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深夜,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简称:“广东药交所”)关于实施药品挂网采购的公告正式下发,(以下简称“公告”),不出意料,广东一省三平台药品价格终于走向统一! 相较此前 征求意见稿, 本次 正式 稿在部分条款上进行微调, 主要涉及挂网议价、及价格申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据了解,此次广东药交所在征求意见稿期间,广纳善言,除了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之外,还积极线下征询广大医药工商企业的意见,赢得了一致好评。 目前全国有两个药品交易所。 一个是重庆,一个是广东。 虽然都是药交所,但重庆药交所已经不是招标采购模式,生产企业压力并不是很大; 相反,广东药交所功能则更具有 “大平台”的架势: 市场准入、省内集采品种和国家集采项目统一落地的任务齐聚该平台, 率先在国内开展实施 “ 医疗机构团 购 ”,“基药和医保药品招品种、剂型、规格和竞价层次,不能直接选择生产企业” ,相关细致的分类采购方式在降低药价方面见效明显。 公告在价格申报方面要求, 生产企业自主申报报名药品的全国其他省级现执行最低挂网(中标)价格(不含其他省级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下同)和广州平台、深圳平台最低交易价格,并就申报价格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出承诺。 鼓励生产企业参照其他省级带量采购中选价格自主申报价格 。 广东这样做的考虑是,本身此次只是针对药品采购走的第一步 ——初步挂网,在这种不带量的挂网操作中,并不强制企业参照省级带量采购价格上报,这也是为下一步广东省级药品带量采购留下后招; 同时,公告的价格申报也明确要求了全省价格进行统一已是趋势。 2020 年 7 月,《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工作的指导 意见 》指出,要 强化区域价格联动。 建立跨区域采购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推动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跨区域联动,鼓励中标品种跨区域价格联动,带量采购非中选品种跨区域价格联动,推动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价格联动,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切实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虚高价格。 一省三平台价格统一的好处是,充分发挥省级药交所平台价格统一挖掘、归拢的优势, 可以确保 全省药品采购 成果的快速实施,确保 全省 医保 支付资源 的统一性和关联性 。 但对企业带来的降价压力则是实实在在的,毕竟当初无论是深圳还是广州,明确表示价格不对外公开,如今一省三个平台价格统一,企业参与集团采购的压力可想而之。 同时全省价格联动是否会导致因价格联动原因导致医院可用品种变少、配送出现问题,以及上游生产企业货款结算超期或拖延等现象? 值得关注。 挂网议价方面,征求意见稿对于挂网价格的要求是无广东最低交易价、聚原在省平台发生交易,同规格、剂型差比,作为广东最低交易价。 正式稿则略微调整,对无全国中标价和广东交易价的,取在省平台已经报名生效的同厂同通用名其他剂型规格差比计算拟挂网价。 可以看出,在原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正式稿考虑得更为全面一些,只要是同厂同通用名,均可差比纳入计算范围。 正式稿要求强化挂网药品价格联动,生产企业应在新的各省最低中标(挂网)价格或省内最低交易价格执行 30 个工作日内向省平台申报价格信息,省平台根 据自主采集信息和企业申报信息每季度联动挂网价格,并公示、公布调整后的价格信息。在此基础上,正式稿鼓励企业主动降价,即“生产企业对国家、广东省集中带量采购的非中选药品主动降价的,省平台应及时调整挂网价格”。 2013 年至 2017 年,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广东药交所几乎每月竞价一轮,产生一次低价,其强度之频密,力度之大,业内少见,广东价格更被医药圈称之为“海鲜价”,今天的价格不知道明天就变成什么样,很多企业为了保住广东市场,价格下调、波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今,虽然只是常规挂网,但要求每个月采取系统采集 + 企业申报的方式采集低价,让不少企业认为这是广东每月低价出现再度复活! 其实,从 2019 年至今,多省已经明确要求每个月及时上报最低价进行价格更新,这本不是新鲜操作,而且,广东此次只是常规价格月度联动,并不是竞争式降价赛跑。 广东省是全国位居前列的医药强省,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全省同样存在着因经济因素导致用药需求不均衡、多层次的特点。但此次挂网采购正式稿并没有进行质量分层(竞价分组),但并不代表着方案设计者对此不了解,恰恰相反,此次广东省挂网采购正式稿的出台,只是广东省级药品采购走出的第一步,阳光挂网只是常规标配,真正的大戏是接下来马上要出台的广东全省药品带量采购!在全国500品种新旧更迭、2021年省级带量采购品种不得低于50个的背景下,广东省一直在沉默。一方面,广东一省三平台已经完全满足了全省带量采购的要求,另一方面,依广东的体量与医药市场,自然没有必要与其它省牵手“联姻”,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采购方案设计,即可完成相关任务。 因此,一省三平台价格统一也好,质量不分层也好,此次只是挂网采购,属于常规动作。 也就是说,更大的杀招是广东省集团带量采购。 接下来涉及真正量价合一以量换价的省级集团带量采购,才是真正的杀招。 全国医药市场中,广东一向占据前列地位。 业内更有共识: 谁拿下广东市场,谁就基本上拿下大半个国内医药市场。 因此,广东省集团带量采购方案的出台,更加值得令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