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虹的策略是专注治疗领域,侧重于市场角度选择开发产品或者合作产品,满足临 床患者的需求。 ※本文首发于2020年《E药经理人》杂志9月刊 亚虹医药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泌尿生殖系统全球化创新药研发公司。 “经过十年的积累,2020年将是亚虹医药
亚虹的策略是专注治疗领域,侧重于市场角度选择开发产品或者合作产品,满足临 床患者的需求。
亚虹医药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泌尿生殖系统全球化创新药研发公司。
“经过十年的积累,2020年将是亚虹医药飞速发展的一年,多个项目即将完成临床试验或申报新药证书。亚虹医药也将踏上新的征程,从研发型公司正式迈向研产销一体化的制药公司,早日为更多患者带来创新的治疗药物和更优的治疗手段。”亚虹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潘柯表示。
老药新用,降低创业风险
潘柯说,“2010年公司成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在中国开发原创新药并打入国际市场。”
但是,想要成功研发出一款原创新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潘柯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对于新药研发的风险之大自是再清楚不过。如何能够让一家创新药创业公司在中国土壤扎根并开花结果?潘柯进行了长时间认真的思考。
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潘柯决定采用“老药新用、滚动开发”的策略。“就像打仗,老药的新适应症就像先攻占敌人的桥头堡,同时开发更好的第二代产 品,以此为基础扩大战场、扩大优势。”
成立以来,亚虹医药凭借“用已有人体经验药物临床验证新的作用机制,并适时滚动开发后续产品”这一研发策略,慢慢走向世界的前列。亚虹医药的领军产品APL-1202正是采用了这个策略。
200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六十年代开始用于治疗尿道感染的抗生素(即APL-1202)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2010年,亚虹医药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APL-1202全球开发授权,优先在中国进行一系列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工作,支持APL-202用于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癌属于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晚期膀胱癌是非常凶险的一类癌症,患者五年生存期只有20-30%。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膀胱癌的早期阶段,临床 上约有75%新发膀胱癌确诊为这一类型。高危患者术后经灌注药物治疗,一 年复发率仍高达40-60%。由于需要常年的随访和治疗,费用高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也被称为“最贵”肿瘤。同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标准首选药物治疗手段是膀胱灌注化疗或卡介苗,整个过程患者非常痛 苦,不良反应严重。
“在膀胱癌领域,标准治疗都是以灌注为主。我们的口服产品,跟国外灌注和注射的免疫治疗药物相比,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在APL-1202用于治疗尿道感 染的几十年经验中得到充分的证明”, 潘柯进一步解释。
APL-1202作为靶向metaP2酶抑制剂,具有独特的代谢特性,可以经由体内快速代谢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药物伴随尿液在膀胱中积蓄达到治疗有效浓度。APL-1202在中国完成的II期临床中,在化疗灌注失败的高危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许多重症患者原本需要膀胱全部切除,经APL-1202治疗后肿瘤未复发而无需全切手术。目前,APL-1202已经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入组,同时也完成了美国I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美国II期临床试验。APL-1202作为新的抗肿瘤机制的口服用药,整个治疗过程方便、无痛、对尿道无损伤,有望帮助患者避免或延后膀胱全切的命运,并有望取代灌注治疗成为首选药物。由于APL-1202 新的抗肿瘤机制和其独特的“口服灌注”优势,该项目的开发先后获得国家 “十二五” 、“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除膀胱癌外,亚虹还关注泌尿生殖系统其他肿瘤,例如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肾癌等新药研发,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生物科技公司、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和产品引进。
亚虹医药从挪威Photocure公司引进的重量级产品Cevira®,是用于非手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光动力药械组合产品。2019年7月,亚虹医药获得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产品Cevira®全球开发权。该项目目前正在启动全球III期临床试验。
目前,宫颈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LLETZ)和冷刀锥形切除术(CKC),但这些手术对宫颈的组织结构造成器质性损伤,会引起的一系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如早产、流产 等,同时术后还会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感染。
“我们将给中国以及全球女性患者提供一个除手术治疗以外新的治疗选择,让部分患者免除手术治疗的痛苦和后遗症,特别是手术对未来生育功能的影响”,潘柯表示。
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临床研究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平台,取得了很好的进 展 ”,潘柯表示。
亚虹医药作为一家创新制药企业,在积极引进国外产品的同时,也在持续加大早期开发项目投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研发管线。
目前,亚虹医药已经建立了多个独特的技术平台,其中一个就是metaP抑制剂平台。在APL-1202适应症拓展研究中,亚虹团队对metaP2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APL-1202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以帮助调节肿瘤细胞内部的免疫系统,并且与免疫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通过对老药新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建立自主的新药创制平台,既可以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新药开发风险”,潘柯表示。基于这一新的作用机制,亚虹研发团队正在开发新一代metaP2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
同时,metaP平台衍生出来的产品还包括在研的APL-1213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感染。相比传统的抗生素,APL- 1213拥有全新抑菌机制,对广谱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耐药菌都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并且在系统性多药耐药感染的动物模型上体现出了很好的药效。
目前看来,APL-1213在应对全球尤其是我国面临的多药耐药感染后无药可治的严峻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预计在2021年申报临床IND。
此外,结合前药设计和缓控释剂型技术,亚虹医药还构建了改良型新药技术平台,旨在改善已有药物的药代特征和安全性,甚至疗效。在这个平台上已经自主开发出了APL-1202的二代产品APL-1501,并于近日获得澳大利亚的I期临床试验批准。
这些技术平台代表着亚虹医药的持续创新能力,未来会源源不断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产品。
潘柯坦言,在原创新药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全新机制,临床开发没有办法模仿,需要靠自己摸索,非常困难;二是原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又是一大挑战,团队需要与国外专家合作,需要根据全球的临床实践和法规体系制定开发策略,难上加难。”
对亚虹医药而言,攻克难题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亚虹医药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和临床专家团队。创始人潘柯,拥有二十多年新药研发、管理、创业经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十二五”“十三五”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江苏省双创人才专家;首席运营官庄承锋,拥有二十多年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的研发和管理经验,擅长国际药品和器械法规事务,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以及GMP合规管理,以及多年领导团队和项目管理的经验。
此外,代理首席医学官Gail Brown,拥有二十五年设计和开展一期至三期国际临床试验的经验;国际商业拓展高级副总裁苏申,拥有近二十五年新药研发、商业化、企业发展和战略规划等领域的经验;新药发现副总裁邓一军,拥有二十年新药研发及项目管理经验,尤其是药物早期开发中的分子设计、合 成、优化;药学副总裁郭玉申,拥有二十 多年新药临床药物和制剂药学研究和 GMP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管理经验。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现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非常快速,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们的价值观是追求卓越和创新,强调尊重和责任感,得到了团队非常积极的认可,也凭此吸引了不少人才。”
聚焦专科让生命更有尊严
亚虹医药自2010年成立以来,秉承 “改善人类健康,让生命更有尊严”的使命,致力于成为专注领域中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最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制药企业。这一愿景与潘柯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潘柯是典型的海归,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攻读生物有机化学获得博士学位。早期工作经历包括美国辉瑞、强生等大公司的 药物研究机构,使他对于新药开发体系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潘柯在强生发明的新药JNJ-10229570一直被公司推进到完成美国II期临床试验。
回国后,潘柯成为前和记黄埔(上海)医药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和记黄埔的早期新药项目与中药国际化开发有关。中药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人体使用经验,临床疗效安全性非常明确,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科研,就可以降低开发风险。”在和记黄埔的五年,潘柯对药物开发有了新的理解,“好比攀登高峰,如果从半山腰开始出发,就可以节省很多开发时间。”后来, 就有了亚虹医药“老药新用”的故事。
“我母亲是在57岁时因患淋巴癌去世,那时我还不到30岁,在强生做新药研究。我坚定地告诉自己要努力为癌症患者做出自己的贡献,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挽救他们的尊严。”
强生对潘柯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强生的整体管线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完整性,研发体系规范,质量控制到位。亚虹在这些方面也非常重视。在发展策略上面,强生作为美国前十大制药公司,在肿瘤方面不是全面开花, 而是主要针对血液、肺癌、泌尿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这也为亚虹的聚焦专科战略提供了借鉴。“我们所专注的泌尿科和妇科,因为不那么热门而存在很多 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亚虹医药灵活敏捷,创新性强,会尽力满足那些市场潜 力巨大的治疗需求”,潘柯表示。
如今,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突飞猛进,越来越多先进的治疗手段开始涌现,为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福音,也为创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亚虹的策略是专注治疗领域,侧重于市场角度选择开发产品或者合作产品”,潘柯进 一步解释。
亚虹2.0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2020年也是亚虹医药进入商业化和接轨资本市场的元年,潘柯称之为亚虹2.0的元年。为了支持公司现有管线产品的推进和做好新产品商业化准备,亚虹医药加快了募资速度。2020 年3月,亚虹医药宣布完成C轮融资,6 月,亚虹医药完成C+轮融资,两轮合计 融资3.9亿元人民币。
“10月,我们还将完成Pre-IPO轮融资,明年考虑上市”,潘柯表示,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医药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亚虹医药有信心也有能力快速进入资本市场。接轨资本市场后,亚虹医药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加强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建设,将更多、更好的新药推向市场。
“我们预计年内将在江苏泰州医药城启动生产基地的建设,用于在研产品的商业化生产,未来供应中国及全球市场。我们希望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潘柯表示。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亚虹医药并未满足。下一个十年,亚虹医药的目标是成为医药行业中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在自身专注领域中的龙头 制药企业。
“未来五到十年,在中国市场,我们将努力成为泌尿生殖系统领域的领导者。在国际市场,我们将持续创新, 创造原创技术和产品的国际价值,产生国际性的影响力。希望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 改善人类健康,让生命更有尊严”,潘柯表示。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冯珊珊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