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迈百瑞:七年潜心修炼

无论是在国内第二家拿到生物工程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是全球三地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同步运营,承接全球大分子研发生产项目,亦或是连续两次完成共9亿多元大额融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迈百瑞整整7年时间潜心修炼的结果。随着全球新兴生物制药研发活跃度越来

2020中国抗病毒药物创新论坛“拍了拍你”,7月苏州见!

长久以来,人类与病毒进行着不懈斗争。从天花、肝炎,到艾滋病、SARS、MERS,再到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一直致力开发针对它们的抗病毒药物。但是病毒独特的结构和增殖方式,让药物研发面临天然挑战,尤其是要针对突发传染病在短期内发现特效药难度更大。 ...

无论是在国内第二家拿到生物工程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是全球三地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同步运营,承接全球大分子研发生产项目,亦或是连续两次完成共9亿多元大额融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迈百瑞整整7年时间潜心修炼的结果。随着全球新兴生物制药研发活跃度越来越高,对生物CDMO的需求将更加旺盛,迈百瑞也即将迎来它的“爆发增长期”。

 
“在2013年我们预感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制度)肯定会落地,中国需要CDMO公司,就着手创办了迈百瑞。”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百瑞”)董事长房健民见证了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而自2009年回国后,不管是筹建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烟台研究院,还是与荣昌制药共同发起创办荣昌生物,房健民博士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到中国生物高端制造方面的瓶颈。从2012年开始,他便和众多业内人士一起呼吁推进MAH制度,但当时这个政策在国内还没有落地实施。
 
事实证明,房博士“赌”对了。在迈百瑞正式创立三年后,MAH制度开始在全国10个省份进行试点;2016年6月,试点正式实施,各试点省市陆续发布实施方案。彼时,迈百瑞烟台本部生产研发中心刚刚建成。“MAH制度的关键还是商业化生产,相当于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在房健民博士看来,迈百瑞赶上了好时候。
 
目前,迈百瑞建立了生物大分子药物 (包括蛋白类和ADC药物)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国内为数不多专业从事生物药物CDMO服务的公司。而无论是在国内第二家拿到生物工程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是全球三地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同步运营,承接全球大分子研发生产项目,亦或是连续两次完成共9亿多元大额融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迈百瑞整整7年时间潜心修炼的结果。随着全球新兴生物制药研发活跃度越来越高,对生物CDMO的需求将更加旺盛,迈百瑞也即将迎来它的“爆发增长期”。

现场|第三轮药品集采工作座谈会召开,医保局最关注这五大问题!

继宁夏、湖南等地医保局陆续下发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通知之后,6月24日国家医保局在上海召开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面向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意见建议的征集。E药经理人在会议现场获悉,此次共有12家企业参加,其中外资企业4家,其余均为本土企业。而据...

迈百瑞董事长房健民
 
01.潜心修炼
 
迈百瑞创立初期,CDMO之于国内投资者还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就连我们接触很密切的一些投资人也不看好,明确表示不会投。”房健民博士告诉E药经理人,那时大家还不知道CDMO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整个创新产业链里面的作用。但他深知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他的想法也得到了烟台开发区政府,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的极力支持。
 
CDMO行业巨大的变化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使药物创新达到了高潮,大量初创企业开始将项目推进临床。
 
而伴随当下中国乃至全球新药研发态势,有一个趋势已经明显,即大分子生物药的研发浪潮在近几年内如火如荼,除了2015年CDE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带动生物类似药研发投入热情,PD-1/PD-L1、CAR-T等细胞免疫疗法,也都已经成为各类企业纷纷布局加码的重点领域。此外,从药审中心审批情况来看,2015-2018 年国内生物药临床申请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 IND 申请从2015 年的 175 增长至 2018 年的 274,新药申请从 2015 年的 27 个增长至 2018 年 的 66 个。
 
2017年12月,港交所宣布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给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明确了退出路径,从2017Q4开始,国内制药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投资金额和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创新研发。CDMO作为药物创新产业链中必不可少一环,无疑引来了更多的关注。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19-2021年国内CDMO行业复合增速近20%,高于海外同期12%的增速。CDMO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这一良好契机下,很多企业开始选择迈百瑞来做合作伙伴。他们看中的是迈百瑞在多年时间里建立起的质量体系,技术平台,可以提供满足中国和全球临床以及商业化标准的用药。其次,是对迈百瑞一站式服务的认可。
 
02.技术底蕴

CDMO行业相比较早期的CMO行业,真正的核心在于“D”,即“development”。并非直接按照客户所提供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的初级阶段,而是通过工艺研发优化与规模生产深度结合等提升产业附加值,提供从药物分子序列到临床申报,再从临床样品生产到商业化生产的供应模式。但是CDMO行业玩家众多,又该拿什么来衡量各家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答案:研发能力、技术开发、生产能力、质量体系、安全环保、成本优化。
 
与化学药物相比,生物药物在临床阶段以及产业化阶段均存在较大壁垒,比如高表达细胞株和细胞培养工艺开发、蛋白纯化工艺和过程控制、抗体药物的质量标准等。迈百瑞自创立起便专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单抗、双抗、融合蛋白、ADC等生物药物研发、工艺开发、临床样品生产、商业化生产、国内外IND/BLA申报等一站式、定制化服务。目前已帮助客户完成了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20余个临床试验申请,并向3个客户交付了海外Ⅱ期临床试验用药,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研发效率及上市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迈百瑞从2015年正式运营至今,经历了100多个项目,在工艺开发环节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迈百瑞执行客户的项目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项目的共性,有的放矢的制定工作计划 “比如做细胞株筛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过往的共性经验,在早期的时候做一下评估,那么就能对后期的工作开展执行,具体工作量有一个预期。尤其在涉及到一些产品下游工艺开发,根据它的共性,我们可以用很少的资源,就可以把这个工艺开发的纯化、制剂问题很好解决,顺利进入到生产阶段。”迈百瑞首席运营官李新芳说。李博士曾在世界上率先从事ADC新药研发的公司工作十余年,参与了数个单抗和ADC项目的工艺表征及商业化的生产验证,并主持参与了十几个抗体和ADC新药的研发项目(均在美国与欧洲申报了IND),于2018年1月加入迈百瑞,凭借丰富的工艺开发、CMC和CMO管理经验,推动迈百瑞的研发技术水平取得极大的提升。
 
此外,迈百瑞布局的ADC药物研发、GMP生产正处在较高技术壁垒的大分子研发生产细分赛道,其ADC技术平台拥有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纯化平台、毒素与连接头的合成开发平台,抗体药物偶联及活性筛选平台。早期开发的这三个平台已制备上百个成功ADC分子,积累了丰富的偶联实践经验,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目的及不同要求设计细胞毒素—连接头的不同组合,并开发相应的偶联方式与工艺,最大程度的提高成药性,加速新药发展,缩短客户IND申报时间,这样无疑能帮助迈百瑞实现差异化竞争,避免价格战。
 
公开资料显示,ADC药物是一种融合了小分子药物细胞毒性和抗体靶向作用的强效抗癌药物,填补了抗体药物和传统化疗药物之间的空白,提高了化药药物的特异性并改善了治疗窗口。来自美通社的预测显示,2025年ADC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9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将达到25.9%。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ADC新药RC48(disitamab vedotin,商品名:爱地希)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ADC药物。科技部评价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ADC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彼时,全球仅有两个ADC药物在临床使用。
 
据迈百瑞首席执行官陈巍介绍,迈百瑞参与了RC48的CDMO服务,RC48获批进临床研究的时间点也同样重要。“当时国内外的客户,想找一家曾经做过ADC药物的CDMO企业,只有迈百瑞。这也奠定了迈百瑞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可提供ADC药物研发至商业化生产全程服务的CDMO公司的地位。在国内,迈百瑞更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迈百瑞CEO陈巍
 
迈百瑞建立了符合美国FDA、欧盟EMA和中国NMPA GMP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产能方面,迈百瑞I期工程包括单抗车间两条1000L-2000L反应器生产线、2条独立纯化线及制剂灌装车间,ADC车间配备2L到150L偶联反应器,150L偶联反应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II期工程包括6条产线、12台2000L生物反应器的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线。
 
03.扬帆起航
 
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自然与团队密不可分,与成立初期相比,现在迈百瑞生命力显得更加强大,其烟台总部有将近500名员工,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已正式运营,承接全球大分子研发生产项目。
 
迈百瑞核心团队中不乏海归博士,他们在大分子生物新药研发、GMP生产领域中有极高的建树。其中迈百瑞首席执行官陈巍拥有30年国际生物医药公司大规模产业化平台建立、质量管理、新药申报经验,曾经在百时美施贵宝和强生公司负责新药开发及产业化,并参与创建了国际著名CDMO公司BioReliance。直到2019年6月,陈巍因缘巧合下加入迈百瑞开始负责战略规划及运营管理工作。
 
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陈巍还分享了一段经历:“2015年,我带着新产品来中国,对20多家公司做了尽职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在产品技术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国内CDMO企业要达到国际GMP法规的标准,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当时的结论是迈百瑞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是接轨的。”


诚然,迈百瑞在质量体系建设上花了非常大的功夫,但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2019年8月,迈百瑞宣布任命罗治刚担任公司质量副总裁,全面负责迈百瑞的质量管理工作。此前,罗治刚就任于雅培、礼来、安进和药明生物等公司,拥有20多年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工作经验,精通美国FDA、中国NMPA以及ICH法律法规要求下的质量合规运营,尤其对GMP的阶段适应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运用。
 
罗治刚表示,已经针对GMP的阶段适应性制定出了一个公司内部用的政策性指南文件,目前还在审批过程中。“如果落实的好的话,迈百瑞今后的项目进展效率会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更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6月8日,迈百瑞刚刚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去年A轮融资金额达4亿元人民币,从单笔融资金额看,迈百瑞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目前迈百瑞国外客户占比三分之一,国内客户占比三分之二,很多项目都是中美双报。若按成交金额计算,迈百瑞近年来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即便有技术支撑、团队优势等软硬件实力,房健民坦言,做CDMO还是富有挑战的。他解释道,“新药研发有新药研发的挑战。做CDMO会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还涉及对质量的管理,对失败风险的应对。CDMO归根到底是服务型企业,需要客户满意才行。迈百瑞的愿景是希望能成为未来国际知名的CDMO公司,以高标准的质量做好服务。”

 

“阿斯利康”拍了拍“你”:加入健康创新“朋友圈”吗?

近日,阿斯利康的“朋友圈大会”——2020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暨第三届商业创新合作伙伴大会在无锡举行,来自政、产、学、研、医、投的线上线下共计千余名合作伙伴与会,就创新诊疗方案打造与升级、数字化医疗趋势与实践、移动筛查生态圈、创新孵化加速及产...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E药经理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