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成立不足5年融资超10亿元 这家CRO公司凭什么?

很明显,药研社的出现及随后成功地完成多轮融资,说明药研社的模式切中了CRO行业的痛点。对已经实现D轮融资,团队和业务量逐步扩大的药研社而言,需要加速迭代,跑赢传统CRO业务完善的速度,为自身业务增量拓展空间。 CRO,作为新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伴

很明显,药研社的出现及随后成功地完成多轮融资,说明药研社的模式切中了CRO行业的痛点。对已经实现D轮融资,团队和业务量逐步扩大的药研社而言,需要加速迭代,跑赢传统CRO业务完善的速度,为自身业务增量拓展空间。


CRO,作为新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伴随着全球药企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周期延长、研发费用上升、研发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的影响,全球制药企业纷纷采取新药研发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的形式降低自身研发费用并控制风险。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显示,通过CRO公司外包开展临床试验较药企自行研发会节省约25%的研发时间。

     近年来国家政策与产业格局的变化,我国的新药研发自2015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伴随而来的是,药企对临床试验方案、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等专业外包服务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CRO市场规模仅21亿美元,到2018年我国CRO市场已达59亿美元。在CRO行业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医药行业细分加剧、上市许可人制度落实等因素影响下,预计至2023年,国内CRO市场规模达到214亿美元。业界普遍认为,我国CRO行业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阶段我国CRO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不断涌现的临床CRO公司瓜分着市场,但普遍体量较小、业务分散,具备提供全流程研发外包服务能力者少。同时,CRO企业在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相对较差,临床研究的患者招募成本高、临床数据管理效率低以及缺乏根据前期数据调整后续试验方案的适应性设计等都是困扰CRO的问题。

如何让药物研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这一背景下,以大数据、AI等技术为依托的临床研究平台出现,药研社便是其中之一。

01.CRO的2.0变革

自2000年起,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本土CRO公司相继成立,国内CRO产业逐渐兴起。正因为起步较晚,CRO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

 彼时就职于CRO的药研社创始人孙美林,在常年接触临床医生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到,临床试验实际操作中,一线人员如CRA、CRC经常处于信息缺失、沟通不充分的被动局面。“伦理委员会开会时间不明晰、临床研究机构研究者时间安排模糊等等”孙美林举例道,“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不影响大局,但这些漏洞持续影响着临床试验的效率,对CRA、CRC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对于临床研究中的痛点,孙美林直言不讳:“专业人才的缺乏和高成本、业务系统流程不健全、效率低下等问题愈加凸显。

有着4年临床经验、7年全球外资制药企业管理经验,以及近9年临床研究行业工作经历,让孙美林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解决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做到高效率、低成本是药企的关注点,也是我创业的出发点。”为临床研究从业人员打造更便捷的平台,是孙美林创业的初衷。

作为国内首个创新型CRO科技服务平台,药研社自成立便备受市场关注。创立于2015年12月的药研社,虽然成立尚不足五年,却已经获得超10亿元融资。“成立之初,药研社的天使轮投资来自我的家人”孙美林回忆道。2017年6月,药研社获得元璟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18年5月,完成由经纬中国领投、元璟资本跟投的近亿元A轮融资;同年,元生资本领投,经纬中国和元璟资本继续跟投B轮融资;2019年,钟鼎资本和红杉中国共同领投,经纬中国、元璟资本和元生资本继续跟投,完成C轮3亿元融资。进入2020年,8个月内连续完成的C+和D轮两轮融资,总金额超6亿元人民币。

群雄逐鹿的CRO赛道,药研社何以脱颖而出?

在临床研究人士看来,国内的新药临床研发缺乏精准数据化管理。若将临床研究流程、CRC、监察、管理等流程数字化,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效率。而药研社灵活的人力组织方式、技术和数据的赋能,能够为行业带来更快的服务周期、提供更好的监督、降低开发成本、并开辟更多的试验场所,打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方,推动着行业升级。

“目前药研社围绕已有的人才流和数据流的核心优势,通过科技手段,同步建立药物研发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为制药企业提供创新、高效的药物研发供应链服务。”孙美林表示。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通过将人力、数据、信息、技术的打通,药研社已经为制药企业找到了质量、成本和效率的最佳平衡服务模式。“我们帮助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制药企业提升临床试验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让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药研社的投资方之一,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表示,药研社所代表的CRO 2.0变革方向,能够给药企、医院、被试者、监管机构等试验参与各方带去多赢的效果。在完成多轮融资后,孙美林对药研社的未来有更高的期待。“将平台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技术+数据驱动业务等科技产品研发,以及提升客户价值体验三方面作为重心,加大资源投入。”孙美林透露,未来药研社将持续挖掘临床研究行业需求,用人才流、技术流和数据流打造更多高品质服务模型,解决更多、更深的行业痛点,以“快”为核心服务优势,为制药企业提供高价值的药物研发服务。

02.数字化转型加速

站在2020年的时代转折点上,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传统的药物临床研究模式重度依赖人力,信息化程度极低,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医药研发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临床研究作为创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也是创新药研发无法替代的一步,药研社也致力于用科技和数据加快临床研究行业发展。
“作为创新型CRO科技平台,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药研社走过了三个重要阶段。”孙美林介绍到,从创立之初聚焦产品化,推出互联网产品药研社APP、询药APP;到完成产业商业化升级,开展CRO、SMO等业务;再到逐步迈入生态化建设,搭建完成trial.link平台。药研社以人才创新为主体,数据和技术作为驱动的“一体两翼”核心战略,建立医药研发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形成了质量、成本和效率兼具的“药研社模式”,较传统模式整体研发周期缩短20%,平均成本节约15%。
回看药研社的发展史,有投资人指出,药研社通过共享方式切入,将数据化驱动的系统管理和大数据理念引入临床研究领域,创造性地撬动了这个存在多年的市场。
成立五年来,药研社已经搭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借助药研社平台优势推动人的数字化,通过大数据优势完善物的数字化,用创新技术解决流程的数字化。孙美林介绍到,当前药研社APP与小程序已经覆盖行业95%的用户,成为临床研究从业者的必备提效工具;为破解患者和申办方信息不对称难题,更好的服务患者,药研社发布国内首个移动端产品询药,产品接入支付宝等大流量端口,加速受试者入组速度,解决患者招募困境;为解决药物研发各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造临研数据平台服务Trial.link,连接申办方、医院/机构、研究者、从业者和受试者,打破信息隔墙,降低沟通成本,实现业务的高效匹配和服务的优质化整合,让医药研发更高效。
“投身于数字技术驱动变革的浪潮中,不仅率先迈出基于硬件的远程临床研究这一步,而且为提高受试者的体验感、依从性继续延展临床研究执行的模式,从而提高不同地域患者对于临床试验的可及性,降低受试者脱落率,加速我国新药研发进程。”孙美林信心满满:“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助力临床研究行业降本增效,为广大患者带去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数字化与智能化驱动着行业产生变革,以药研社为代表的创新型药物研发服务模式正在推动行业的进步,相信通过科技赋能临床研究,将有效提高临床试验的准确性、安全性、高效性,最终达成患者、药企、临床试验机构等多方共赢。
本文首发在E药经理人杂志10月刊。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李芳晨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