“大中华区+美国”以外的商业化权益授予武田。

这一设计延续了传奇生物与强生在CAR-T合作中“利润对半分”的先进理念,使信达从授权方升级为共同开发方,深度绑定了IBI363的长期价值

从行业视角看,这一交易的诞生恰逢中国创新药“出海”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今年以来,中国药企的重大BD交易频现:联邦制药将其GLP-1创新药以总额最高20亿美元授权给诺和诺德;恒瑞医药就1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项目与跨国药企GlenmarkSpecialty达成超10亿美元合作;和铂医药亦就其旗下的超长效靶TSLP抗体达成近10亿美元海外授权。

据中邮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许可授权总金额近660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动脉网6月报告更指出,超90%的全球*跨国药企已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中国已成全球创新药BD增长最快的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信达114亿交易既是个体突破,更是行业趋势的集中体现。

未来,若信达、恒瑞等头部企业能持续产出重磅创新药,或许会有更多“传奇与强生式”的优质合作落地——不再是简单的授权出海,而是基于利润四六开、五五开的全球共创。毕竟,BD的初心从不是完成一笔交易,而是让中国药企的创新成果在海外市场卖出应有的价值,收获与研发实力相匹配的收益。

当越来越多中国药企踏上“以产品实力换价值话语权”的路,中国创新药才能真正从出海潮走向价值潮,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疗法的同时,也让中国医药创新的价值被世界看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来源:投资界 作者:黄雨柔,动脉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