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药企要做好主动迎合监管的准备。比如搭建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等。 其次,不要被中成药国采影响发展信心,而是要抓住国采的机遇做强做大,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两次中成药集采的采购规则和最终结果来看,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仍以“以价换量”作为核心指导原则,重点采购临床需求大的品种,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
【中成药带量采购,箭在弦上】
而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的要求,国家医保局近期对地方联盟集采作了统一部署协调,明确了到2022年底各省份(含省际联盟)自行开展集采的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100个的目标,并且须包含化学药、中成药以及骨科创伤、口腔种植体、药物球囊等耗材。 这也意味着,2022年所有省份均需开展中成药集采,全面开展中成药带量采购已经箭在弦上。 那对于患者、行业而言,中成药纳入集采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 对于患者而言,药品集采本身就是一项“惠民工程”。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措施,保障了患者们的用药安全,同时随着药价大幅下降,可以让更多的好药以更低的价格,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对于中药企业而言,在集采常态化和制度化下,降低其销售价格势必会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行压缩,让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但与之同时,这也是促进中药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创新中药研发投入,进行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利好政策频出,中药创新研发提质增速】
中药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传承创新发展。4000亿中成药市场亟需新的增长点,创新药有望打开突破口。据药融云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统计,2020年中药新药申报数量为27个,2021年中药新药申报数量为62个,同比增长129.63%,增速超过创新化学药和创新生物制品;而2022年截至3月底中药新药申报数量达到18个。中药创新药的比重逐年大幅提升,可以看出中药创新研发正处于提质增速阶段。 此外,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下,中药审评效率也大幅改善,中药创新药加速获批,2021年批准/建议批准创新中药39件,同比增长39.29%;共11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成为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这显示出国内中药研发开始走向正规法、标准化,中药新药质量将趋于规范化,中药的审评审批和创新均呈加速之势。 同时,中药新药临床申报通过率也呈上升趋势。据药融云数据统计,中药产品在2017-2022共申报367项临床试验,其中2021年申报82项,其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仍然占据比重较大。 中药新药临床申报项目分布
那当前中成药的市场格局如何?洞悉行业格局和资源分布,不仅便于中药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和制定竞争企业战略,还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参考。
【中成药市场格局分析】
在中成药销售医院市场方面,通过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还可以看到,2020年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中成药医院销售波动较大,而2021年中成药市场迎来恢复性增长,销售额超过1390亿元,同比增长13.83%。 中成药全国医院销售额年度趋势




本文来源:新浪医药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