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团队领衔,这家创新药企拿下12亿人民币B轮融资 云锋基金出手,看医疗器械如何玩转CDMO? 心脏瓣膜国产梯队已成形,与外企较高下 请关注本周医药投融资周报!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综述 生物医药:本周共有10项私募融资交易,5个兼并收购项目,3

院士团队领衔,这家创新药企拿下12亿人民币B轮融资
云锋基金出手,看医疗器械如何玩转CDMO?
心脏瓣膜国产梯队已成形,与外企较高下
请关注本周医药投融资周报!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综述
生物医药:本周共有10项私募融资交易,5个兼并收购项目,3家公司完成IPO上市,2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其中丁健院士领衔的海和药物获得1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海正药业约44亿收购瀚晖制药49%股权,全盘控股瀚晖制药,高瓴资本通过本次重组交易间接入股海正药业,持股比例超5%。
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共有8项私募融资交易,2个兼并收购项目,1家公司完成IPO上市,2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其中,专注神经外科导航和手术机器人的华科精准获得美敦力中国基金数千万B轮融资;专注瓣膜赛道的金仕生物获得磐霖资本等机构的股权融资,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IVD与精准医学:本周共有2项私募融资交易。其中聚焦于临床神经遗传疾病诊断检测服务的赛福基因获得数千万人民币Pre-B轮融资。
医疗服务:本周重磅陆道培医疗集团完成超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淡马锡领投,Investcorp跟投,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智慧医疗:本周共有3项私募融资交易,融资金额均在数千万元人民币左右。

本周重点新闻回顾
科创板开市一周年,成绩单公布!
新闻简述: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上市公司达到140家,总市值逾2.79万亿元,合计融资2,179亿元。同日,科创50指数(000688.SH)正式上线。开市一年来,科创板建设通过关键制度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市场包容性、行业集聚性、品牌示范性充分显现,上市企业科创属性和成长性尤为明显;通过注册制试点,将企业选择权交给市场,有效提升发行上市领域的“营商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通过交易机制创新,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交投活跃、博弈充分、定价机制发挥应有作用。总体来看,科创板制度设计与执行总体符合预期,改革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注册制试点形成的有效经验已推广至存量市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支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投资人视角:2019年7月22日-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不辱使命,不仅顺利完成“注册制”的试点工作,审核的成本和效率改善明显,而且扶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
其中,泽璟制药是首家无收入未盈利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作为一家创新药研发型制药公司,泽璟制药前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急需资金支持,登陆科创板后收获了资金和知名度;
中芯国际上市募资总额高达532亿元,是10年来A股市场最大IPO,从6月1日上市申请到过会只有19天,到7月16日上市只有45天;
国盾量子上市首日涨幅923.9%,创下A股市场单日涨幅最高纪录。
此外,科创板交易高度活跃,日均换手率高于整体A股约11%,更让人惊喜的是新股上市首日及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上市企业的业绩也支撑起强劲的股价表现,2019年科创板营收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分别高于整体A股的9.5%和6.3%。
尽管科创板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部分锁定一年期的首批科创板首发股份、机构配售以及战略配售股份即将解禁,7月解禁规模达2,151亿元,11月解禁规模约1,150亿元,叠加近日中美互关领事馆等“黑天鹅”事件,无疑会对科创板造成一定扰动。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科创板未来的走向,助力医疗大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典案例复盘
私募融资
海和药物
B轮:12亿元人民币
投资机构:(领投)华平投资,(跟投)招银国际、君联资本、中金资本、混沌投资、朗姿韩亚、瑞华投资、上海科创基金、博远资本、盈科资本、联升创投、石药集团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创新药物研发企业,专注于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复杂疾病的新药研制。公司拥有丁健院士领衔,海外归国学者和富有跨国药企丰富工作经历为核心的自主创新高端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建立了新药临床前评价技术平台和临床研究体系,公司在研管线包括8个临床化合物和3个临床前化合物 。
投资人视角:海和药物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物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寻求中国原创和创新药物的国际开发之路。公司进展较快的产品包括:RMX3001是全球较早开发成功的口服紫杉醇药物,目前已在韩国获得上市批准,并于2018年启动国内三期临床试验;靶向FGFR1–3、VEGFR1–3和PDGFRα/β的三靶点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德立替尼的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全国多家中心开展,涵盖多瘤种,同时正在开展包括PD-1/PD-L1抗体在内的多种联合治疗探索;II代喜树碱类化合物希明替康正在全国开展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研究,具有免疫疗法应用潜力,对伊立替康耐药病人显示出临床效果;谷美替尼是海和生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强效、选择性小分子MET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谷美替尼强效和特异性靶向抑制MET激酶体外活性,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谷美替尼具有良好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耐受性。
海和药物的产品管线主要聚焦在抗肿瘤领域,多款产品为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权益,我们认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是海和快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加速推进多款抗肿瘤新药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和上市,这也是海和国际化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海和一样的国内药企充分发挥国内外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源优势,走向国际,更好的服务全球患者。
私募融资
药捷安康
C轮:B+C轮合计超过6,000万美元
投资机构:(领投)国投招商,(跟投)海松医疗-南京江北医疗创新基金、国投创业、南京峰岭资本、恩然创投、Eastern Handson、金浦健康基金、长江国弘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南京。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平台型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其团队拥有丰富的临床前生物学、药化、药学经验和全面的临床开发能力与资源,针对肿瘤、心血管与代谢疾病领域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为驱动,致力于打造丰富的具有全球突破性的First-in-Class和全球竞争力的Best-in-Class产品。
投资人视角:药捷安康的核心产品有两个:TT-00420为多激酶抑制剂,目前于中美两国开展1期临床,适应症为三阴性乳腺癌与胆管癌等实体瘤,并获美国FDA授予的胆管癌“孤儿药”资格认证。另一款核心产品TT-00920是一种PDE9抑制剂,已完成美国健康志愿者1期临床试验,产品适应症为慢性心力衰竭。目前,乳腺癌患者中15%属于三阴乳腺癌,但是该疾病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因此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TT-00420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及靶向抑制细胞周期的双重作用机制抑制肿瘤增殖,有望为三阴乳腺癌等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填补此项研究领域的空白。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目前的治疗药物主要目的为改善患者症状,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而无有效的治愈手段。TT-00920有望为广大慢性心衰患者,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带来革命性的创新疗法。
私募融资
纳百医疗
D轮:亿元级人民币
投资机构:云锋基金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东莞。公司提供专业医疗器械工业设计、研优化、手板工业定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注塑成型、精密钣金机加及医疗器械组装代工生产等服务,涵盖医疗器械上游精密零组件全生态链研发、制造、代工,是国内少数的覆盖大中小型医疗器械结构件全工艺的CDMO模式供应商,为500多家企业提供精密精致、安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迈瑞医疗、迪瑞医疗、迈克生物、新产业生物、万东医疗、鱼跃医疗、普门科技、雷杜生命、开立医疗、硕世生物、圣湘生物等。
投资人视角:2017年,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正式在国内开始施行,允许技术持有与生产资源的分离,这一制度将深刻改变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模式,同时CDMO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显著降低器械企业的创新门槛,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对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意义深远。
回归到CDMO业务本身,作为一种技术和资源要素密集型业务,医疗器械 CDMO 企业的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极大。此外,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各产品之间区别较大,且单个产品业务规模较小,难以充分发挥CDMO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因此,国内各CDMO企业,财务表现并不乐观。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富士康”模式,规模化和标准化是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我们预计,集群化和规模化将是未来医疗器械CDMO领域的发展主旋律,通过并购和整合,市场上有可能出现几家区域性垄断的CDMO企业。我们也将对医疗器械CDMO行业进行持续关注。
私募融资
金仕生物
股权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
投资机构:磐霖资本、君度投资、常熟国发创投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常熟。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心脏外科产品和微创介入瓣的高科技公司,围绕生物瓣膜核心技术,布局心脏手术全系列产品,包括新一代生物心脏瓣膜、微创介入瓣膜、瓣膜成形环和生物补片等,是国内心脏瓣膜市场的先进企业。公司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元素力®心脏瓣膜成形环”,已于2018年12月10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该产品用于纠正和重塑病变的瓣环,维持合理的瓣叶对合面积,适用于二尖瓣、三尖瓣心脏瓣环修复手术需要使用人工瓣膜成形环的患者。
投资人视角:我国是心脏瓣膜疾病高发国家,心脏瓣膜疾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国内每年需要行心脏瓣膜及其修补材料置换的病人大约2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增加将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之进口生物瓣膜高昂的价格、国内原材料良好的供应基础以及生物瓣膜较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国内医疗企业启明医疗(浩悦曾作为独家财务顾问)、沛嘉医疗(浩悦曾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微创心通在国内TAVR市场形成了梯队竞争优势,可以与全球领先的瓣膜供应商爱德华生命科学一比高下。
同时,国内也有创新企业在二尖瓣置换领域的纽脉(浩悦曾作为独家财务顾问),二尖瓣修复领域德晋、捍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三尖瓣置换领域的健世,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值得关注。

E药经理人: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浩悦资本:浩悦资本创立于2013年,致力于成为嫁接中国医疗事业与资本的桥梁。浩悦资本的研究领域和交易范围覆盖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IVD与精准医疗、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浩悦资本的团队由深耕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资银行家组成,长期密切追踪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动态和投资趋势,每周发布医疗行业周报和整理医疗大事件,从资本角度解读新政策和新前沿。
本文所载的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但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药监局通报药品不合规,中国医药江苏吴中旗下公司登榜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先震 孙辰炜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的《国家药监局关于2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2020年第50号)显示,经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9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有14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2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其中,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09864&idx=2&sn=3dc65156e26bea0f070d67a0ee98cbad&chksm=bed4cdd589a344c31773695ec556de2e49a6af76fcbc723ff6bed4b623bb74ff837b9781fa40#rd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