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2020H1样本观察】万家零售药店过半平均增长26%,7大巨头扩张角逐

药店沿着老路越来越难走,但目的地就在前方。如何打通种种新路子,是为了生存一定要思考的事情了。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单做了12年,大参林是首家闯入细分领域前五强的药品零售企业。 2019年,四大上市零售药店的业绩集体突破百亿元,而这背后是2012

药店沿着老路越来越难走,但目的地就在前方。如何打通种种新路子,是为了生存一定要思考的事情了。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单做了12年,大参林是首家闯入细分领域前五强的药品零售企业。
2019年,四大上市零售药店的业绩集体突破百亿元,而这背后是2012年到2019年,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由2268亿元增长到4196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2%。零售药店的市场规模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扩大,整个市场多年的稳定性增长也造就了四大零售药店的突破。
在营收方面,老百姓暂列第一,达到116亿元,大参林以111亿元次之;但在净利润方面,大参林远远超过其他三家,达到7亿元,超过排名第二的一心堂整整1个亿,展现了较高的盈利能力。而在2020年上半年,大参林营收、净利已经双双升至第一位,半年的净利更是逼近6亿元。
同时,在资本层面,大参林在8月底时市值涨超500亿元,在四大连锁中名列第一,仅益丰药房与之相近,另外两家则与之相差超200亿元。
 01 大参林:向外生长
4 家医药连锁上市企业里,大参林上市最晚,但市值排在第一位,也是最能赚钱的药店。
从财务数据看,大参林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均高出同行一筹,其净资产收益率是四家上市药店企业唯一超过20%的,2019年达到20.39%,毛利率接近40%。
参茸滋补药材、保健品的高贡献是维持较高净利率的重要支撑。与其他3家有些不同,大参林来自参茸滋补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收入达到16.5亿元,接近总营收的15%,其中参茸滋补药材的毛利率达到40.97%,营收贡献超过一成。
此外,大参林的主要市场在广东,而广东的零售市场本身也是全国最大的。四大连锁药房的区域性全都非常明显。但营收体量不断膨胀的背后,是急剧扩张的门店数。2019年以来,四大连锁药房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在深耕各自优势区域的同时,加速向全国扩张圈地。
从2019年初到2020年一季度,大参林共发生15起同行业并购和1个参股投资,涉及交易金额合计约7.14亿元。
大参林在2019年新开拓了河北、黑龙江、陕西、江苏四个省份市场,均以并购方式进入。大参林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集中精力通过进一步并购和自建,将这四个省份市场下沉做透,达到规模优势。
与往年的疯狂并购相比,2019年以来四大的收购出现了新趋势,即收购以连锁为主,且不少是区域的龙头。2019年11月,大参林收购湛江天马大药房全部股权以及南通市江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这两家药房均是当地综合竞争力较为领先的连锁药房,尤其是在门店布局及发展速度方面,具备一定区域扩展能力。
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参林门店总数增长至5212家,门店网络已铺展至全国10个省份,在广东省实现了市场份额第一,广西省、河南省均实现了市占率第二。大参林近年来的开店速度保持在23%~30%,直营扩展+并购+直营式加盟三足协力,稳中前进。
 02 市场:巨头的战场
但整体而言,零售市场这几年的变局仍然较大。
国药控股这两年扩张之后,已经成为了与四大连锁等量齐观的巨头。
传统药房激烈厮杀,而在一旁,资本和互联网也瞄准了这一市场。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疗异军突起,强势入场药房并购圈,到2018年底,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整合了约300亿元规模的盘子,更是一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药房。2019年,京东大药房的收入已超过四大上市连锁药房之和,仅用三年多时间,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
其中,高济医疗在药店投资告一段落后,正全面进入运营阶段。据了解,高济想要打造的目标是“智慧药店+智慧医疗”的智联体。目前该公司建立了由600多人支撑的总部,设置了九大区域管理平台,同时,高济搭建了300多人的技术团队,上线了很多数字化工具,如高济健康Pro小程序、高济药急送、高济互联网医院小程序等数字产品,来管理和服务旗下药店和消费者。益丰、老百姓等头部企业也正在带动旗下药店转型。
但对于更多中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而言,如何在大势中着手转型是他们眼下最难的事。
米内网近万家零售药店样本数据显示,得益于器械爆发冲抵药品下降,零售药店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略有增长2.8%,在这其中,获得销售额正增长的药店数量占比54%,平均增长26%;销售额下降的药店数量占比46%,平均下降18%。米内研究院院长程谋指出,新冠疫情给医药产业和市场带来了巨大改变,上半年1.9%的药店业绩平均增长215%,1.5%的药店平均下降63.8%,印证了机遇与挑战共存。
业内更有观点指出,未来三至五年内,三分之一的药店会死亡,其原因就在于头部的厮杀日趋激烈,加上资本、电商的入局分流,一轮洗牌将至,这也是部分药店积极寻求转型的原因所在。
  03 转型:路在何方?
一方面,伴随着药店数量的增加,平均药店服务人口随之下滑。去年,我国药店店均服务人口2672人,低于前一年的近3000人。而美国和日本药店的店均服务人口分别超过5000人和7000人。
另一方面,随着带量采购面越来越宽,有红利的品种不断减少,医院药品价格降低,必定会拉低整个药品零售行业的毛利率。
同时,我国药店对医保刷卡依赖程度较高。中康调研数据显示,连锁医保刷卡额占企业整体销售额比例主要集中在30%~50%之间,少部分连锁甚至达六成以上。
换言之,药品零售高毛利的时代一去不返。
零售药店也随之进入洗牌期,生存艰难的中小药店正在被陆续淘汰或收购,而当前龙头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张也只能以新增门店来作为主要驱动力。但门店的大幅扩张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失去正相关性。
因此,一方面,药店希望将产品拓展开来,包括保健食品、美妆、医疗器械、创新药等,并借助线上打开新渠道;另一方面,“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概念正在零售市场兴起。
这一概念的理想化场景是将药店从单纯药品交易转向“药+服务”,形成一个融合自我保健体验终端、健康生活方式链接枢纽、日常健康教育专业场所、慢病管理服务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服务终端。但这样的终端打造,对于目前中国的大量药店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风险。
总而言之,药店沿着原来的老路是越来越难走了,但是目的地就在前方,如何打通种种新路子,是为了生存一定要思考的事情了。

2020医学诺奖揭晓:获奖者最大85岁!其中一位曾拒绝“小诺贝尔奖”!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 (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 (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 (Charles M. Rice), 因对丙型肝炎研究领域的发现及突出贡献而获得此项奖励。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巴根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