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西安杨森总裁安思嘉:我们是一家35年的创业公司

“作为总裁,我每天的工作都要和数字打交道,我喜欢数字,也擅长记数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在采访开始时对记者说道,“数字是衡量我和团队业务表现和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但无论你做的多好,每到新的一年,所有的数字都将

议程首发|新冠疫情为抗病毒药物创新带来哪些改变?这些大咖给出答案

完整版议程首发 邀请辞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支持指导,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主办的2020中国抗病毒药物创新大会将于7月11日在苏州举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会议。 虽然,在2003年SARS爆发之后,在国家重大新药...

“作为总裁,我每天的工作都要和数字打交道,我喜欢数字,也擅长记数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在采访开始时对记者说道,“数字是衡量我和团队业务表现和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但无论你做的多好,每到新的一年,所有的数字都将归零。所以,比起数字我更关注我留下了什么?”

明星药遭受仿制产品冲击,罗氏、诺和诺德等决定这样做!拯救专利到期药还有哪些方法?

专利过期,仿制品挤占市场在行业里已不是异闻,各大原研药企也通过多种手段维护自身市场。近日,FDA批准了罗氏推出的治疗用时更短的赫赛汀与Perjeta联合疗法将专利保护问题再次推向前台,或许推出“新疗法”也不失为维护市场的好方法? 6月29日,FDA批准了赫...

 

安思嘉是一位杨森老兵,25年前加入德国杨森担任医药代表,有丰富的多部门和跨国工作履历,4年前来到中国担任西安杨森总裁。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安思嘉说:“ 我最骄傲的是20多年来挽救或帮助了超过一百万患者 ,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健康福祉。一百万的数字背后则是更令人振奋的影响力和责任感,而这超越了数字本身的意义。”

西安杨森总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
 
01.创业公司的归零心态

2020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所有人“归零”。在无法预期的疫情冲击下,许多计划甚至是秩序都被打破了。医疗行业更是首当其冲,伴生了更多迫切和复杂的医疗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制药企业也需要新的思考,安思嘉表示:“我们是一家35年的创业公司。”保持庞大的组织机构的灵活性,及时应对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是西安杨森多年来葆有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手球运动员出身的安思嘉仍保持着运动员般的自律,常年坚持健身,他喜欢用肌肉来形容实力。在他口中,肌肉需要不断被打造和磨练,再呈现出来。可以想象,西安杨森面对疫情快速决策,敏捷应对变化的医疗需求,通过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是安思嘉所指的创新心态,归零、调整继续出发。
 
疫情伊始,西安杨森就开始重新梳理和布局数字化资源,使之更加趋近于新常态下的健康医疗场景。安思嘉这么比喻他的想法,西安杨森采用的是 双引擎马力——升级线上沟通,强化线下沟通 。一方面通过深挖移动端平台的潜力,为患者提供必须的疾病教育和疾病管理服务。不仅如此,西安杨森不断修炼数字化内功,荟萃最佳的数据,制定最佳的决策,指导最佳的行动;另一方面,基于西安杨森原有的强大的线下沟通能力,辅以数字化手段,帮助员工为医务人员和更多终端客户提供更强大的整合解决方案,激发真正意义上的双引擎马力。
 
安思嘉表示,“我们一直在为患者的医疗需求提供更多端对端服务,开发一系列以线上线下‘双引擎’为支撑的患者服务项目,这不仅是提供创新性药物,更是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在2020年新上市的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为例,我们的患者支持计划中包含了在线问诊和用药咨询,使医生能够通过简短的视频连线或图文咨询,对患者疾病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以优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更有效地获得疾病的全程标准化管理。”
 
对于西安杨森的数字化战略,安思嘉表达出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心,在他看来,线下的沟通在不断优化和深入的同时,新常态下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渗透率”。“以往可能是有更多的城市患者从我们的解决方案当中获益,而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要利用数字化的手段,使农村地区或者说偏远地区的患者获益。”
 
02.加快创新速度、提升创新厚度、落实创新影响力

对于西安杨森来说,通过创新战略实现突破并不是新说法。2018年,西安杨森在中国获批和上市了14款新药或新适应证,创造了杨森的世界纪录;这一数字在过去29个月以24款新药和新适应证成功上市被再次刷新。扎实的业绩足以证明西安杨森在业界的领军地位。然而,安思嘉想要的远超过这个目标,“对于患者而言, 加快创新引入的速度非常重要 ,但药品的获批引入仅仅是我们服务患者的第一步。”他这样说道。
 
目前,西安杨森在华深耕九大疾病领域,包括精神病学、血液病学、实体肿瘤、皮科/抗过敏、免疫学、传染病和肺动脉高压等领域。安思嘉表示,“多疾病治疗领域的优势,使得西安杨森在打造创新高效的疾病解决方案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创新战略使我们能够拥有先进的服务模型。”
 
以精神疾病领域为例,西安杨森一直在凭借其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创新药物和专业知识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案,在精神分裂症领域推动长效针剂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
 
在1997年第一个产品上市的同时,西安杨森便与 北京 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合作,在全国30个城市近50家医院开展“精神病知识系列讲座”,帮助实现对精神分裂症的早发现、早治疗。二十余年来,西安杨森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在早期干预、全程追踪的精神分裂症“全程干预”治疗新模式,助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减少复发,改善功能,回归社会,消除社会偏见等等方面持续做出了大量尝试与努力。迄今为止,在中国超过10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过这种抗精神分裂症长效针剂治疗,2000多名患者从全国各地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中获益。
 
“我们的核心在于拥有‘突破性思维’。例如如何让精神病患者重新融入社会,若只将目光聚焦于‘治病’方面会稍显局限,我们要在提升创新速度的基础上,深挖 创新的厚度 。我们要从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安思嘉说,在疾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让思维“迈出一大步”,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激情。
 
除了富有前瞻性的业务策略和投资模型,西安杨森在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上也不遗余力,这也是安思嘉反复强调的 创新的影响力 。“我们强调跟不同的相关方来进行合作,在中国打造一种更好的更有益于提升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生态体系。
 
“西安杨森植根中国,护佑公众健康的信心和承诺始终如一。我们在助力医务人员服务患者方面有很强的责任感,对所有使用我们产品和接受我们服务的人负责。”安思嘉说到。
 
伴随中国医药产业走过了高速发展的35年,西安杨森作为一家先驱型的合资药企,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的背后,西安杨森始终坚持不变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经营原则,并将这种理念植入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业务模式等各个方面。同时,西安杨森正在快速推进创新战略,稳健布局,将前沿科技、突破性理念以及一体化服务模式传递到医护,切实惠及到患者,为创新赋予了更加厚重的影响力和意义。
 
安思嘉在西安杨森近4年的时间,用创业型公司心态、创业者的自驱力,顺势而为,带领西安杨森提速着发展步伐。“我喜欢竞争,因为竞争意味着不确定性,有创造和发展的无限可能。”安思嘉最后说道。

MAH制度红利持续释放,全国第一批药品研究机构持有人《药品生产许可证》相继落地

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MAH制度体系的完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今年3月,配套文件-新《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对研究机构《药品生产许可证》明确了申请条件和要求。 近日,全国多地相继颁发药品研究机构持有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6月19日,杭州和泽医...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巴根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