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快讯 > 综合资讯 >
  5. 正文

10堂理论课+70天静观成长,数千父母相约“心理自育之旅”

家长能否善待孩子、科学育儿 不仅仅是认知和意愿的问题 更在于其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如何 这种实打实的能力 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获得 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指引 在压力中训练出来 30%以上的中学生确诊抑郁症 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其中30%

家长能否善待孩子、科学育儿

不仅仅是认知和意愿的问题

更在于其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如何

这种实打实的能力

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获得

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指引

在压力中训练出来



30%以上的中学生确诊抑郁症


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其中30%的初中生,以及40%的高中生,都被检出患有抑郁症。这是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数字。


此前,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发现,安徽农村地区的1万多位中学生中,22%以上有自伤行为。在四川等地,中学生自伤的比率在30%以上。


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教育机构加大抑郁症防治力度,心理健康教育为作中高及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教育部亦明确提出,要将抑郁症的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2021年十月下旬,中国首部《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称《促进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是我国第一次就家庭教育立法。


《促进法》规定,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科学育儿。媒体解读说,这意味着,今后当家长,也要“持证上岗,依法带娃”了。



科学育儿的前提,

是父母在精神上已长大成人


科学育儿很重要。


但如果仅仅把焦点放在“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身上,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父母不可能越过自己,去善待孩子。换句话说,一个人没跟自己搞好关系之前,不可能跟他人搞好关系。而跟自己搞好关系的前提是,能否跟自己的情绪搞好关系,能否看见和尊重自己生命体验。


世代以来,人们已习惯性地将自己、也将孩子物化。物化成为一个个追求“成功”与“美好未来”的工具。在物质层面收获丰厚,却不断远离生命的根本。从内在幸福家庭和谐的角度来说,父母们需要重新去认识生命本身。学习从根本上去哺育这生命之树,而不是一路拨苗助长,逼着小树结大果子。


二,精神层面,大部分家长心中依然藏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是这时代共同的痛。


关系紧张的家庭,看上去是父母孩子在起冲突,其实是几个“孩子”在“打群架”。比如当父母问孩子:我对你这么好,以后你要怎么孝敬我啊?看上去是在教孩子如何回报,真相可能是父母内在有匮乏感的“孩子”,在跟自己的孩子争宠。


所以对父母或者教师来说,实施依法育儿的第一步,不是教育和批判,而是看见和关怀——让父母们内在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家长能否善待孩子、科学育儿,不仅仅是认知和意愿的问题,更关键的,在于其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如何。


真的有了内功,困难当前才能不冲动。否则学得再多,也不过是沙滩上写字,情绪的洪水一来,就会全部冲垮。而这种实打实的能力,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获得。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在压力中训练出来。



所以,在自身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要让父母“科学育儿”,会适得其反——徒增父母或者教师对自身的批判与挫败感,而最终这些压力,仍然会加倍转移到孩子身上。


基于以上的观察,果然心理携手几家同样关注父母心理健康的机构,联合推出这个中长期的公益父母课堂


为那些愿意在心理层面,耐心陪伴自已成长的家长,教师,提供一些实打实的自我支持和成长的知识,同时训练在生活中化解情绪和压力的能力。


预计全国将有数千位父母及教师参与此次心理自育(愈)&成长之旅。


此次课程的带领者,皆为业内资深心理咨询师,以及在自育之旅上已充分体验到成长和转化的“健心习练者”。


专业素养上整合西方心理学及东方传统智慧,注重在困难情绪和压力中实修“内力”。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们反复验证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不是学出来,而是有意识地,从生活中练出来的。



这是一趟什么样的旅程?


(活动海报)


【针对人群】


- 愿意在心理层面,耐心陪伴自已成长的家长,教师

- 尤其适合正在面对10-18岁青少年的家长、教师

- 愿在心理层面自我抚育(疗愈)、向内扎根者

- 正念习练者


【您将收获】


- 10节理论课,初识心理世界运行之道

-70天社群陪伴,照见自己,并在社群中彼此照见

-10位在自育之旅上已获得深刻转化者的分享及答疑

-学会在生活中自我觉察、自我关怀

- 初识情绪的运行规律,学会疏通困难情绪

- 认识自身的资源,构建内在支持系统

- 破除限制性思维,拥有更大的胸怀和格局,

来看待人生的起伏

- 在跟自己搞好关系的基础上,跟他人搞好关系


【旅程内容及自育方式|3+1】

轻柔地,将一种向内生长的存在方式,融入生活…



1、轻松听课

每周放松又好奇地

接收一堂20分钟以内的

音频(或视频)课

(一共10节课)



2、随心练习


每天抽出20分钟

带着天真与好奇

对自己的呼吸状态、身体感受

情绪状态、反应模式、起心动念等

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关怀+遇事练心

仿佛此生初识此人

尝试在觉察中与Ta重建关系

(一共70天)



3、周末答疑

+1分享心得


每周末,将有资深心理学人

来到直播间

分享、答疑及互动

(10次分享)

+

加入社群

把自我觉察和听课后的感悟和心得

随手记录下来,与群友分享碰撞

照见自己&彼此照见



【听课方式】

音&视频课+线上直播室


【课程时间】

一共10周


首期课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下午

预计2022年1月底结束

分享&答疑时间

每周六晚上8点,或周日晚上9点

首期分享&答疑时间

2021年11月27日晚上8点


【时间安排说明】10周,为10个7天。人的身心每7天为一变。

10个7天,可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蜕变之旅。


【“父母心理自育之旅”课程目录】


开篇|依道而行,方得心安

第1课

您需要的不是批判与改造,而是自我关怀

第2课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创伤”

第3课

自育第一步:看见并尊重内心真实的样子

第4课

自育第二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5课

自育第三步:建立内在支持系统

第6课

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实

第7课

对孩子的过度管控,是在逃离自己

第8课

担心未来,是因为当下没站稳

第9课

每打通一个情绪关,都会解锁力量值

第10课

成人礼:领悟《大学之道》

【附赠5个安神、聚神的正念练习引导音频】

练习1

在呼吸中连接天地能量

练习2

在行走中感受大地的支持

练习3

身体感知练习

练习4

日常聚神练习:事事过心

练习5

疏通情绪瘀堵

(注:此目录将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有所改动)



【课程及练习带领者】



周 琼


心理世界深度探索者

果然心理创始人

广州城市修行驿站发起人及带领者

中国传统心学应用体系研发者

(已研发《化解情绪苦痛39讲》、《心理急救16讲》

《内在力量成长19讲》等系统训练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念治疗取向)

英国牛津大学正念认知疗法(MBCT)师资

渡过签约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

跟随禅宗传承者,长期修习内观及健心之法

深刻体验到“心理健康不是学出来,而是练出来的”



【分享及答疑者】



十位业内资深心理咨询师

&在自育旅程中体验到深刻转变的习练者

(老师们的简介,将在答疑课前公布)




如何加入旅程


1、无分组转发此推文或活动海报至朋友圈

(海报见文中。请保留2小时以上)

或转发至100人以上群(保留2分钟以上)

2、如不喜发布推文,亦可直接缴纳人民币9.9元

3、请将转发信息(或缴费信息)

截图发给活动志愿者@丽华,获邀入群


丽华姐姐(活动志愿者) 微信



【学习费用】

0元

此为公益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主办机构】

果然心理


【联合发起机构】

渡过社群家长学堂

八点健闻

清远礼仪文化交流协会

本文来源:八点健闻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