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药企董事长突辞职。新实控人:我们要对标恒瑞

2020年的中秋节,对于魏海军来说,可能别有一种心境。因为这是他在东北制药,从董事长转身成为原董事长的第一天。 国庆节前一天,东北制药忽然发布一条重要人事变动公告。 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东北制药董事长魏海军辞去董事长职务,不再在公司担任何行

2020年的中秋节,对于魏海军来说,可能别有一种心境。因为这是他在东北制药,从董事长转身成为原董事长的第一天。

国庆节前一天,东北制药忽然发布一条重要人事变动公告。
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东北制药董事长魏海军辞去董事长职务,不再在公司担任何行政职务。公告中披露东北制药董事会是在9月29日收到董事长魏海军递交的辞职报告的,“辞职报告自送达本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东北制药四名独立董事于同日公布关于董事长辞职的独立意见,称魏海军辞职原因与实际情况一致,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日常运作,也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根据东北制药2020H1财报,离任前魏海军持有东北制药666.03万股,价值约3800万元。此次公告中表示魏海军持有股票为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不存在除离任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之外的其他特殊承诺事项。
2013年,魏海军自沈阳市政府机关调至东北制药并出任董事长,在掌舵东北制药7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推动了这家老牌国有企业一系列的改革。2018年东北制药作为沈阳市唯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混改试点任务。同年6月辽宁方大集团通过增持成为东北制药控股股东,此前国资东北制药集团一直是东北制药的第一大股东。
截至今年9月30日,国有法人东北制药集团持股15.6%,控股股东方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占比为38.86%。
01 混改中的东药
东北制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东北制药总厂,成立于1946年,是解放后我国最早的制药基地之一。根据官网信息,东北制药在建国后援建了全国19省市52家医药企业,向外输送干部1300多人,被誉为我国民族制药工业的摇篮。
1993年东北制药通过股份制改造合并沈阳第一制药厂等企业成立股份制公司,并在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但随着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加剧,作为国有大型制药企业的东北制药受制于旧有体制机制以及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营收、净利增速停滞不前,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的上市便带着国企解困的因素,但上市以后东北制药的业绩并不理想,上市第二年即现亏损。随后几年的利润一直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
为此东北制药也采取了相关改革举措。例如在2007年把维生素C的经营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逐步理顺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东北制药的治理结构。2010年之后东北制药再次出现巨额亏损,至2012年三年累计亏损达8亿多元。
2013年原沈阳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魏海军出任东北制药董事长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调整组织结构,精简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着手解决执行能力差的问题;在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药商业三大原有业务基础上,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制药工程,发挥化学合成和发酵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加快人员优胜劣汰步伐,并从外部招聘职业经理人,帮助东北制药顺利实现转型。
对于改革,魏海军在2014 年接受E药经理人杂志封面报道时曾袒露心声,“等若干年后,东药变得越来越好,东药人都奔头十足的时候,如果参与现在这场变革的人还在,能有人说,东药现在挺好的,但当初是真困难啊。幸亏来了那么一个人,‘写字’出身,听说挺狠也挺横,给调整过来了。”
公司内部改革之外, 魏海军在任期间东北制药还开启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
新华社曾撰文对东北制药的混改进行报道,“2017年下半年,沈阳市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抓住东北制药为筹集VC项目搬迁资金在资本市场定向增发的契机,将这家老国企确定为全市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打开社会资本进入国企的通道,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混改。2018年上半年辽宁方大集团参与东北制药定增项目,此后又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在东北制药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26.02%,依法依规入主东北制药成为控股股东,国有资本退居为第二大股东。”
混改后,东北制药引入方大集团标准管理制度体系以及充沛的资金支持,建立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决策机制。
东北制药也因此在改革伊始便尝到了甜头。2018年东北制药实现营业收入74.67亿元,同比增长31.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创下2010年之后最高水平。2019年营收继续增长十个百分点达到82.2亿元;扣非净利润则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85.8%。
混改初见成效,东北制药出手也阔绰起来。根据官网信息,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在2018年6月东北制药混改后首次干部大会上表示,鉴于东北制药干部员工目前工资不高,建议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给干部员工工资上涨50%。另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11月东北制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包括董事长、总裁在内的高管和业务骨干254人定向发行限制性激励股票3700多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6.60%。“集团高管持股在100万至300万股,中层干部和骨干技术人员持股在几万至几十万股不等,企业干好干坏与骨干员工切身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东北制药在财报中表示,公司经营管理全面聚焦效益和效率,以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主体来面对市场、面对竞争,以市场准则作为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始终坚持“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的企业价值观。
不过从2019年1月至今,东北制药频繁出现人事变动。

业绩 也出现 动荡, 2020年半年报显示,在疫情的影响下东北制药2020年H1实现营收37.23亿元同比下降9.41%; 归母净利润5821万 较上年同期腰斩一半。
02 方大向前
就在魏海军递交辞呈的同一天,东北制药还发布公告披露了方大钢铁要约收购股票的结果。
公告称,方大钢铁对东北制药的要约收购已实施完毕,完成后方大钢铁持有东北制药13.94%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方大钢铁以6.59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东北制药1.35亿股。而就在上个月东北制药发布的最新要约收购报告书中称,“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内,东北制药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5.49元/股。”为此次完成收购,方大钢铁溢价20%,耗资人民币近9亿元。
另据天眼查信息,方大集团持有方大钢铁100%股权。自2018年入主东北制药后方大系不断增持,本次收购后方大在东北制药的股权占比增至38.86%。
而另一方面,东北制药集团自今年3月开始启动减持东北制药股票的计划。9月30日东北制药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减持计划进展情况说明,截至9月29日,该减持计划已累计减持3572251股,占总股本的0.2643%,减持计划已完成过半。本次减持后国资东北制药集团持股占比下降至15.6%。天眼查数据显示,东北制药集团由沈阳市人民政府100%持股的辽宁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一进一退间方大集团在东北制药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上坐得更牢了。
此前,国有药企混改最知名的例子莫过于云南白药了。
2016年12月云南白药控股股东白药控股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新华都集团,民企新华都以253.7亿元获得云南白药控股股东50%的股权,在此之前云南省国资委持有云南白药控股100%的股权。此后,云南白药进行了一系列组织结构调整,民营资本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主掌云南白药多年的原董事长王明辉,一度卸任董事长,出任总经理。2018年通过工商变更新华都掌舵人陈发树正式白药控股成为董事长。
03 对标恒瑞
根据官网介绍,方大集团是一个以炭素、钢铁、医药为主业,兼营矿山、房地产等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方大炭素、方大特钢、东北制药三家上市公司。而这三家上市公司都是曾经的国企改制而来。
方大集团创始人为方威,天眼查显示,目前方威持有方大国际100%股权,通过方大国际间接持有方大集团99.2%股权,方威是方大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出生于1973年的方威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凭借150亿的身家位列《2012胡润少壮派富豪榜》第二位。2018年方威更是以450亿元成为“钢铁首富”。有媒体称呼方威为“国企猎手”,以示他在资本市场上屡屡抄底国有资产再将其重新盘活的神奇操作。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方威通过公开竞拍成功获得海龙科技51.62%的股权,更名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龙科技的前身为成立于1965年的兰州碳素厂隶属原冶金工业部直接领导。方大集团还先后收购沈阳炼焦、蓉光炭素和合肥炭素等国企对炭素生产资源进行整合,目前方大炭素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炭素联合企业和国内唯一具有生产核级炭素制品资质的企业。
2009年方大集团与江西省冶金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国企南昌钢铁57.97%股权转让给方大集团,后者成为南昌钢铁的控股股东。同年12月南钢旗下的“长力股份”正式更名为“方大特钢”。
东北制药是方大集团较近一次的大动作。据财联社统计,2012年方大集团早在就曾以近3亿元持股东北制药,但随后的两年中通过多次减持并全部套现。2015年末第二次增持东北制药,之后再次几乎全部卖出。二进二出后,在2018年方大集团再次增持东北制药,这次方大没有选择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成为了东北制药的控股股股东。
方大集团在权益变动报告中表示,入驻东北制药,是看好东北制药所从事行业的未来发展,认可东北制药的长期投资价值。方大集团也确实将目标定的很高。
2018年8月方威到东北制药调研时就对当时的领导班子表示东北制药要对标恒瑞医药,“东北制药对标恒瑞医药,不是一年、两年一下子就能赶上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赶超的目标,集团会在政策、资金各方面全力支持。”
方威还为东药制定了2019年年底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的目标,虽然目标并未实现,但方威和他的方大集团入局医药之心彰显无遗。
2018年在方大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方威表示,对于医药板块,“未来集团的目标是做到世界第一大。”

中国“全球首发”新药将迎劲敌!阿斯利康PK信立泰,谁能胜出?

2019年12月,阿斯利康罗沙司他获批上市,成为第一个MNC在中国首发的全球创新药。9个月后,信立泰公布其引入的同类产品恩那司他的最近进展——日本获批上市。在峰值接近80亿美元的市场,战争即将悄然打响。 9月29日信立泰对外披露称,收到日本烟草公司(JT)的...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一票人马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