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投投投!创新“抢夺”赛开启!以投带产,多家MNC已入局

礼来亚洲基金10余年长跑,已尝到甜头;AZ借力10亿美元基金,大力拓展朋友圈;BI要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首选合作伙伴。 作为继礼来亚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LAV)之后,重投中国创新医疗产业的跨国药企产业基金,今年,阿斯利康首只全球产业投

礼来亚洲基金10余年长跑,已尝到甜头;AZ借力10亿美元基金,大力拓展朋友圈;BI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首选合作伙伴。

作为继礼来亚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LAV)之后,重投中国创新医疗产业的跨国药企产业基金,今年,阿斯利康首只全球产业投资基金动作不断。而BI、赛诺菲也在今年通过间接的方式,加入到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大潮中。
 
这也意味着,在这些跨国药企眼中,分享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红利的时机开始成熟。2020年上半年,484项新药临床首次公示,7月平均3.75天一家药企上市。而不错过中国医药创新下一个10年发展红利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办法与他们一起成长。
 
01 阿斯利康10亿美元基金野心勃勃
 
上半年在中国业绩获得两位数正增长的阿斯利康,与鱼跃医疗走到了一起。阿斯利康在国内的朋友圈黏性再次加强。
 
9日晚间,鱼跃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2亿元,参与投资设立阿斯利康中金医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名称暂定)。本合伙企业的合伙期限为 7 年,合伙企业规模最高不超过 25亿元。
 
公告显示,该合伙企业目的非常明确, 即主要对中国境内医疗健康产业相关的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或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活动。
不是阿斯利康与国内企业首次建立这种强关系,在8月底泰格医药公告称,拟出资5000万元与阿斯利康和中金资本一起,参投合伙企业AstraZeneca - CICC基金(暂定名)。
 
正在从传统制药企业向创新平台型企业转型的阿斯利康,与之前在中国设立产业基地和全球中心不同, 开始用更轻、更快的方式加入到中国创新药企的发展浪潮中,并期待从中分一杯羹。
 
阿斯利康的野心也不再局限于药企,而是全生态的布局。在阿斯利康今年举行的中国生态圈大会上,其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称,阿斯利康期待 与制药、器械、数字化、诊断、资本等跨领域合作伙伴开展进一步的深入合作, 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推进阿斯利康创新战略布局全国。
 
这项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就是这只全球产业基金。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与中金资本在无锡联合成立全球医疗产业基金。该基金是阿斯利康在全球募集的首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也是阿斯利康产融结合在中国嫁接的首次实践,预期融资规模目标将达10亿美元。
 
对于这只基金的重要性,阿斯利康曾这样表述, 这是阿斯利康全球创新战略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该基金聚焦包括全球新药研发、生产运营及商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为海内外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将加速推进中国医疗资源优化整合,扩大海外创新引进和本土创新孵化,并助推中国创新惠及全球。
 
据了解,这种企业投资基金,能够迅速帮助母公司从外部获取新信息和创意,帮助其重回创新前沿。发起这种基金的母公司, 通常扮演着输出产业链支撑要素这一重要角色,并且还会帮助被投企业完成从0到1的艰难生长环节。
 
其实,早于阿斯利康成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之前,另一家跨国药企礼来早已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据礼来亚洲基金官网显示,该基金2008年起始于礼来制药的风险投资部门,后在2011年成为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一共管理超过等值美金12亿元的资产总额,包括Lilly Asia Ventures Fund I 在内的5支美元基金,以及包括礼安基金在内的4支人民币基金。
据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数据显示,该基金的母公司礼来制药曾是全球TOP10的跨国制药企业,但是在2020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礼来制药2019年销售收入下滑至全球第14位。
 
尽管该基金母公司全球前10地位不保,但是礼来亚洲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收获颇丰。据了解, 礼来亚洲基金在全球投资了110 多家企业,其官网显示的投资组合公司有58家。其中不乏多家中国医疗领域的明星企业,如微芯生物、信达、贝达药业、康希诺、三生制药、燃石医学、圣湘生物等。
 
公开报道显示, 礼来亚洲基金今年已经发生的资本事件有8笔 ,其领投的项目包括,迪哲医药1亿美元A轮融资、诺辉健康3000万美元E轮融资、广州麓鹏制药1.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荣昌生物超1亿美元融资。参与投资项目有,康乃德生物医药的1.15亿美元C轮融资、和誉医药7000万美元C轮融资,创胜集团1亿美元B+轮融资。另外还战略投资了传奇生物1.5亿美元融资。
而就在9月30日,礼来亚洲基金2017年参投的企业 加科思,已根据第18A章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IPO申请,即将成为该基金支持下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礼来亚洲基金是投资中国创新药的先行者。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消除之时,礼来亚洲基金即开始寻找并投资5-10年后中国市场上的领先产品和企业。该基金聚焦中国在生物医药、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和诊断的企业,其 70% 的投资布局在中国,并且从种子期开始一直到IPO后的公开市场持续对他们进行投资。
 
创新药企业研发风险高、周期长、“烧钱”快,礼来亚洲基金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首先就是看其团队是否优秀,是否具备不断创造有潜力的产品管线,而这也意味着企业具备化解风险的素质。考察项目时,会高度关注其现有数据,判断这些数据能否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佐证。礼来亚洲基金专注于市场需求未被满足的领域,对于其看好的赛道和标的,礼来亚洲基金基于其母公司的种种资源和产业链优势,除了会持续投资企业,还会提供很多增值服务,并支持到底。
 
例如,2011年信达生物成立,2012 年 礼来亚洲基金就领投了其A 轮融资。并且,该基金还 促成了信达生物和美国礼来制药20 多亿美金的合作 ,一度创造了当时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与跨国制药企业之间规模最大的合作,帮助信达降低了运营研发的风险,大大推动了信达的发展。另外,礼来亚洲基金持续为信达生物输血,2015年参与了信达生物C轮1亿美元融资,2018年参与其E轮1.5亿美元融资。
 
02 赛诺菲、BI已抛出橄榄枝
 
与阿斯利康和礼来一样,不想错过中国创新药企发展红利的还有赛诺菲和勃林格殷格翰(BI)。但是与阿斯利康和礼来成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不同,这两家的做法显得更为“委婉”一些。
 
在今年6月,赛诺菲宣布对全球性风险投资基金凯辉创新基金进行战略投资。赛诺菲希望通过此次合作, 利用凯辉遴选与投资企业的优势,助力赛诺菲连结中国医疗健康初创企业。
 
中国是赛诺菲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是赛诺菲全球战略重点之一。赛诺菲执行副总裁、普药全球事业部负责人夏立维(Olivier Charmeil)表示,“中国的市场发展活力和在数字创新领域的飞速突破令人印象深刻,充分彰显了其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先锋的巨大潜质。”而赛诺菲的这起战略合作, 将促使其加速布局医疗科技的创新成果,并最终将其转化为切实效益。
 
进入中国25周年的BI,也开始在中国全方位布局创新。
 
一方面,大手笔增资中国市场,未来五年BI对中国增资计划达4.51亿欧元;另外还在今年宣布在上海设立数字创新实验室BI X,启动和实施中国关键”(China Key)项目, 成为跨国药企中第一个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临床开发项目的公司。
 
另外,在今年7月,BI启动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并将其列为公司的战略支柱之一。该中心将为中国和亚洲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者提供一站式的创新合作解决方案,开展从早期研究、创新合作到战略投资等全方位合作,全流程帮助其实现创新想法。该中心负责人张巍怡博士认为,整个亚洲地区正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BI的目标就是成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首选合作伙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礼来亚洲基金合伙人林亮曾直言, 目前是中国医药领域创新最好的时代。 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如果错过了中国创新药企最初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么现在不容再错过中国新药竞争的2.0时代。
 
如果说十年前,中国创新药企人才短缺,国家支持创新政策不明确,那么现在已经今非昔比。
 
2020年上半年,484项新药临床首次公示。至8月底,中国上市药企/医疗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已有40余家上市,有望超过2017年的峰值50家。药品审评审批不断提速,荣昌生物的注射用纬迪西妥单抗和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胶囊用时不到一周即获拟优先审评公示。放在全球舞台来看,2020上半年在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首超美国,251个在研生物类似药领先全球......
 
同时,中国关注医药领域的投资机构也越来越多。国内也有多家与阿斯利康和礼来亚洲基金类似的企业投资基金。
 
例如,国药集团2012年发起成立的国药资本,已先后发起设立三期基金,共管理资金等值人民币超过60亿元。药明康德则主要通过设立投资管理公司(如上海药明康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参与股权投资基金(如薄荷天使、通和毓承旗下基金)的方式开展控股、少数股权对外投资。而华大基因则通过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如深圳华大基因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复星医药主要通过复星平耀、复健股权等投资机构开展少数股权对外投资......
 
他们将会与这些跨国药企一起,挖掘、发现、支持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降价上演连环局!“好客山东”拉开药品带量采购序幕!

10月11日,山东省药品带量采购文件正式下发,第一批40个药品品种,涵盖心脑血管、消化、呼吸、肿瘤等临床学科。 9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方案》按照“带量采购、招采合一、质量优先、...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李妮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